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成敗的方式影響自我價值感

阿咏
·
·
IPFS
·

卡芬頓的自我價值論,在理論上原本是以學習動機的負面著眼,希望探討「有些學生為什麼不肯努力學習?」

自我價值感是個體追求成就的內在動力,從兒童時期就學習到,成功使人感到滿足,感到自尊心提高,人們往往在成功後產生自我價值感。然而獲得成功之前通常需要克服困難,克服困難則需要相當的能力,因此,能力、成功、自我價值感三者之間便成為因果關係。

當你獲得一個成功的經驗時,你會傾向解釋成自己的能力或是努力呢?

蔡康永說:「我們喜歡被誇獎聰明,勝過被誇獎勤勞;我們喜歡被誇獎漂亮,勝過被誇獎整齊。我們顯然認定天生就有的,比努力才有的,更令人高興。」

畢竟當我們聽到「你很努力」總是感覺自己資質不夠,所以才需要「很努力」。卡芬頓發現多半的學生將成功解釋為自我能力的表現,而不肯歸因於努力,原因是成敗如何是客觀的,個人對成敗歸因的解釋是主觀的,但將成功歸因於能力,可以使人感到更好的自我價值感,因爲誰都可以努力,能力只有我有。反之,面對失敗結果時,本來就已經是件痛苦的事了,若將結果解釋為能力不足,會使當事人感到自我價值感更低。

國中的時候,一年級我從不隱藏我的努力,早自習努力看書、專心上課、下課找老師問問題,段考成績出來,在我的名次前沒有其他人,很正常,因為我很努力。但最討厭的是在我名字後的那位同學,總是晃悠在我面前說:「我只是不讀書而已,也沒差你多少。」漸漸地,我也被同儕影響,升國二後,我開始不在學校唸書,上課剪瀏海、下課操場打球,但回家猛唸書,段考結束的升旗典禮,我領著全年級第一名的獎狀回到班上,學第二名的同學晃悠著說:「我都沒唸耶!」

卡芬頓說,年級越高,越不相信努力。的確,因為挑戰越來越多、越來越難,若努力了還失敗,豈不是代表能力很差?倒不如不要努力,失敗是正常的,還可以晃悠說句:「我只是不努力而已」至少自我價值感還能維持。

那成年人呢?身為一個23歲老大不小的完全行為能力人,在前陣子的低潮期裡,我會將自己解釋成「沒能力又不努力」,自我價值感跌落谷底。最近幾天可能好一些,但並不是因為解釋的方向改變了,而是現實就是會催促我們繼續走,癱軟到某個程度時,心裡會有聲音吼著:「能力不夠嗎?那就努力啊!努力不夠嗎?所以叫你努力啊!」

現實中的成敗已經不是獎狀上寫著成績優異或進步獎,而是今天晚餐的滷肉飯你敢不敢加蛋,或是沒加那顆蛋你依然覺得人生很有意義。

對我而言,長大後的成與敗不是客觀事件(小時候也可以不算是,但當時只會用數字衡量),成敗的歸因也並非能力與努力的二分法。

心態積極時,我會告訴自己,許多能力也是來自努力的累積。

心態消極時,跟自己說好接受結果,接納暫時低落的情緒,重新歸零後,一點點將自我價值感加回來。
連續幾個雨天後的天空,還有鄰居種的植物


後記:近在研讀一些教育心理相關的理論時,習慣回想自身經驗,將自己套入理論,書可能沒有念進去多少,但的確離自己越來越近。焦慮的確讓人遠離睡眠,唯有將這些混亂的思緒寫下,才能稍稍梳理毛躁的心情。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