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偉大始於渺小:《喜馬拉雅》神話與山峰下的陰影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喜馬拉雅山、聖母峰、珠穆朗瑪峰看似是不同的地理名詞,卻都能代表人類探險史上最困難的8848公尺。這裡不只有冒險與征服,在地居民更建立了悠遠的宗教信仰、文化傳統在此生存。本篇書評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潘美玲,擔任讀者的嚮導。了解喜馬拉雅絕非從一條攻頂的路徑,而是橫跨尼泊爾、西藏、不丹的認同與歷史爬梳,也談談《喜馬拉雅:雪之寓所、神話起點與人類的歷史》如何帶讀者看見真實的世界山脊。

撰文|潘美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以山為主體的人類歷史寫作

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主峰聖母峰目前高度8,848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其他超過8000公尺的高山也有10座之多,因為高海拔,山頂終年被雪覆蓋,得名「喜馬拉雅」,也就是梵文的「雪之寓所」。記得幾次在搭乘的飛機上經過喜馬拉雅山脈區域上空時,每次都被白雪覆蓋的山峰綿延壯觀景象所震撼,總覺得這已經不是屬於人間範疇的規模。讚嘆之餘,神聖超凡之感油然而生。

不瞭解喜馬拉雅山脈的人,會以為這裡只是人煙罕至的自然荒野。因為世界第一高峰的名號,當然會吸引各方登山者前來征服,產生各種冒險犯難的故事,創造出成功登頂的英雄,並延伸各種攀登的文學與電影敘事,滿足著人類超越登峰極限,主宰支配自然的想像。

當然,人們也看到這座山脈在地理環境上的重要性,喜馬拉雅山區也是南北極之外,最大的淡水集中區,提供了亞洲重要大河如印度河、恆河、雅魯藏布江等主要的水源,而有「亞洲的水塔」或「世界第三極」之稱,呈現這座山脈所擁有的豐富能量所在。即使如此,這些說法基本上還是從人類取用資源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區域,並非從喜馬拉雅山脈做為主體場域的視角。

事實上,這座喜馬拉雅山脈山區就有5000萬的定居人口,也是佛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等世界三大宗教信仰的重地。約2,500公里東西走向的長度,以及200到300公里南北寬度,加上數千公尺高度的廣大範圍,曾於不同歷史階段被劃分在不同的政治實體或國家領域當中,目前則大部分歸屬在南亞的印度、尼泊爾、不丹,以及部分西藏與巴基斯坦。

當人們從地平線開始往喜馬拉雅山區前進時,隨著高度的上升,氣溫開始下降,出現了從熱帶、溫帶到寒帶不同氣候林相的轉變。空氣中的含氧量也逐漸轉為稀薄,周邊的景觀從綠意的森林草原到漸漸只剩下被白雪覆蓋的山石。

不丹的塔克桑寺(圖源:Douglas J. McLaughlin (Photograph edited by Vassil) )

在此山中居住的人群,隨著所在的區域生態,發展出多元的維生方式、文化傳統與宗教信仰。他們不是人類學者定義的原始部落,而是具有各自歷史傳統的社會群體與組織。事實上,早在歐洲人發現與進入此區域之前,這裡早已發展出相當程度文明的區域。

這座擁有眾多世界第一的山脈,吸引了許多勇敢的攀爬者前仆後繼地挑戰登峰,為了享受征服後的成就感,但是歷來少有人嘗試為整個喜馬拉雅山脈寫歷史,原因並非這座山脈的歷史乏善可陳,乃因這項任務所面臨的挑戰堪比攀登聖母峰,甚至可能更為艱鉅。

嘗試幫喜馬拉雅山寫歷史的考驗,不只是地理上的高度,還有幅員的廣度,不只是一條攻頂的登山路徑,而是必須一步一腳印地沿著文化、宗教、政治、經濟的時間軸,去翻閱並梳理交錯疊加的歷史圖層。而直到目前為止,艾德.道格拉斯(Ed Douglas)是少數能夠完成這項成就者之一,他以20多年來對於喜馬拉雅山的各種材料的閱讀、個人經歷加上知識的累積,完成了《喜馬拉雅:雪之寓所、神話起點與人類的歷史》這部以山為主體的歷史作品。

➤​歷史的現場與人物的深描

道格拉斯是一位熱愛登山的記者,喜馬拉雅山區是他的最愛,主要的寫作都集中在山以及與山有關的人物的故事。在他出版的13本書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08年出版、有關雪巴登山家丹增.諾蓋(Tenzin Norgay) 的自傳。諾蓋個人畢生挑戰聖母峰創下多項紀錄,在1953年被選為英國登山隊的嚮導,帶領艾德蒙.希拉里爵士(Sir Edmund Hillary)一起登頂,因此聞名世界。

艾德蒙.希拉里爵士(左)與丹增.諾蓋(Photo: Jamling Tenzing Norgay)

