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第七日:邊緣人住在城市地標

Laisintung
·
·
IPFS
·
聲討企業入侵城市歷史記憶的人,支持城市進步重新改造的人,走進特色建築重新打造年輕業態的人,你們有來上過廁所嗎?

第七天( 6 月 9 日)
請寫出一個代表家鄉,讓你感慨萬千的地方或場景。

家鄉的騎樓樓群,早成了舊城地標。民國時期就有的騎樓街道,適合雨水多的南方城市。相傳這是從廣州「借」來的建築,但當時發達商埠的盛況,終歸也是東莞商業的開端。騎樓群的名字紅得很,振華、中興、中山,等等,本地人常常一言敝之曰「城外」,因為不遠處的城門,使得小小的舊城有了城內外的邊界。而很久之前,「城內」是生活區,「城外」是消費區。勞逸結合的城市規劃,前人的智慧似乎比我們超前。

騎樓群近一年迎來大變樣。發展商的力量成了一隻有形的大手,挖地、鋪管、翻新、重建、重新招商,說要打造年輕的東莞新地標。居住和經商了大半輩子的老人,面對逐日包抄的圍擋和高高在上的起重機,有些生悶氣關門大吉,喃喃「叫我點做生意」,有些徬徨無助,有些閉口不談。很少老人是真的能放寬心,原來沒有年紀大了事情就能泰然自若,這還是跟經驗有關。比如你曾經在生活裡面對過3次或以上,那個碩大搶眼的紅色的「拆」,那你可能就真的能雲淡風輕。

我在剛開始重建騎樓群時,與當地老人聊天,想搜集記錄這段記憶。讓我難忘的,不是時代巨輪下正在漂浮的小微塵,而是騎樓群中的公共廁所。長達兩個月的走訪裡,我才發現,原來很多住在騎樓裡的人家,是沒有廁所的,需要走到市政設立的公廁裡方便。我也在這期間,上了幾次,得到的感悟是再也不想去。廁所裡的蚊很大很猖狂,它直接在我屁股蛋上留下了另一個像半個雞蛋那麼大的叮痕。很難想像,平時這裡的老人是怎樣上廁所的。每天吹捧GPD,描述基建成果,極其量在保護城市非遺時,對人文有所建樹的這座城市,對這群被邊緣但又住在地標的矛盾人群,負上應負的責任了嗎?

聲討企業入侵城市歷史記憶的人,支持城市進步重新改造的人,走進特色建築重新打造年輕業態的人,你們有來上過廁所嗎?我也很難批判,騎樓群面臨大變樣的這步棋,政府走得好不好,對不對,將來自有評定。但如果能改善舊城居民實際生活,修建幾所乾淨衛生的公共廁所,那也至少做對了一件事。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