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校細校,能培養學生就是好校

M&N
·
·
IPFS
·

#澳門教育321

第2️⃣篇:不管大校細校,能培養學生就是好校


澳門坊間有一則都市傳說,澳門地方細,不管學校規模,教學質素差距並不大。但很少人追問:那究竟大細校的學校規模差距有多大?


看完本文你會取得以下訊息:

1.校際間在歷年的學生人數、教師人數、班數與教職員人次數上的差距

2.這些差距在總體數值上所反映的事實


大校與細校,坊間有從物理空間區別,學校面積、操場大小,也有從學生人數判斷。以2022/2023學年為例,澳門共有75所學校 (細分為115校部),合共8萬7千多名學生,公立8所、私立67所,有一條龍,也有只設特定學部。因總體人數不多,坊間習慣使用千位數為一條標準線,即便大或少於1000名學生,這分法雖然粗淺,但背後其經驗法則。再以2022/2023年為例,學生的平均數為1,162名,實約為千名,與1000基準線相近。但這在各校收生人數差別很大的事實來看,不夠嚴謹。所以,再提供中位數813人,予有興趣的網友參考。


這種籠統說法,並不能滿足理解校際差別,要作更細緻分析,我們進一步問:


「收生前10名的學校,究竟佔了全澳門學生整體人數多少呢?」


答案是:約為36%


這數字並非只有本學年,更可追溯自2009/2010年開始,而在2002/2003年到2009/2010年期間,更是37到38%不等。而2002/2003之前的官方數據因為以校部,而非學校統計,所以佔比有所下降,但只要把校部合併再作分析,則發現佔比相近。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結論:


「收生前10名的學校收取了約澳門三成半的學生人口。」


那麽50%的學生,落入多少所學校呢?

答案為約16所


這也是歷年數據所得,歷年波動不出1至2間。除了學生人數,在分析班數、教師人數及教育機構職員人次數上,也得到類近的結果。以下是2003/2004學年到2022/2023學年,收生前10名學校佔比,與50%佔比所需的學校數目:


班數:約31%;佔比50%需約19所。

教師人數:約32%至34%;佔比50%需約18所。

教育機構職員人數:約27%至31%,佔比50%需約20所 (2007/2008至2022/2023)


開個玩笑,如想在澳門任教職,但求職信沒有包括這18所,是否可視為未打先輸一半?


相信有人立刻想到,那反過來收生最少的10所學校情況為何?以下也是2003/2004學年到2022/2023學年約廿年時間的情況:


學生人數佔比:約1%

班級數佔比:約1%

教師人數佔比:約2%

教育機構職員人數:約3%


補充,某些年份佔比會下降,例如,學生人數在某年不足1%(低見0.3%)。


當然,上述分析有兩項限制,首先,一條龍學校在人口佔比會有優勢,不利於只設獨立學部的學校;其次,上述四組數字佔比並不等同該校影響力或教學質量,終其量只能說明該校在人數比例上佔有相對優勢。


快寫到上限1000字,來過簡單總結:


首先,歷年數據所得收生前10的學校收取了約36%的學生,相反,收生最少的10所學校只佔了整人口約1%


其次,除學生人數外,收生前10的學校同時在班數、教師人數及教職員人次數佔約30%


最後,不管是在超過80所學校時期,還是現在75所學校的情況,在學生人數、教師人數、班數、教職員人次數四組字數佔了全澳門的總數50%,其實不足20所學校。


為便大家取材,Mr.N 把資料整理成「一圖讀懂」歡迎下載


有興趣網友也歡迎評論、轉載


#澳門教育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

[本文已同步於FB發佈]


註:所分析數據取自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網站

圖片:澳門某學校校門口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M&N自奉為世界公民,相信每一次寫作歷程都是和文字玩捉迷藏。 花十年做勻教育界所有持份角色,教育研究狂人。 #教育研究 #澳門教育 #cult文化 #美酒與生活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澳門教育321:第8篇 :各校分析(代號4)

澳門教育321系列:第7篇 各校分析(代號29)

澳門教育321 :第6️⃣篇: 澳門各校分析(代號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