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060《史記》卷三〈殷本紀〉22

鱷魚把拔
·
·
IPFS
·

太史公曰:余以頌次契之事,自成湯以來,采於書詩。契為子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曰,殷路車為善,而色尚白。

──────────────────────

敘述完近六百年歷史的商王朝之後,司馬遷為這段歷史給了三個補充與說明:

首先,司馬遷先告訴我們,他是從哪些資料中,得知這些商王朝的歷史的。原來,司馬遷是根據《詩經》中的〈商頌〉來編寫商民族始祖「契」的事蹟(余以頌次契之事),至於「湯」之後的歷史,大多是取材於《尚書》和《詩經》(自成湯以來,采於書詩)。

但由於司馬遷看到的《尚書》與《詩經》,與我們今日所流傳的不一定一樣,因此透過司馬遷的記載,我們多少也可以還原一點更真實的狀況。就像本文第46篇中的發現一樣,今日流傳的《尚書‧湯誥》是在描述商湯在天命庇護的情況下打敗夏桀,但司馬遷所引用的〈湯誥〉卻是把重心放在如何治理百姓上。透過司馬遷的引用,更可以看出《史記》一書的歷史價值。。

其次,司馬遷特別說明一下商民族的始祖,也就是那位媽媽因為吞燕子蛋而懷孕生下的「契」,他屬於「子」姓(契為子姓),他的後代被分封到各封國,就以封國的名稱為姓氏(其後分封,以國為姓),像是: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等,這些其實都屬於商民族的分支。

司馬遷之所以特別記載此事,應該是希望藉此記錄這些姓氏的人都屬於商王朝的後代。雖然對今日的我們來說,這點的用處沒有那麼大。但對司馬遷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或許還是有不少人仍是商民族的直屬後代,透過司馬遷的記錄才得以知道這些事情。

最後,司馬遷提到孔子對商民族的看法:商民族的車子很好,那個王朝崇尚白色(殷路車為善,而色尚白)。

關於孔子對於商代的說法,司馬遷應該是取自《論語‧衛靈公》中的這段記載: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

也就是說,孔子認為心目中最好的王朝,應該就是用夏代曆法、商代車子、周代服裝、並用莊嚴的韶樂與韶舞。換言之,商代的馬車應該品質不錯,才會讓孔子如此讚揚。

經過二十多天的細讀下,我對商王朝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我自己的重要收穫有三:

首先是對商王朝更換國君的頻率之高,印象深刻。相較於夏代共傳十四朝十七王,延續470年,也就是說平均一個君王在位約27年左右,然而商代卻傳了十七世三十一王,延續約550年左右,平均每個君王在位約17年。就可以清楚看出商王朝曾經一度以「兄終弟及」當作繼承法所產生的問題。為何商王朝會選擇「兄終弟及」當作主要的繼承法則呢?我想,或許仍是為了穩定吧!?畢竟跟自己年齡相仿的弟弟,經驗與見識上應該比自己的兒子更適合擔任治理國家的君王,所以選擇弟弟當接班人。這點在理論上沒有太大錯誤,但如果考量到弟弟應該也跟自己的年齡相仿,如果由弟弟接任,能擔任國君的時間也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勢必常常得發生政權交替的不穩定狀況。為了穩定而讓弟弟即位,卻因此讓國家更不穩定。看來,歷史之神似乎總愛開玩笑?!

然而,商代後期改用嫡長子繼承法則後,卻一次又一次地出現驕傲自大的君王,到底「兄終弟及」與「父死子繼」熟優孰劣?似乎很難下定論。

其次,透過司馬遷的描述也讓我看到商王朝較為迷信的一面。像是透過夢境來尋找大臣、透過宮中長出巨樹來規勸君王,以及對公雞飛到鼎耳時的恐慌等等,讓我見識到三四千年的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雖然對今日的我們來說,迷信是件不太理性的事,但如果連對大自然,也就是上天的敬畏之心都失去時,這個王朝將會迎來更大的災難,像是「射天」的武乙,以及虐殺大臣的紂王等。

最後,則是從小學到大的「盤庚遷殷」,原以為是因為黃河氾濫的緣故,但在司馬遷的筆下,我才知道原來商王朝在家族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下,「盤庚」才會希望透過遷回古都「亳殷」,讓政治更加清明。而且透過商代國都的搬遷,也可以看出商王朝對四方的控制力高低。一直以為自己很懂得的一段歷史,經過這次研讀,才有了不一樣的新收穫。

以上,就是這一小段史料以及這二十多天下來的收穫與總結。

約三千多字的〈殷本紀〉完成後,接下來將進入字數破萬的〈周本紀〉,希望自己能繼續一段又一段地慢慢讀下去,也期待更多人陪我繼續往下一站邁進。

原文連結鱷魚把拔談天說地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