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鷺與少年》:深入了解自己,真正認識世界

FilmBurns 電影薪火
·
·
IPFS
·
禍福相依、善惡一體、理想表象下有陰暗、正義善舉伴隨他者犠牲⋯⋯隨著年月的變化,宮崎駿的動畫愈來愈少見鮮明的二元對立,更多內在矛盾,角色的勾勒亦從單純變得立體,來到《蒼鷺與少年》這個晚年創作階段,更見其自我反省與調整。

原文刊載於電影薪火

文|查柏朗

禍福相依、善惡一體、理想表象下有陰暗、正義善舉伴隨他者犠牲⋯⋯隨著年月的變化,宮崎駿的動畫愈來愈少見鮮明的二元對立,更多內在矛盾,角色的勾勒亦從單純變得立體,來到《蒼鷺與少年》這個晚年創作階段,更見其自我反省與調整。

真誠的自己

先從節奏入手,《蒼鷺與少年》的橋段仍是在宮崎駿作品可預期的走向,從現實世界找到幻想的入口從而展開歷險,但前期鋪墊比以往耗費更長時間,先經歷蒼鷺數度來訪,再有夏子失蹤,才逐步成功引領主角真人到異世界。相比波兒與宗介從邂逅就已建立彼此深厚的情感連結(《崖上的波兒》)、千尋在片首已進入奇怪小鎮(《千與千尋》),《蒼鷺與少年》需要更長的段落去刻劃真人在家庭與學校的狀況,還有其悲劇回憶,才有足夠推動力去讓故事發展。

直覺或會指向步調放緩,是宮崎駿年紀漸大、創作力下滑的跡象,不過這可能是主角處境較從前絕望所致。《蒼鷺與少年》一開始就讓真人見證媽媽消失於火災,到蒼鷺向真人說其媽媽需要他拯救,死亡的陰影就一直籠罩著他。在《龍貓》裡兩個小女孩的媽媽在醫院接受治療,她們帶著「媽媽正康復、很快再相聚」的想法,與「龍貓」結伴,寄託對母親的思念,度過樂觀期盼的時光;真人與蒼鷺之間則不見任何親密的意味,甚至有種拉扯的張力。由起初抗拒對方,到後來同行也不是並肩而立的關係。就算是照顧真人的霧子,在異世界內外,都不能取代媽媽的位置,直到火美(媽媽在異世界的身份)出現。

久石讓的配樂也作出了相應的配合,有別以往譜寫悠揚的旋律、宏偉的管弦合奏去烘托感染力,今回更多運用單鍵音的重複迴路遞進,像蒼鷺每次出現的提醒,就有〈Gray Heron I-III〉三段短促樂章,跟坂本龍一今年面世的《怪物》 配樂〈Monster 1-2〉主題設計可謂同出一轍,當中亦見兩作主角共通的孤獨狀態。琴鍵敲下的清脆,是冷清與脆弱。久石讓有豐富的旋律起伏作基礎,只是不再是最搶耳的部分,像〈A Feather in the Dusk〉仍有流暢的琴音,不過從鋼琴切入到弦樂的第一下聲音就成為突出的提示,〈The Curse of the Gray Heron〉、〈A Trap〉是以反復的單音或幾聲巨響為主調並先聲奪人,底下的弦樂只是陪襯,跟坂本的極簡追求仍有一段差距,卻可見其意念的轉變。

真人與外在環境保持距離,跟《龍貓》的姊妹、《魔女宅急便》的琪琪區分開來,皆因他的媽媽就是全個世界構成的根本,其死亡讓他與世界隔絕,與吉卜力另一創作者高畑勳的人物軌跡反更近似。尤其與《龍貓》同年面世作對反的《再見螢火蟲》,一部溫情愉快,一部苦澀的對反操作(高畑勳遺作《輝耀姬物語》也與當時同期面世的《風起了》巧成對照)。宮崎駿於開場的火災,透過手繪表現真人眼內只有母親的強烈情感,將其他人事物化作多餘的背景,就如《輝耀姬物語》拋走細節去捕捉公主當下情緒的手法。

真人也像《風起了》的堀越,跟宮崎駿角色的性別設定相關,女孩開朗無畏、自立向外闖,男孩卻總要藉著母親、女孩的愛才可健康成長甚至「飛翔」。堀越畢竟還有成年形象的描繪,《蒼鷺與少年》則由始至終聚焦在少年 / 男孩,不能自由飛翔、不能拯救任何人,這解釋了宮崎駿的新嘗試,何以難讓觀眾飛快地進入其幻想王國。這或是創作者的坦誠,將真實的自己投射到角色,也是監製鈴木敏夫給我們的提示:電影的主角代表著作者身處的時代。是以「真人」這意味著「真誠」的角色名字,「蒼鷺」與之相對解作「詐欺」,就相當有意思。

真實的世界

沿此方向探索下去,就見宮崎駿是次從主角到世界觀設定的複雜性,以及其聲稱受到吉野源三郎書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啟發。從真實到幻想的兩個割裂時空,本讓「非現實」那一邊有避難所的作用,也像個人內在潛意識的夢境,如《龍貓》就將小孩闖森林冒險,與成人照顧的日常生活分割出來。就算在《千與千尋》所構建完整的社會架構,也是自足而不須跟現實打交道;到《崖上的波兒》始有奇幻與現實互滲的傾向,波兒上岸與海嘯到來的相關,卻於後半段被捨棄。及至《風起了》「現在不繼續幻想類作品」1 的宣言,戲中表現真實歷史與夢境幻想的交集,到《蒼鷺與少年》就終於得見奇幻空間與真實的互涉,《風起了》所表現的「世間就是夢境」在本片提升為相互鏡射的層次,夢境不作為逃避現實的幻覺,而應是反照真實世界及自我缺陷的鏡子。 

