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讓傷痛開出花朵,貼近青少年的心:訪韓國兒童文學作家李琴䬁談《有真與有真》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
李琴䬁在書中花費相當多篇幅,描寫大有真與小有真的家庭互動模式。她認為,親子間是種相愛相殺的關係,也常以一種命運共同體的方式呈現。正因為如此,當青少年受到像性暴力這樣的傷害時,家人如何反應與處理,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
韓國作家李琴䬁

採訪撰文|周家嵐(大安高工教師).攝影|小石

飄著微雨的11月底,韓國作家李琴䬁與兒子一同現身於新生南路上的「聯經書房」,接受Openbook專訪。

隨著《有真與有真》中文版音樂劇於兩廳院實驗劇場演出,現年61歲的原著作家李琴䬁一同造訪臺灣。留著一頭時尚髮型的李琴䬁,給人的第一印象正如同她的小說,溫柔且溫暖。很難想像這樣的溫柔媽媽,可以在將近20年前的韓國寫下他人不敢碰觸的議題。

在韓國當代兒童及青少年作家中,「李琴䬁」是不能被忽略的名字。1984年以童話創作踏入文壇之後,她迄今創作了50多部作品,其中發表於2004年,以「兒童性剝削」為題材的小說《有真與有真》,對當時保守的社會造成極大衝擊,可視為韓國青少年文學的先鋒之作,至今仍是長銷經典。

➤從小開始的作家之約 

李琴䬁出生在南韓忠清北道一個人口10萬餘的小城市,卻是在首爾成長。她坦言自己求學過程其實很邊緣,「我中學的時候非常喜歡閱讀,然而成績不好,在學校存在感很低。幸好當時的國文老師告訴我,人生不是只有成績而已,他甚至不斷在不同人面前稱讚我。」

談到求學階段的貴人,李琴䬁露出感激的笑容。「透過他,我知道即使成績並非頂尖,也可以有實現夢想的機會。老師讓我有了存在感,進而得到更多自信。」

中學時期的國文老師,成為李琴䬁作家路上的重要他人。也因為這樣的經歷,李琴䬁期許自己能用不間斷的創作,支持青少年勇於嘗試,並找到自我價值。

除了日常生活,韓國文學裡也有一位對李琴䬁影響極大的重要他人,那就是以25年時光完成大河小說《土地》(토지)的女作家朴景利。《土地》共有20多冊,以1897至1945年間在日本統治下的韓國為背景,描寫眾多人物間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

朴景利《土地》(토지)

李琴䬁在中學二年級第一次讀到《土地》時,這部小說才剛完成第6集,之後每次新的集數出版,她就會從頭再閱讀一遍。時隔多年、看過那麼多次,談到這套書時她依舊眼裡充滿熱忱。

從書裡她學習到如何塑造人物以及架構故事,書之外她則學到一個作家所能背負的重任。在《土地》極長的連載時間裡,朴景利曾經因乳腺癌接受手術治療,但手術結束出院不到8天,就立刻繼續撰寫工作。

李琴䬁說她當時大為震撼:「原來,一個作家為了遵守跟讀者的約定,即使在病痛的狀態下,依然能繼續執筆,繼續寫小說。」

➤這不是你的錯——女兒與母親

縱觀李琴䬁的創作歷程,會發現她的創作視角和題材,與子女的成長歷程息息相關。「孩子們比較小的時候,我創作童書、繪本,當他們即將邁入青少年階段,我也開始創作青少年小說。為了伴隨他們成長,我希望自己的寫作能持續碰觸更多元的議題。」

在創作《有真與有真》時,李琴䬁一面陪伴兒女成長,她提取自己的人生經驗寫作,將父母未能做到的、童年失落與期待的,都寫入書中。

(聯經出版提供)

李琴䬁回憶,自己的父母不合,是她成長過程中最痛苦的部份。「我常常會想,是不是因為我犯錯了,所以父母才吵架的,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想這件事情。」

由於性格乖巧,又是家中長女,當父母起衝突時,李琴䬁不但要擔負保護弟妹的責任,還要處理內心的自我責怪:看到媽媽傷心無助,童年時的李琴䬁更想要把母親的情緒放在前面,從而隱藏自己的夢想。「這不是你的錯,不要把父母的問題扛在身上。」如今回想,李琴䬁想跟自己這樣說。

從女兒變為母親兼作家,李琴䬁不覺得她有犧牲什麼:「我對其他事物的慾望沒有那麼多。應該這麼說,寫作就是我的興趣。養育子女當然會佔去許多日常的空閒和心力,但我會犧牲睡眠時間繼續創作。」別的母親可能會喜歡出外交際或是購物,但李琴䬁的興趣就是寫作,「我很願意利用在家的空閒時光,持續地創作。」

李琴䬁在書中花費相當多篇幅,描寫大有真與小有真的家庭互動模式。她認為,親子間是種相愛相殺的關係,也常以一種命運共同體的方式呈現。正因為如此,當青少年受到像性暴力這樣的傷害時,家人如何反應與處理,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

李琴䬁在許多場合都坦承過,本書內容其實改編自女兒的親身經歷。事件發生之後,李琴䬁一直沉浸在自責的情緒中,雖然她一直跟孩子說「這不是你的錯」,但過不去的好像其實是自己。

李琴䬁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撰寫《有真與有真》,不斷反芻感受並動筆。故事後半部,出現「飛翔」這個非常鮮明的意象:

