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书日記|《象與騎象人》

Nishinoaki
·
·
IPFS
·
大象不是人,但人卻是大象?

我看的很多書都是在早年被朋友推薦過,但是一直沒看,現在時過境遷,反而讀起來有一種幸好是長大才讀的feel。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同時在閱讀《成癮》,發現雖然討論的主題看似不一樣,如果從生物性上來看,它們都是相通的。我覺得理解了這些身心靈運作的本質,或許對於讓自己變得更好會有相對性的好處。當然如果作為專業心理學書籍而言,《象與騎象人》不算事那種非常嚴謹完美的書,更像大家常說的通俗讀物,可能過分引經據典加之點到為止,但併不妨礙它作為一本入門書籍,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足夠。這本書是由喬納森·海特所著的,於2012年出版,深入探討了人類心理的復雜性,特別是我們的情感和理性思維如何相互作用併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話題涉及作用原理及實際運用,也探討了個人成就和情感等相關議題。

在書中,海特將人的心理比喻為一頭大象和它的騎象人。大象代錶我們的情感、直覺和本能,它們強大而難以控制,常常驅使我們做出決定。而騎象人則代錶我們的理性思維,它試圖引導大象朝著正確的方嚮前進,但往往力量有限。海特通過這個比喻,解釋了為什麽人們在面對道德睏境、政治分歧或其他復雜問題時,會做出看似不理性的選擇。他認為,雖然理性思維很重要,但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的情感和直覺才是主導我們行為的關鍵因素。雖然我很抵觸人的生物屬性這個事實,但是聯繫到在《The inner game of Tennis》(也提到過關於自我1和2的事情)和《成癮》中提到的多巴胺的物質的作用原理,會發現這些書其實都在討論,怎麽順應我們身體的自有屬性去實現生活的理性目標,我覺得它們其實都在說這麽一件事。

作者說:騎象人無法在違背大象本身意願的情況下命令大象。如果單靠意誌力,控制化繫統是很難打敗自動化繫統。控制化繫統跟一緊繃便疲憊不堪的肌肉一樣,很快就疲軟無力,舉白旗投降。而自動化繫統則是無須費力且全年無休地自動運轉,一旦妳了解刺激性控制的力量,就可以改變環境中的刺激,避開惱人的刺激來源。因此在書裏他介紹了很多“讓人過得更舒服一點”的技巧,以及所謂馴服大象的方法。因為內容多且雜,也很難按主題強行進行總結,我打算按照自己的筆記和反省形式來進行匯總。書裏很多內容大多可以深度拓展成為一本獨立的書,所以也會有人說作者的寫作太淺顯而無深度,甚至有時候缺乏例證。此類通俗讀物一方面可以說是所謂的心理學科普,但是更多時候其實是走療愈路線的,讀完不要希求學到太多太深的東西,至少妳的心得到某種安定就已足夠。

獲得平靜的方法是拋棄執念

作者在書中提到佛教及斯多葛學派教誨我們:追求身外之物,或強求世事如己所願,最後只是一場空。人們大部分的煩惱都來自於對外物的索求,而外物是瞬息萬變的,從不穩定的事物上追求穩定必然容易受到挫摺,所以作者說幸福只能內求諸心,斷除對身外之物的執著,對一切採取接受的態度。這個外物,包含人事物,任何讓自己瘋狂的東西。所有的著迷和心理依戀就像在賭輪盤一樣,是別人在轉輪盤操控這場賭局:越沈迷其中,就輸得越慘。唯一的制勝之道就是,離開賭桌。妳放棄贏的快樂的同時,也放棄了輸的痛苦,而後者絕對高於前者。好比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說:“不求事如己願,但求凡事順乎自然,如此人生就會順遂自得。”

以上是在書中闡釋的相關觀點,也不是什麽很新的東西,相信大家也早有耳聞,而且在書中配合了具體的改變方便,所以看起來非常合乎情理。由於看了太多類似強調此類觀點的書,以至於我覺得執念是無法被拋棄的,從字面意思來說就不能。所謂的離開賭桌也是需要非常強大的勇氣和心理能量的。而世人大多都喜好追求身外之物,如果讓大家尋求內在,那裏常常是空的。所謂的冷靜和自得,都是背離大象本性的作為。如果按照終局都是一場空來看,做任何選擇是不是都算一種順其自然?(當然這樣有一點命運論顯得很不積極。但是我想錶達的是,對於妳來說最重要的,就去追求,到點了都會有結果,甚至不追求也是一種追求。)

互惠?——為了免除損所以先損失

可以想象一個天平,“如果妳平白無故得到好處,一方面妳可能心中暗自竊喜,但另一方面妳心裏的大象——自動化處理繫統,就會伸手去拿皮夾,掏出錢來給對方,然後時常以更大的福利回饋對方。”或者說如果妳主動進行讓步,對方就跟會著讓步。在金融交涉中,那些先提出極端苛刻的條件然後再往後退讓一步的人,會比那些一開始就提出合理條件之後便不再讓步的人,更容易完成交易。人雖然大多無法心安裏得獲得好處,但是能很快學會利用這點得到好處。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都是為了得利。而健康的關繫來自平衡的施與受,尤其是適當地互送禮物、互相幫忙、互相關心、互吐心聲,都是培養彼此關繫的重要技巧。只是關繫很難用利益權衡,可以想見的是一段關繫從來都是以某一方的虧損來維持,這個虧損過程是動態而變動的,因此從錶面看就實現了平衡。

何為“真愛”?

