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活在各種生活的可能性中:讀《做書的人》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
「出版業寒冬已至」、「出版產值雪崩下滑」、「連年萎縮的出版慘業未來在哪?」​這類聳動標題近年不時在新聞報導中閃現,讓人感覺出版正苟延殘喘,逐步成為一種僅供人憑弔的夕陽產業。​或許不遠的將來,有一天人們看到書本,會像現在的年輕人看到錄影帶一樣,感受到一種懷舊又不知所以的新奇。書本會如錄影帶成為古董?或者如黑膠唱片成為小眾精品?出版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這似乎是每位出版人最該回頭認真審視的時代。​
(圖片提供:逗點出版/攝影:廖建華)

文|劉霽(一人出版社社長、譯者)

「出版業寒冬已至」、「出版產值雪崩下滑」、「連年萎縮的出版慘業未來在哪?」這類聳動標題近年不時在新聞報導中閃現,讓人感覺出版正苟延殘喘,逐步成為一種僅供人憑弔的夕陽產業。

或許不遠的將來,有一天人們看到書本,會像現在的年輕人看到錄影帶一樣,感受到一種懷舊又不知所以的新奇。不過同樣已是懷舊物的黑膠唱片,近年似乎可是掀起了另一種流行。

書本會如錄影帶成為古董?或者如黑膠唱片成為小眾精品?或是狀態屹立不搖?眼下尚難定論。但撇開書本作為媒介的使用與需求不論,出版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出版實際上在做什麼?這似乎是每位出版人最該回頭認真審視的時代。畢竟就算不想審視,銷售與庫存數字恐怕也會逼著每個出版人要好好審視。

而此時,逗點文創結社這本輕薄短小的《做書的人: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出版了,為出版人提供10種不同的角度審視出版本質。

➤看看別人怎麼做

不同於幾本可歸於同類的出版品,如近期推出的《一人出版:做自己想做的書,從企畫、編輯、印製到行銷的完全指南》(遠流)偏重實務操作層面,或之前同樣描述韓國獨立出版經驗的《鄉野間的幸福出版:山鷹出版社的釜山生存記》(游擊),《做書的人》一書完全是由台灣團隊策畫執行,帶著台灣的問題與視角採訪韓國獨立出版人,卻意外地少了許多實務操作層面的分析,展現出更多出版與生活之間的連結,從而帶出了看來不可思議的副標題:「快樂的生存之道」。

在舉世同樣衰退的出版市場中,還能高談快樂嗎?又要如何快樂?

全書發想企畫的總編輯陳夏民自陳,此書的誕生,是因為「想要走進首爾出版人的辦公室,去看看他們怎麼做事。」這可說帶有些許偷窺意圖的(不良)動機,或許正讓此書因而呈現出與其他關於出版產業書籍不同的氛圍。

韓國一頁出版與《做書的人》團隊陳雨汝、陳夏民(圖片提供:逗點出版/攝影:廖建華)

全書以相同的題綱訪問10家出版社,除了「通路與市場」、「行銷策略」、「銷售狀況」、「紙本與電子書」等實際經營層面的問題,亦有「開出版社前與後」、「看報表的心情」、「解壓與療癒」、「隨身小物」這類心情分享。甚至連「想一輩子做出版嗎?」這大哉問都直球拋出。

每一題都可感覺得出來是採訪團隊端出自身所面對的疑惑與好奇,誠摯地與韓國出版人討教,因此也讓此書不僅僅是一本韓國獨立出版的介紹分析,在短短篇幅中更流露出內心私密交流與分享的味道(不得不讚嘆陳夏民精準而深入的偷窺術)。《做書的人》於是滿紙人味,書是他們與世界往來的媒介,而做書與生活其實是分不開的。

書中不只一家出版社提到出版工作和個人生活無法區隔,實為同一件事,甚至連時間與記憶都是隨著出版而流動:「日程計畫的估算單位是雜誌的期數,生活事件的記憶方式不是某年某月,而是哪一期的電影。」電影雜誌《三稜鏡》的主編柳真善就這麼說。

➤出版也是一種生活的面貌

而有些出版社的出版物更是本就聚焦在生活之上,如每期以主題句「你⋯⋯」起頭的問句作為主題,傳達的主要內容就是「日常」,與讀者分享如何過日子的《概念誌》;或者以「在地店家」為主題、「未滿三年」為系列軸心,實際走訪店家心路歷程的《Broadcally》,都是將實際生活經歷與感受化為出版物。

亦有出版社如「春日警鈴」,成立的契機是為了回應韓國社會的厭女犯罪案,「動詞出版」以推動酷兒議題為宗旨,都將出版作為一種行動理念在實踐。這方面,以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其中第二條提綱「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為名,專做左派書籍的「第二提綱」,或許在出版物與個人生活上都實踐到了極致。

在出版與生活如此緊密結合的情況下,許多經營層面的問題似乎都被轉化為生活層面的問題了。多家出版社都在市場、行銷、銷售等問題上輕輕帶過:沒有特別的行銷策略,而是依書的本質與做書人的個人特質去做相應的行銷;銷售數字不太放在心上,純粹將書做好,以書去尋找志同道合的讀者;銷售上量力而為,但最重要的是要有趣。

這是書中很多出版人共同的態度。這不代表這些出版人忽視現實問題,而是眼光放得更遠一些。如同《概念誌》的發行人金才珍所言:

「我們想把目光放到出版市場以外,看得更寬廣些。我們做的書也就是一萬或兩萬韓元(約新台幣240~480元),我們思考的不是這一、兩萬元的書是否能賣得好,而是一、兩萬元還能做什麼?一、兩萬元可以看電影、聽音樂,或者吃頓飯,消費者為什麼要花這些錢買書呢?