從道格拉斯的經歷與寫作方式可知, 《喜馬拉雅》這本以山為主的人類歷史,自然不會是學院式歷史學科訓練的寫作類型,而是資深的登山家以及作家憑藉他個人數十次進出喜馬拉雅山區的見聞,所進行的深度書寫。

全書分成20個章節,雖然約略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但牽涉到不同類別的議題,因此不能以線性的結構來理解各章節的關係。例如有關自然歷史的部分,山的地理環境、早期人類定居的考古,以及植物的特色等,分別出現在〈起源〉、〈探險先驅〉、〈植物獵人〉等章節。但讀者不會在內容當中看到教科書式的整理摘要,而是由地質學家、考古學家和探險家帶路,將他們探索喜馬拉雅山脈自然歷史的過程加以重現,讓讀者貼近重要科學或歷史發現的現場。

同樣的方式,透過不同的人物,作者稱之為「植物獵人」的媒介,將茶葉成為當地經濟作物的歷程,以及喜馬拉雅山如何改變歐洲和北美的花園樣貌的故事,都非常引人入勝。

由於整個喜馬拉雅山脈被劃分在不同的國家領土境內,超越單一政治國界,包括消失的王國象雄、中世紀的尼泊爾、西藏、拉達克等,也包括中國的朝廷以及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這些外力強權。由於多重的政治實體交錯,各有歷史事件的軸線,因此全書不是以個別的政治實體,譬如印度或尼泊爾等國家為單位,按照特定的時間或歷史階段進行書寫。而是在特定的主題當中,重現各方政治力量的交鋒,以及異質的歷史過往。特別是那些位於遠方國度的強權國際政治與利益爭奪,如作者描述所言:

當地人的需求通常會和距離更遠的富裕地區發生策略利益牴觸;過去覬覦喜馬拉雅山區黃金或麝香的權力核心,如今則看上水力發電或邊境安全。

因此,全書的諸多篇章當中,幾乎都有帝國主義者藉著軍事、宗教等力量,踩踏在喜馬拉雅山脈國度的足跡。

本書中所呈現的人類歷史,有國王、貴族、政治領袖,和傳統以王朝或國家歷史書寫中的主角,以及根據朝聖者、探險家、傳教士、帝國主義者、商人、登山者等人,實際在山區的經歷所寫作的文書,並試圖重現歷史場景的方式呈現。這些人物通常不是歷史舞台的主角,但只要資料允許,作者將每位出場的行動者進行自傳式的深描,將每個人物從出生、求學、婚姻、等生命歷程建構出他們的血肉靈魂,以及如何在人生的際遇中與喜馬拉雅山遭逢並留下記錄的故事。這些人物因為這座山而永恆存在,讓讀者得以在他們的帶領下同行見證當時的歷史現場。

另一個也足以堪稱本書特色的是,其中3個章節都涉及登山冒險家的歷史,包括〈登山先鋒〉、〈烏托邦〉、〈登頂狂熱〉,顯見作者心目中登山議題在整個喜馬拉雅山脈歷史所佔的份量。章節內容除了登頂的準備與艱辛旅途之外,也詳盡呈現了攀登聖母峰做為國際競技,所牽扯的歐洲國家在喜馬拉雅山攀爬的國族政治歷史。

挑戰聖母峰的登山家(圖源: Saudi.now)

作者指出,1950年代之前還沒有人能夠成功攻頂,且尼泊爾的山峰都是禁止進入的,到了1960年,尼泊爾的8座8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只有一座還沒有人登頂。

沒有人能負擔得起以個人身分攀登這些山──需要國家級的運動組織來募款,處理外交難題,取得官方許可──而這對歐洲國家來說,是重建戰後國家聲望的重要機會,絕不可浪費。」

➤​編織的神話與生存的現實

「為何攀登聖母峰的故事,遠多於山峰陰影下的居民故事?」這是作者在本書開始的發問之一。隨後他在文中指出,喜馬拉雅山脈居民的聲音往往被外來者淹沒取代,山區居民和你我一樣,都必須面對生存的現實壓力,而不是那些外來者所在乎的崇高地景或無窮無盡的視角。只是山區的居民在面對外來者時,會使用外來者在乎的說詞,「喜馬拉雅山脈的居民甚至採納這些對他們山間家鄉的詮釋,再賣回去給支持這些詮釋的人。」

也就是說,這是外來者與在地居民連結,共同編織對喜馬拉雅山區的敘事觀點,從而構作的神話。作者形容「雪之寓所成了巨大的白色屏幕,讓所有前來的人投射想像」,但這些想像的內容不是忽視了在此已經發展千年的多元豐富文化,就是具有覬覦在地的資源與利益的意涵,因此產生與現實的距離。

