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的上帝
[水巷閒思]梅蘭美德收信後置之一笑,不以為然。認為那封信不過是一場偽善的表演,此外無他。兩日後,拉比兼猶太哲學家卡多佐(Nathan Lopes Cardozo)於《以色列時報》(The Times of Israel)上刊出一封致瑟法迪拉比的公開信,嚴詞讉責瑟法迪的行徑,批其褻瀆神名(חילול השם, chillul hashem)兼令正統猶太教蒙羞,籲當地教會領袖予以糾正。他亦在信中指出前以色列首席拉比赫佐格(Yitzhak HaLevi Herzog)早就釋疑,驅逐斯賓諾莎之令僅於其在世之時生效。
十二月一日,當地教會領袖敏柯(Michael Minco)及雪里弗(Emile Schrijver)致函梅蘭美德,澄清瑟法迪的決定並未經長老會同意,且拉比實無權私自宣布他為「不受歡迎的人」(persona non grata)。而兩人認為梅蘭美德的拍攝申請完全合符常規,故歡迎他自由出入。據聞與此同時瑟法迪亦去信向梅蘭美德道歉,但梅蘭美德卻說他從瑟法迪處收到「新的惡言」(fresh maledictions)。
至於當年斯賓諾莎為何遭猶太教會驅逐呢?由於可供重組斯賓諾莎生平的檔案不多,此事尚存疑點。
其雙親本居於葡萄牙,為逃避猖獗的異端裁判所而遷往荷蘭阿姆斯特丹,並於一六三二年誕下斯賓諾莎。斯賓諾莎遂成長於當地的猶太社區,接受傳統的猶太律法教育。二十出頭喪父,遂綴學經商。二十三歲即一六五六年時,當地猶太教會正式下令驅逐斯賓諾莎,唯詳列驅逐理由的文獻經已散失。現存檔案中,有一份以葡文寫成的摘要,透露當時猶太會堂長老會指控斯賓諾莎言行邪惡,斥他傳播異端信仰,而據知當時的斯賓諾莎尚未出版任何著作。相傳他隨即撰文一篇,闡述他為何不能同意猶太教,也許即日後《神學政治論》(Tractatus Theologico-Politicus)一書的濫觴。他更從此改用拉丁文名「Benedictus」自稱,取代源自希伯來文的「Baruch」,以表割席。
此外尚有旁證一則。一六五九年時,修士索拉諾(Tomás Solano y Robles)及軍官佩雷斯(Miguel Pérez de Maltranilla)於馬德里受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審訊。兩人均供出曾於阿姆斯特丹與一干信仰可疑的人等頻繁聚會,成員包括傳教士普拉多(Juan de Prado)及青年斯賓諾莎。據稱,普拉多與斯賓諾莎皆因背棄猶太律法而遭猶太教會驅逐,且兩人皆主張靈魂可朽,而上帝只能如哲學所證般存在。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