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與自由就存在我們的回應之中

混墨水
·
·
IPFS
·
Photo by Kate Stone Matheson on Unsplash

我知道現在的狀態很不好。

這樣下去不行、快有所行動啊!

每天都告訴自己明天一定要努力完成,卻變成無限循環,沒有完成的一天。這是拖延症嗎?還是已經入癌了毫不自知?

面臨另一個人生階段,我棄械投降,滿手的資源,卻一個也不想面對,我成了一個孬種。

為了成為腦袋裡菁英的模樣,看了許多書,也買了不少,通常租的書很快就可以看完,畢竟有時間限制,買的書就沒那麼積極了,畢竟人生來日方長嘛,既然買了,書又不會跑,都已經擁有了啊!

然後呢?

不過是擁有了華麗的封面,細膩的質感,內容卻一個字也沒進腦裡,我讓這本書住進了我的眼睛,卻碰觸不到我的記憶,我回想不了我有了什麼,只能親眼見到才確定我曾經買過。滿地一堆科普書、商業投資、時間管理..,但最基本的自我管理卻出了大問題,

我修不好了。

老師替我捎來了工具,要我照著上面的順序依樣畫葫蘆,我卻連畫片葉子的力氣都沒有,我不知道為什麼我要上這些課程,初衷是認為可以充實自己,卻深深看見了以前的自己有多揮霍人生,有多不足。

然後呢?我就又要繼續虛耗人生了嗎?

從前我虛耗光陰,如今光陰虛耗了我。———莎士比亞《理查二世》

如今這種無病呻吟與喃喃自語...不過是一種忌妒而已,只是見不得有人端端正正的走在路上,可別人的努力,我又看見了多少?不是我不會修,只是我不想修,以前是害怕父母修理自己,現在卻是自己不想修理自己。

朋友告訴我,其實答案很簡單,承認自己真的爛就可以了。

對,我就爛。

當下真的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但只有當下。回到書桌,看著貼在牆上的紙條,還是不禁想哭..

Make a difference!

我失去了求知的心,盲目的追求比較,但是跟誰比,而又有誰想跟自己比呢?

上這些課程我的動機是什麼?

我想改變什麼?

我想學到什麼?

如果不上會損失什麼嗎?

我快樂嗎?

透過這幾個問題反思,我知道我的自我懷疑,只是不想徒勞無功,可前提是我連基本的勞都不願意付出,又哪來的功呢?

所以答案呼之欲出了,學習背後的動機只是不想輸,不想被社會淘汰,但發現事實是早有許多人走在社會的尖端,自己卻立足在社會邊緣,產生的自卑,自暴,自棄。

習慣替自己製造假想敵,以為苦難是別人所造成,但真正的敵人是自己的內在的煩惱與恐懼。所以就製造了假象,我沒有輸,是我不想努力而已。

但真的察覺到這些痛苦,才代表自己活在真實之中,如果依然認為自己只是不努力,這種不願痛苦的做法,只會讓我自己活在想像。

造成壓力的不是壓力源,而是壓力。同一件外在壓力源,因為心中想法不同,轉化的壓力也不同。「外在刺激和我們的回應,存在同一空間,在那個空間哩,我們有能力選擇回應方式。成長與自由就存在我們的回應之中。」-維克多.弗蘭克

Make a difference

這句話又在我心裡迴響了起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