那對翅膀是由傷痛匯聚而成的我,全心全意地祈禱他能夠在天空上遨翔,相信即使再次落下,他也會高高飛起。

李琴䬁在寫作過程中得到治癒,她把自己的生命經驗化為小說創作,甚至成為青少年讀者追尋自我的養分。回憶剛出版後收到許多讀者的回饋,李琴䬁露出驚喜中帶著欣慰的表情,原來這個故事除了治癒自己,也幫到了他人。

➤用平等的視角貼近青少年 

「這不是你的錯」不僅是李琴䬁自我救贖的文字,也是《有真與有真》全書的主旋律。嚴謹的上下關係,在人際上造成極大壓力,更是韓國眾多社會和教育問題的根源。「這種上下關係,導致小孩沒辦法走自己的路,必須照著父母的期望去好的大學、好的公司。像這種在父母的要求之下所走的人生之路,其實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李琴䬁微微皺起眉頭。

她認為,在跟青少年的互動中,同理心非常重要。「在面對小孩的時候,父母必須去想像自己正處於那個年紀,那樣的自己會遇到什麽樣的困難,會有什麽樣的想法。然後,帶著這樣的想法去理解小孩,去跟小孩溝通。我想,這會是一個比較好的互動方式。」

成長於傳統保守的年代,李琴䬁比誰都清楚,不恰當的親子關係會對青少年帶來怎樣的傷害。在成為母親之後,李琴䬁便立志保留兒時記憶中好的親子互動,揚棄不好的記憶。她也把這種對平等家庭關係的期待寫進書中,成為大有真家庭的原型。

青少年需要的是平等的「友情」,而不是上下嚴謹的「親情」。

李琴䬁認為,友情是青少年得以走出人生困境的重要憑藉,「當你覺得自己在獨自受苦的時候,是很難自我療癒的。但是,當有人能一同分享彼此的傷痛,這就能讓你感到被保護,從而產生力量,進而向前走。」

李琴䬁表示,自己最喜歡小說中三個少女離家出走的段落,那是她花最多精力去寫,也是寫來最感溫暖的部份。那也是青少年彼此療癒的過程,呼應了書名為何叫《有真與有真》。

「我將大有真塑造成身心較健全的學生,而把痛苦與傷痛放在小有真身上,再透過兩人之間的互動來創造他們如何去解決問題的過程。」相較於大有真,故事中的小有真面對更複雜與痛苦的療癒之路,李琴䬁想描述的其實是小有真如何慢慢療癒內心,最後成為大有真的歷程。

➤明天會有辦法的

提到正處於青春期漩渦中的年輕讀者,李琴䬁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世界上的痛苦不是永遠的,只要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有解決的方式。當你不斷地反芻痛苦,就會越來越陷入其中。所以不要把自己困在裡面,如果一直陷入泥淖裡,可能永遠離不開。」

她認為,青少年是人生變化最大的時期,「死讀書」跟「聽話」絕對不是青少年應該做的事情,這階段應該要學會認可自己是獨立的個體,要尊重自己、熱愛自己。「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是因為青少年時有了自己的夢想,然後為了自己的夢想做了某種程度的努力。這些事情,等到成年之後再做會更加困難。」

過去,李琴䬁的創作題材與養兒育女的生活密不可分;如今子女都已長大且各有所成,其中一個兒子甚至成立出版社出媽媽的書,陪同母親造訪臺灣的他有著令人訝異的雙重身分。「我雖然是律師,但為了出版媽媽的書,所以開了間出版社,未來希望出齊媽媽所有的作品。」

聽著兒子這樣說,李琴䬁眼神中閃爍著驕傲的光芒。「我的創作是為了陪伴孩子成長。」這樣的陪伴,現在正在兒子手上綻放成美麗的花朵。

「非常謝謝你們讓我有機會與過去的自己對話。」已在青少年文學之路行走多年的李琴䬁,與讀者相約在新的領域繼續前行。「最近在創作的小說,是以韓國日治時期為背景。」相信當她下次再度造訪臺灣時,會帶來另一個值得期待的作品。●(原文於2023-12-23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韓國作家李琴䬁(左)與兒子。

有真與有真
유진과 유진

作者:李琴䬁(이금이)
譯者:李煥然
出版:聯經出版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李琴䬁

韓國知名兒童、青少年文學作家。1962年出生於忠北清原郡並成長於首爾。自幼時常與擅長說故事的阿嬤生活,很早就深受故事魅力吸引,一邊閱讀世界文學全集,一邊夢想成為作家。

1984年,她以短篇童話〈英九與黑九〉獲得新朋友文學獎,就此開啟作家生涯。之後陸續發表一連串作品,帶動90年代和2000年時期的韓國兒童文學爆炸性成長,同時促進青少年文學的萌發,並牢牢牽引韓國讀者和文學評論界的目光。2004年出版《有真與有真》,這本蘊含青少年成長與傷痛共鳴題材的小說,被喻為韓國青少年文學的起點,出版後20年間再版不斷,銷量突破30萬冊,更改編成音樂劇,不僅青少年讀者,連兒童也非常喜愛。

她曾說:「不是我選擇了兒童文學,是兒童文學選擇了我。」2020年她正式被提名為世界兒童青少年文學獎最具權威的「國際安徒生獎」候選人,並於今年再度入圍2024年「國際安徒生獎」候選名單。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Openbook閱讀誌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人物》叛逆貓與獅子王的背後,是被編輯唸的NANO HERO黃致豪:《Toby King托比王》專訪

現場》2024Openbook好書獎贈獎典禮側記

書評》與日常對讀,文明與荒野的交纏:評《重燃生之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