對於喜馬拉雅山區的神話與現實,兩者之間的故事是如何被編造與再編造,正是本書所要表達的主題之一。〈喜馬拉雅山區的地圖繪製〉一章提供了對照的實例。地圖對我們而言,是提供地理資訊,並準確前往目的地的工具,書中舉出當時佛教徒所繪製的第一張全球地圖,卻具有豐富靈性的意涵,援引於玄奘在喜馬拉雅山區的宗教之旅,將做為聖地的印度放在地圖的正中央,投射出宗教世界的宇宙觀。

但對於17、18世紀的帝國,進行殖民征服的推進策略,測繪地圖是基礎要件。雖然已經存在著從商人和朝聖者取得地理知識所繪製的地圖,但喜馬拉雅山脈在17世紀歐洲人的印象中還是一片空白,歐洲人來到這裡就會使用「如同走出地圖之外」的說法。而當歐洲人用軍人和探險家來填補這些空白時,卻是覆蓋在原先喜馬拉雅山居民本身就有自己的地理與歷史,代代相傳生存的故事之上,

「然現實比較像是古代羊皮紙,亦即將某個地方的原有文字刮除乾淨,供新的文字書寫。」
1979-1980年中尼聯合勘探所得的兩國邊界,邊界線正好跨越珠穆朗瑪峰頂,喜馬拉雅山脈也被兩國沿山脊平分。(圖源:Survey of Nepal - Boundary treaty maps held at UN Treaty Office)

西藏及其文明在喜馬拉雅山脈具有相當的影響,在本書各章中也都可以看到相關的內容。本人多次造訪印度、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脈邊境時,觀察到儘管廣大的區域存在著多元的族群,以及分屬不同的國家身分,藏傳佛教依舊是共同的信仰,構成超越國界的佛教共同體,從喜馬拉雅山的區民角度,這是他們共同的心靈依歸。

直到19世紀之前,西藏並不對西方人開放,從西方人的角度,西藏是一個遺世獨立的國家,從而引發一探究竟的好奇想像,〈禁城〉一章正是最佳的註解。由於西藏的封閉,西方作家創造了香格里拉的神祕國度,以及各種東方主義式的幻想與謊言,將西藏塑造成保守、封閉、落後之地。事實上,當時的西方人並不瞭解西藏文明,西藏也並非如他們想像的完全封閉,不允許歐洲人造訪的原因,是來自於與西方人接觸的負面經驗所造成的結果。

本書作者引用七世達賴喇嘛位高權重的輔國公頗羅鼐.索南達結的話,清楚描述了西方耶穌會到西藏傳教所犯下的錯誤:

你們說西藏宗教是邪惡的。如果我們有哪個人去你的國家,以你們的作法來向你們傳教,你們會不會懲罰他?毀滅其他宗教,意味著沒有人能遵循自己的宗教。我們守衛我們的宗教,就像你們守衛你們的。你們自願來到這裡,不是我們找的……
喜馬拉雅山區中保存著許多藏傳佛教建築(圖源:Carsten.nebel )

作者指出,19世紀末許多聲稱到過西藏的西方人都有出書,但西藏人依然缺乏發聲機會,外在世界對其現實的扭曲想像,並沒有多大的改變。

本書的歷史時間從喜馬拉雅山的構成談起,直到2020年英文版完成之時。然而,隨著地球板塊的動態,山的高度還在成長,山的歷史也隨著時間的推移繼續發展。作者寫作這本書的用意,就是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社會大眾,讓他們對於喜馬拉雅山脈有更多理解,尤其是西方人長期被自我的偏見,以及各種迷思和傳說所誤導。

閱讀這本書,就如同被作者帶領攀越喜馬拉雅山脈,透過深描的人物與歷史的現場,重現神話編織的過程,揭露山區人民的現實。由於內容相當豐富,建議讀者不要急著直接攻頂,而是細細品味閱讀,如果有機會的話,讀者可以親自到喜馬拉雅山區一探究竟,傾聽山區居民的聲音,親身見證這座山的人類歷史。● (原文於2022-12-12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喜馬拉雅:雪之寓所、神話起點與人類的歷史

Himalaya: A Human History

作者:艾德・道格拉斯(Ed Douglas)

譯者:呂奕欣

出版:麥田出版

定價:8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艾德・道格拉斯

是獲得獎項肯定的作家,撰寫喜馬拉雅山區的報導逾25年,尼共毛派的動亂及西藏的占領都出現在他的報導中。著作等身,包括丹增・諾蓋的傳記。曾與喜馬拉雅登山先鋒一同攀登,也是英國山岳會刊物《高山雜誌》(Alpine Journal)編輯。現住在英國雪菲爾。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Openbook閱讀誌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人物》叛逆貓與獅子王的背後,是被編輯唸的NANO HERO黃致豪:《Toby King托比王》專訪

現場》2024Openbook好書獎贈獎典禮側記

書評》與日常對讀,文明與荒野的交纏:評《重燃生之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