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在美國:讀Janelle Taylor 《超音波產檢的大眾生活》

有關人類學
·
(修改过)
·
IPFS
·
近幾十年來關於墮胎爭論未曾停歇,包括去年台灣的公投提案到今年美國德州的反墮胎法都持續引進熱議。或許我們已經習慣超音波技術作為產檢的一環,而不曾留意過這項技術如何滲透到日常生活中。醫療人類學者Janelle Taylor《超音波產檢的大眾生活》一書探討超音波產檢所連結的人事物,讓我們看見超音波產檢並非單純的個人健檢,而是揉雜了當代社會關於女性身體、生育到「母性」的種種想像。
Janelle Taylor, 2008, The Public Life of the Fetal Sonogram: Technology, Consump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Reproduction.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我們這一批和十大建設差不多時間出生,和台灣經濟一起從塵裡土裡乒乒乓乓長出來的女孩,應該要養成的樣子都差不多(……)。大部分的人,像期待每一棵隨手種下的酪梨樹都能豐收結果似的,期待這些女孩都將理所當然成為優秀又好命的女人,和大家一樣。結果當然是每一個女孩最終都長成不夠圓滿的女人,沒有一個一樣。一樣的只有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作為女人,總有哪裡不夠成材,對父母,對家庭,對子宮卵巢,對自己,人前或人後,自願或受迫,總有我們抱歉的對象。這個事實說出來有點荒謬,活在其中不是那麼容易察覺,但是一旦認真想起來卻再也無法回頭。
──江鵝《俗女養成記》

《超音波產檢的大眾生活》從Janelle Taylor自己的個人經驗寫起。1990年代,她在芝加哥唸博士班的時候,讀到雜誌上一則汽車廣告:超大幅的胎兒超音波照片,下排一行字:「是不是有什麼在你體內告訴你該買一台Volvo了呢?」Taylor很直白地寫道,自己讀到這則廣告的第一個念頭是:一個胚胎正試著賣我一台車?!(我覺得這句前面還省略了發語詞「什麼鬼!」)更不用說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看這則廣告大概只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荒謬得可笑。然而現實是,閱聽人接受度似乎挺高。根據網路記錄,它甚至拿了1991年某個最佳廣告設計獎。

Volvo賣車廣告。(圖片來源:https://www.oneclub.org/awards/theoneshow/-award/7915/)

或許我們也不必太過意外。下半年,《俗女養成記》推出第二季,延續先前的主題探討女性日常的壓抑、困境與奮鬥,故事悲欣交集,收獲觀眾無數。其中一幕,謝盈萱飾演的陳嘉玲懷孕後原意去醫院進行墮胎,卻意外因此做了產檢超音波檢查。她看著體內胎兒映在螢幕上,猶豫洶湧而來,最終放棄墮胎計畫。劇情迎來重大轉折,關於「女性自主」、「生與不生」的討論熱烈難歇,一路乒乒乓乓吵到故事結局。故事能刺激討論當然好,但我特別在意這近乎「老哏」的橋段──超音波檢查理所當然成為產檢的一環,心懷墮胎想法的孕婦也因此感受到某種「母愛」而有所遲疑。

曾幾何時,我們已經這麼習慣超音波產檢(以及背後的這套預設)了呢?

這個問題貫穿了《超音波產檢的大眾生活》全書。Taylor從1970年代超音波產檢的普及史開始寫起,要我們看見當前美國的超音波產檢不單純只是一項醫療技術,而與整套關於生育的想像、「母性連結」的意象、墮胎與反墮胎的辯論、以及消費文化緊密糾纏。

書中一位資深的超音波技術師回憶當初超音波產檢剛問世時,「奶奶也想進來看看超音波照片,然後是孫子們也想進來。於是一個診間可能隨時有三、四個『觀眾』。甚至這些人還不是家屬,是醫院工作人員。他們也聽說了超音波技術而好奇來看看……後來新的、更便宜的印刷技術也出現了,一張照片大概8分錢……整個產檢自然而然變成這樣:沒有病人,只有一群人在這為了得知懷孕狀況,不太緊張,無關什麼大事,也沒有操作上的安全議題,所以囉,就發超音波結果的照片給大家,一人一張。」