我們的視線聚焦在人的喜好——什麼東西賣得出去?書的優勢是什麼?消費者為什麼要把錢花在我們的書上而不是其他方面?我們經常這樣自問。我不太在乎大家說出版景氣多糟,只想做好我們的產品。如果書店上架賣不好,那麼可以擺攤,擺攤再賣不好,就再想想別的辦法。我們專注於如何好好呈現《概念誌》。」

韓國《概念誌》發行人金才珍(左)和總編輯金京熙(圖片提供:逗點出版/攝影:廖建華)

出版工作如此內化到生活之中,那生活豈不是只有工作?生活不會全然被出版工作吞食嗎?每位出版人對於生活的平衡都有自己一套方式,有人散步、有人吃美食,有人玩音樂,印象深刻的是有許多出版人投入運動:

「談到壓力,我是這樣想的:生活中欠缺的部分必須設法去填滿,這是我喜歡運動的理由。出版工作很難設定競爭對手,而書籍從問世開始的整個過程中,目標設定也不容易。我的設計師或從事藝術創作的朋友也是這樣,缺乏明確的數據時會感到焦慮,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就像導航收不到訊號一樣。為了避免陷入這種不安,我們需要維持平衡。像籃球三對三,會有對手、可以一分高下。這就是為什麼我最近常勸周遭的人要運動,因為獨立工作者,比較不會和人直接碰撞,也沒有分數衡量。加上出版沒有絕對的輸贏,也沒有明顯的敵人,但投入一、兩個小時來場比賽立刻就能感受到。」

「一頁出版」的金泰雄這麼說,可以看出他對工作與休閒之間的關係有也多麼深刻的思考。此時工作可以說與生活融為一體,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飯一樣,出版人思考的是怎麼吃得均衡健康,而不是要吃得多好多豐盛。至於常與工作綁定的所謂個人成就與自我實現,在此都似乎不存在。

因此,「快樂的生存之道」就呼之欲出了:平衡的生活、強健的身心、對出版深入思考後所抱持的理念,正是這些出版人面對在下滑的市場中並沒有苦苦掙扎的原因。

「看報表嘛,既然數字不會按照我的意願走,那我也不會放在心上。無法掌控的事情,不會讓我有壓力。夏民最初從事出版時,應該也不是因為有人認識他,但他仍然出了書。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在於是否在做想做的事。沒有名氣、沒有政府補助也不會讓我因此不出書——當然能得到補助也會很感激。我不會執著於數字,偶爾或許會感到惋惜,但還是得繼續往前,為了做到這點,心理必須強大,身體也必須強健。」

—金泰雄,《做書的人》


➤思考出版的初衷

但韓國是一個如此集體高壓與體系僵固的社會,在做韓國小說《你的4分33秒》(一人)時,就能清楚感覺到韓國社會對成功的壓力:考不上好大學,進不了大企業,就會被視為為魯蛇,被社會集體排擠到邊緣。就連要成為作家,都要通過既定的路線,獲得文學獎,得到出版社邀請,才能正式出道。

在這種社會系統下,要離開主流路線做獨立出版,想必更需要超乎常人的意志。或許正因為如此,韓國的獨立出版人似乎都經歷過激烈的自我辯證和現實拷問,於是生存下來後都同樣帶著一種雲淡風輕的從容。

台灣社會的壓力似乎沒有韓國大,對成功的定義似乎也比較開放多元,但不知是否正因如此,反而讓人少了些動力去深刻思考關於工作與生活上更本質的問題。在出版產業下滑的今日,若仍將出版與個人成就或自我實現掛勾在一起,失望與痛苦恐怕就難以避免。

《做書的人》在此提供出版人一個回頭審視出版與生活本質的契機。出版究竟是什麼?透過出版我們能得到什麼?日復一日的生活又是什麼?這答案肯定不只10種(據說此書續集製作已在進行中),台灣出版人必然也有各式各樣完全不一樣的答案。當我們有一天能想得透徹,「想一輩子做出版嗎?」這個問題似乎也就沒那麼龐大,答案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

「我活在『可能性』之中。」今時今日身處四方做書的人,我們彼此共勉。●(原文於2024-08-28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做書的人:
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

作者:陳雨汝、廖建華
出版:逗點文創結社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陳雨汝

韓語教學時是烏魷(現在有點後悔當初亂選字),翻譯或寫作時是陳雨汝。寫過旅遊書和語言學習書,翻譯過小說、漫畫、字幕以及無數文件。

攝影者簡介:廖建華

獨立影像工作者,曾入圍一些影展,也出版過電影專書,新片緩慢製作中。

數年前從韓劇入坑,現則是K-pop音源粉,這次採訪後愛上馬格利酒。

企劃者簡介:陳夏民

桃園人。桃園高中,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創作組畢業。曾旅居印尼,現於故鄉經營獨立出版社comma books。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