初看《蒼鷺與少年》的幻想國度時,會發現其高度重覆舊作面貌,從起點到終點的過程不見驚喜的轉折,甚至變本加厲地應驗著押井守對宮崎駿不是說故事、而是追求畫面的批評2。片中一個個角色、一個個場景皆無顯著連繫,超過一半在介紹過後就與後續劇情毫無關係,更切合夢境邏輯的表現,往往是初出現時的表情及動作(可愛、有趣、天馬行空⋯⋯)能衝撃初看初聽(結合久石讓的音樂)的感官體驗,卻無法有機地串連,然而這卻能刺激受眾有不同的想像,去主動參與一場符號象徵對應的遊戲。

這看似宮崎駿一如以往的風格,可歸結為自我複製,但也不全然,因為是次設計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厚度,因而有了非單向的閱讀空間。蒼鷺呈現的「非友善」形象,獨立於真人的輔助工具,更進一步是另外兩種鳥類的介紹:鵜鶘作為「嘩啦嘩啦」的獵食者,乃迫於無奈求存之行,其食物鏈的天然限制得到真人的同情 / 同理;鸚鵡群在異世界更是吃人的怪物,走出異世界才變得自由而無害。「嘩啦嘩啦」提供了吉卜力動畫中可愛圖騰的功能,卻不是像昔日圖騰 (龍貓、黑貓)有如吉祥物般在陪伴 / 協助主角,《蒼鷺與少年》直接揭示他們會被吃掉,還會被火美燒到。「嘩啦嘩啦」是降生到現實成為新生命前的存在,亦帶出了這地方與外界相通,就不像從前奇幻世界內所發生的事故,幾乎不會對真實有連帶影響。

火美發功乃為了拯救「嘩啦嘩啦」,卻無法避免波及部分「嘩啦嘩啦」的存活,總體是為了「更大的正義」;鵜鶘因傷害「嘩啦嘩啦」而被討伐,其生存的正當性得不到諒解(除了真人);鸚鵡集體無意識地為塔內的運作而服務,箇中鞏固了自己權力,成為制度下的加害者,凌駕於個體意識⋯⋯前述久石讓的配樂轉向,也是減弱了看到奇妙創造的雀躍,而是營造了驚奇效果,卻不導向為積極正面的情緒,而是混雜不確定的。這一整個生物關係網的設定,旨在讓真人體驗《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兩大要旨:人不能以自己世界為中心,人必須深刻地了解自己。

之於世界,鵜鶘既是加害者,同時是被宰制者;火美是拯救者,過程中犠牲了部分無辜(現實中的母親反過來是二戰正義之師勝仗之下的犠牲品,成幻想作為真實對倒的較含蓄暗示),真人透過其觀察及思考,體認到這國度(以及外面世界)的缺陷,而這些不完美最終指向設計者的不完美 / 內在的惡意——曾舅公搖搖欲墜的積木組合;之於自己,夢境中自己要正面與執念對決,他不能走進受保護的安胎房間,鋪下真人自帶惡意之源的伏線;亦只有當他醒悟到自身不足,坦承自製傷口標記的惡念,才可以毅然拒絕曾舅公的邀請,任何人 / 個體的繼承都不能免除惡意,因此不存在沒有惡意的完美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應當成為一個世界的主宰。

真人的最終選擇,帶有幾重含意:個人層面上,真人的「真」乃拒絕活於過去及幻想,重新面對真實現世,迎接有惡意、會在其中受傷的世界,卻可與世界 / 他人建立新的關係;宏觀層面上,個體自由勝過集體意識受制於一人統領,因再追求完美的領袖都有其惡意 / 盲點,於是既有建制被打破,有權及無權者同得解放。向內了解自己,對外認識世界,兩者看似在相反路向,卻其實是一體兩面,因著與世界的關係,深刻地內觀自省,才能從每個選擇中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及該向怎樣的路徑前進,並從而改進自身。

香港 YouTube 短片《EA Exam 真係驚》系列曾分享3,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要不斷擴大自己及世界的圈子,那樣兩者就會愈來愈多重疊的空間,從而找到自己與世界的連結,這也許就是《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文字、《蒼鷺與少年》的動畫形式承載的理念:從個人出發,走向世界;先有「活著的勇氣」,再活出「努力的形態(狀)」。

註釋:

1. 宮崎駿在宣傳《風起了》的訪問時曾道:「經歷了雷曼衝擊以及3・11大地震後,我們不打算繼續做幻想類的作品」,出處不詳,但這引用曾出現在《風起》原著小說新發行版本的簡介。

2. 詳見《暢所欲言!押井守漫談吉卜力秘辛》。

3. 許賢在《EA Exam 真係驚》第九集的分享(連結)。

電影薪火網站
電影薪火Instagram
電影薪火Facebook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FilmBurns 電影薪火電影媒體,以評論和專題文字為核心,讓光影蔓延。 網站: https://linktr.ee/filmburnshk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爸爸》:沒有張揚的創傷

自發和影迷「自私睇」《赤裸裸》4K 修復版——專訪「自私放映」

《破。地獄》:天堂皆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