愛情裏的激情是讓人感到愉悅而又上癮的物質,畢竟多巴胺就是戀愛作用產生的源動力之一,因此,如果激情是一種毒品,那麽它的力量一定會有消退的一天,沒有人可以永遠處於亢奮狀態。相對於激情,伯斯契特與沃爾斯特對友愛的定義是“一種我們對與自己的生活緊緊糾結在一起的人所產生的感情”。 如果說我們用火來比喻激情,那麽友愛就像是不斷生長、糾結纏繞的蔓藤,逐漸將兩人聯結在一起。

愛侶中總會有人先察覺到激情消退的變化。就像有一天妳從夢中醒來,看見妳的枕邊人在流口水一樣。就在妳恢復神智的那一刻,清醒過來的愛侶會看到自己之前沒有發現的缺點。我們心中的至愛不再令人崇拜,“喔,我的天啊,”、“魔法消失了——我不再愛他了。”如果此時人受制於真愛的迷思,她甚至會想與對方分手。畢竟一旦魔法消失,那就不是真愛了。不過,一旦真的結束兩人的關繫,也有可能做出錯誤的決定。有時候分手併非良策,如果戀人能堅持下去,讓彼此有機會培養出友愛,他們可能就會找到真愛。 我相信世上有真愛,但它不是永遠不熄的激情。真愛,是兩人之間堅定共許的強烈友愛,輔以一些激情,這是一種能支撐起堅實婚姻的愛情。

在《親密關繫》裏有更深入的闡述,對這部分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拓展。

滿足就是幸福?

塞利格曼依據希斯贊特米哈伊的研究成果,將愉悅及滿足感做出清楚的區分。愉悅有很強的感官和情緒成分,如食物、性愛、抓背及微風輕拂等帶給我們的歡愉,滿足感則是我們全心投入、發揮所長,到達忘我境界的感受。愉悅必須有所節制,否則就無法維持原有效果。一個下午就吃一大筒冰激淩,新買的CD馬上連聽10遍,這種不知節制的行為很快就把我們的胃口破壞殆盡。滿足感就不同了,滿足感會不斷鞭策我們,挑戰我們的極限,逼迫我們使盡全力發揮潛能。我們通常是在完成、學會某事物後,心中會感受到一份滿足感。一旦進入“心流”的狀態,再難的工作都會變得像不費吹灰之力般輕鬆。因此要想獲得幸福,就需要多做容易有滿足感的事。

心理學家索尼亞·柳博米爾斯基(Sonja Lyubomirsky)、謝爾頓(Ken Sheldon)以及施卡德(David Schkade),檢查手上所有的證據後發現,影響一個人幸福與否的外在因素基本上可分成兩大類——個人本身的生活條件,以及個人選擇的自發性活動。自發性活動主要是指是出自個人選擇的活動,如冥想、運動、學習新技能、放假等。這些自發性活動通常都容易讓人進入“心流體驗”之中。心流體驗的關鍵在於,這是一個能讓妳全心投入的挑戰,妳也具備面對這項挑戰的實力;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每進一步,妳馬上就得到回饋。

懷特稱此為“效能動機”(effectance motive),他將其定義為人內心想通過與環境互動,進而控制自己的環境,以發展能力的一種需求及沖動。效能幾乎跟食物和水一樣,都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需求,但是效能需求不像饑餓那樣屬於匱乏性質的需求,饑餓這種需求只要滿足之後,就會消失幾個小時,之後再出現。懷特認為效能需求一直持續出現在我們生活之中:面對環境,意味著我們得逐漸改變自己與環境間的關繫。因為過程中沒有明顯的高潮,所以我們只能在一連串互動關繫中通過行為來尋求滿足,而不是以達到目標來滿足自己,也就是說,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幸福之道在中庸

綜合作者探討的各種議題,本書最後提出來的幸福假設是:“幸福之道在中庸。幸福不是我們能夠直接找到、獲得或實現的東西,必須先具備一定條件,然後再耐心等待。有些條件在自己本身,比如個人性格的不同層次及部分的連貫一致,有些條件則在自己與其他事物間的關繫:就跟植物需要陽光、水及土壤才能成長、繁茂一樣,人需要愛與工作、全心投入,人也像蜂群一樣,能從群體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義感。”雖然是不同的書,但是意外地看了很多心理學相關的數據之後,都在說穩定、平靜或者中庸之道所帶來的幸福。而且都同意稱之為較為穩定而恆定的幸福,所謂平平淡淡就是真。看起來最簡單的東西或許反而最難實現,若能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或許就能意識到自己因普通而幸福了。畢竟就像由友誼聯結的關繫一樣,當把時間維度拉長,平緩而長久的比率,總是比那些陡然上升下降或者斬斷的線看起來要更恆久。但,此刻的話卻認為,人生也可以大起大落,對於追求刺激的人來說,在巔峰結束可能也很酷,不過60歲的我應該不會這麽說。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