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食物的反思
自小家裏便教我要「有衣食」,不可浪費食物,要把碗中的飯都吃乾淨。
家裏還說,非洲很多人都沒東西吃,我們如果把食物丟掉,實在是太過份了,不懂珍惜的人會折福,將來會沒飯吃。
由於家裏強烈的品德教育,我從小便養成了不浪費的習慣。
我們全家都胃口小,外出吃飯會少叫一個餐,大家分來吃,以免吃不下;又或者把吃剩的打包帶走。但有時候情況不方便打包,我便會盡量勉強吃完,之後就胃部不適。
有時吃到味道有點奇怪的東西,或在自助餐夾了食物後發現不喜歡吃,我都會迫自己吃完,然後整天噁心。
但我無法容許自己吃剩,那伴隨的內疚和恐懼感實在太大,怕對不起還在捱餓的人,怕將來會有報應。
最近一次,我在中午買了一個飯盒,但放久了才吃。吃的時候,明明食物味道沒變,但卻總有一種噁心的感覺。但我本著不可浪費的精神,勉強自己把飯盒吃完,然後便開始腸胃炎,肚子一抽一抽的痛,並在黃昏開始拉肚子,到晚上才緩下來。
那刻我真的很後悔迫自己把飯盒吃完,身體明明已經明確地告訴我不要吃,我卻還堅持要吃完!真想回去把當時的自己揍飛!
隨著我這幾年的身心靈學習,我慢慢學會聆聽身體。不想吃的東西,就代表身體不想要。我還觀察到,無論是我自己還是孩子,如果吃的中藥是對症的,感覺會不太難吃,甚至覺得好味。但如果是不對症的,就會覺得特別難吃。
孩子還小的時候,食物都是大人準備的,所以不存在「亂點食物又不吃」的浪費問題。但很多時孩子沒吃完便說飽了,大人就偏向會說「只剩很少,把它吃完罷,別浪費」
其實如果我們飽了,證明消化系統已經不想再處理額外食物,再勉強吃的只會對身體造成負擔,最終也未必會吸收到,吃了也只是浪費了氣血去把多餘的食物排出體外,搞不好還會積聚脂肪甚至引發腸胃炎。
換言之,多出來的食物,無論是被吃與否,其實都不為身體所用;反而勉強吃了,是浪費了身體的健康。 而且其實所有東西都是一個能量循環,在大自然中,沒有東西是垃圾,所有東西最終都可以被泥土吸收成養份,所以終極來說,在廣義沒有「浪費」一說。
而在狹義中,「浪費」是指我不想要,但別人想要,但我把東西丟掉都不給別人。但如果我吃剩的,跟本沒有人想要,我也無法把吃剩的送到捱餓的人手中,那「浪費」在狹義中也不成立。只要我們不是故意明知自己沒可能吃完也亂點餐,然後把食物丟掉,那其實並不是浪費。
另外我還觀察到,我的子女有時會只吃餸,有時卻會只吃飯。在他們只吃餸的日子,我們不斷的催他們吃飯,怕他們不夠熱量;然後在他們只吃飯的日子,我們又不斷催他們吃餸,怕他們不夠營養。後來我覺得孩子的成長是有週期的,亦有可能是跟當天的活動有關係,某些日子他們會較需要熱量,有些日子他們會較需要其他營養,然後就會自己選擇當時最需要的食物。
如果我們能相信孩子,也讓他們相信自己的身體,就能在吃飯問題上少很多角力,也能讓孩子長大後都能一直安心的跟著身體需要去進食,不會像我一吃剩東西便內疚半天。
🙌🏻請支持我 與我攜手推動世界更和諧有愛❤️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