破圈

Zero
·
·
IPFS
·
突破框架及自我設限,你才能看到更大的天空


如同書名般作者想告訴大家破除原本既定的圈子、已有的經驗與體驗,經由「透徹的思考」和「持續的實踐」來打破認知的限制,成就更好的自己。

博客來把他定位在心靈成長類的書籍,但我覺得他比較像工具書,提供許多例子與解方。

書中說到我們常受到情緒體與過去的經驗的影響,尤其是小時候的經驗。許多人處理事情都是靠經驗法則,一旦這個經驗有了不好的結果,人往往就不敢再嘗試了。但有時造成不好的結果不是使用的方式不對,也有可能受到當下的人事物所影響。而一旦發生錯誤,人們就會害怕在犯錯而裹足不前。又或是小時候渴望被人肯定卻失敗了,長大後一直掉入這個回憶漩渦,即使在工作上已有了成就卻還是沒自信。
小時候經驗會導致人生腳本的出現。人生腳本指的是在小時候容易基於自己對世界的理解而對自己的人生做出過早的定義與規劃。而不好的經驗長大後可能常會出現負面暗示或是預言未來,像是覺得自己一定會失敗阿、自己很可憐等等。可怕的是在生活中你會不停地找出自己很失敗、可憐的跡象去驗證你的預言,而這個預言會加深你對再次嘗試的恐懼。所以梳理自己的回憶還有一個好處是重寫人生腳本,打破自以為的命中注定。
對此作者提出可以用寫日記的方法去記錄自己的變化及做決策時的思考與原因。有意識地留意自己的偏差,養成反思的習慣並記錄下自己的改變,這樣能讓改變更長久,也把自己拉回當下,不再被過去的情緒與經驗束縛。紀錄還有個好處是能看出自己重複性的思維模式或盲點,提升自我認知,把無意識的行為變成有意識的自我主導。

作者在書中希望大家在與人溝通時要記得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提高共感力、讓對方體會到你的感同身受同時也降低後續溝通的障礙。而書中提到的例子讓我心有戚戚焉,他說很多偏向理性思考的人可能會有一種習慣,就是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是想把事情解釋清楚,覺得只有解釋清楚才能解決問題。這種習慣在對方沒有情緒的情況下是可行的,但在對方有情緒的狀況下,可能只會讓對方更加煩躁、覺得不被理解。所以這種人要練習在感覺到對方有情緒時,抑制解釋的衝動,表達自己的感受。
讀到這有種被敲下後腦杓的感覺。身為MBTI不管怎麼測候永遠TJ的人來說,邏輯與分析是很重要的事,所以當家人朋友跟我抱怨事情時,我時常只想著怎麼解決對方的問題、提出方法,卻忘了對方可能只是希望吐個口水、求安慰,只有我自顧自地分析起來。或許在提出我的看法前,應該先著重在情感面,也緩解對方情緒。

價值觀是主導我們決策機制背後的隱性因素。很多時候我們下決定會列出各種因素,而真正給每一個決策因素加上權重的是我們價值觀。 價值觀會影響你的人生觀、工作觀,而價值觀是持續會變化的,像是20歲的年輕人會把玩樂放在賺錢前面;40歲的人會希望穩定而不是成長 。我這兩年都有記錄自己價值觀的習慣,我會列出自己的10大價值觀,每當生活或工作不順時我就會看看是不是生活中有甚麼東西與我的價值觀牴觸了。像是這次辭職前我認真的review這份工作與我的價值觀的契合程度。發現他們重疊的地方非常小,難怪我做的這麼不快樂。
然而價值觀的發掘可以從情緒體去探求,情緒揭露了我們在意的是甚麼,我們恐懼、擔憂、焦慮的來源在哪裡。透過對情緒的分析進而了解自己的價值觀。

除了價值觀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價值感",如果自我價值感穩定,就不太容易因外在的情形而引發情緒,更能保值平穩的狀態。
作者提到內在的價值感就像一個水庫,水庫有蓄水的功能,需要有水不斷的注入,也會在需要的時候放水。所謂放水就是指當外在環境打擊到你時,你需要用之前儲存的堅定自我價值感來抵禦。所以平時需要有意識的注入更多水作為儲備。盡量讓你的自我價值感充沛到能抵禦突如其來的打擊。
這次裸辭有明顯感受到蓄水的重要,在辭職時我的水庫幾乎乾枯見底,但開始面試後各大主管對你的稱讚、發出的offer都能幫助我蓄水。不過換個角度想我的水源太少了,其實很危險,心理素質也容易低落,該好好想想能去哪找水。

最後分享作者對於獨特性的詮釋,我覺得講得很好,與大家分享:生命有很多面向,當你永遠比較同一面向時,你和別人都是相同的;當你學會比較不同面相時,你和每個人都不一樣。從整體性來說,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你只看一處,那麼每個人都是大同小異。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Zero剛好現在都是0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東京女子圖鑑

被討厭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