另一位技術師分享她執業超過十五年的心得,強調產檢超音波的真實意義,在於「直面那些正面臨人生最關鍵時刻的人們……那是生命中最神聖的奇蹟,而非什麼產檢的技術革新、或是考量如何讓我們的醫療成本變得更低。這正是我們這行的從業人員都必須面對的挑戰:打開我們的心,也因此與其他工作有所別。」

一位來進行超音波產檢的三十八歲婦人說:「現在,你可以透過超音波產檢知道寶寶的健康狀況、性別,然後讓你因此與寶寶連在一起。」

另一則1994年的電信商廣告,強調不受距離限制的電話就如同超音波產檢,幫忙原先看不見的兩個人之間──媽媽與腹中的孩子,媽媽與不在場的爸爸,甚至是爸爸與腹中孩子──建立並鞏固了情感的連結。

1994的廣告:先是透過超音波照片讓大家看見胎兒,後一幕則是媽媽把聽筒靠在腹部,藉此把聲音(如果有的話)傳給遠方的父親。(圖片取自原書)

一位拿到了超音波照片的「媽媽」開心地對超音波技術師說:「你懂的,我要拿去炫耀。雖然不知道這能不能護貝,但我絕對會帶去上班。我要向同事們解釋,哪裡是他的脊椎,哪裡是他的肚子,他的頭。喔,他有顆跟我一樣的大頭。」

此外,我們也看見超音波產檢如何觸發「媽媽」們的消費慾望:「我好奇孩子的性別,我想去購物」、「我希望是女孩,這樣我就可以去買一堆洋裝」、「我只是想知道性別,好準備買合適的衣服」。

上述種種時刻,在在顯示了超音波產檢的複雜性,這也是書名《超音波產檢的大眾生活》的由來──超音波產檢匯集了社會大眾的紛雜想像,從來不只是一項個人的身體健康檢查而已。Taylor犀利地說,再也沒有比超音波產檢更矛盾、複雜的醫療檢查了:想想其他健檢(例如腸胃鏡)都是以預防、找出病灶為前提,也不是一件多開心舒服的事,為何到了胎兒超音波時,所有人就興高采烈聚在螢幕前看著身體與胎兒「有無異常」?

當然,這並非抹煞所有圍繞新生兒的喜悅,人類學者也無意否認在超音波產檢時看見體內胎兒的興奮,Taylor的批判瞄準的是美國的反墮胎運動。在美國,反墮胎團體們大肆使用(白人中產女性的)胎兒超音波照片來號召,反覆強化胎兒作為獨立「個人」的身分與存在,強調母子或母女之間的情感連結。然而就像前面講的,超音波產檢所揉雜、牽連的並非如此簡單,至少,Taylor告訴我們,在美國消費文化的影響下,當醫院透過超音波產檢來確認胎兒有無異常──彷彿貨物正通過海關檢查──而大家又快樂分送、炫耀著超音波照片時,胎兒充滿矛盾地成為了某種「商品」。

穿梭在這些歧路之間,我們還是回到《俗女養成記》。所謂俗女的養成,講的是台灣尋常女性的成長,往往背負著社會特定的期待、想像,甚至勒索,生活一路上總是得這樣那樣,或者不能這樣那樣。而無論原著或影劇,也無非想在「總是如此」的同時強調一點怡然自得或理直氣壯。或許我們真的可以說《超音波產檢的大眾生活》是美國版的俗女養成記。畢竟,Taylor在結尾講得明白,在這本書裡她呈現並反思美國俗女們的日常片段,讓我們看見超音波產檢裡頭摻入的「不純」成分,希望我們能看破所謂約定俗成的常識(common sense),進入到更明智美好(good sense)的境界。


Janelle Taylor在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取得人類學博士,受業於Jean Comaroff、Arjun Appadurai、Marilyn Ivy等人。Taylor目前擔任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人類學系教授,並關注老年認知障礙、老年照護等議題。《超音波產檢的大眾生活》是她的第一本書。


關鍵字:超音波產檢、醫療人類學、STS、生殖與母性、美國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有關人類學成立於疫情時代的搖椅人類學專欄,相信民族誌值得被認真對待。 主要活動於Medium,文章同步轉載於Matter。 Medium網址:https://allaboutanthropology.medium.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不易回收消滅困難:讀Matilde Córdoba-Azcárate《卡到旅遊業》

草木的威嚴與憂愁:讀Bettina Stoetzer《野草之城》

稻田裡的弦外之音:讀James C. Scott《弱者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