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香港的文化身份﹕讀《不離地藝評》
文:小西
本地著名藝評人與策展人何慶基的《不離地藝評﹕何慶基剪報集一九八〇—一九九〇年代》(以下簡稱《不離地藝評》)終於於今年年中出版。雖然《不離地藝評》選輯了何慶基上個世紀八〇、九〇年代的藝評文章,但至今相隔二十年,集中文章現在讀來絕不過時,跟當下仍有不少對話的空間。當然,站在歷史的角度看,上個世紀的八〇、九〇年代還未算真正的「過去」,是尚在進行中的「當代」的一部份。
八〇、九〇年代的文化政治
《不離地藝評》將集中文章分為「去舊迎新,藝評介入」、「八九前後,在香港看中國」、「不是『館長』,專業策展的意義」、「一九九七,文化政治」、「搭建未來,文化政策的必要」等五輯,呈現了何慶基早期藝評寫作的關懷的五個主要面向,也讓後來者有機會一窺香港八〇、九〇年代的文化政治的面貌。雖然何慶基是我的前輩,早在上個世紀八〇年代中期已在藝評與策展這兩個領域大展拳腳,但回頭看,他也算是我的「同代人」,同樣厠身香港主權移交的過渡期的文化政治當中。
回顧香港八〇、九〇年代的文化政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要數九〇年代初以來,隨着香港主權移交中國逼在眉睫,香港人對獨特文化身份的熱烈追求。作為香港過渡期期間香港藝術中心的展覽部總覽,何慶基在〈香港—尋找身份的展覽策劃歷程〉中回顧了他由1991開始所推出的「香港文化系列」,從中指出他是如何透過檢視香港的視覺文化,介入香港文化身份的界定與確認。在1989年六四事件的陰霾下,「香港文化系列」自然擊中了當時活在強烈恐懼香港可能被中國大陸「以大吃小」的香港人的心靈,令展覽本身辦得頗為成功。在一九九〇年代中期舉辦這系列的展覽,在香港觀眾的心目中,訊息相當清楚﹕「不錯,我們是中國人,但我們跟中國大陸的中國人,是非常不同的。」
香港文化的無根性
近年「本土派」抬頭,現在回頭看,我們實在不難在何慶基的專業策展與藝評寫作,尋找到香港過去四十年文化身份建構的濫觴,何慶基在「香港文化系列」中一手捏造出來的,代表了香港文化身份、傳說中的半人半獸族群「盧享」,亦早已成為新一輪興起的本土主義的圖騰。話雖如此,對於香港文化身份的建構,何慶基卻時刻充滿了高度的自覺與反省。早在上一個世紀末,何慶基已提醒我們別忘了,除了漢族以外,香港還包含了其他種族的「香港人」(例如印度人、歐亞裔人)。他們不少在香港已生活了許多個世代,所以我們在嘗試鞏固一種相對於中國、專屬於我們的獨特文化的同時,也別簡化了「香港」的複雜性與多樣性。何慶基認為,香港之獨特性,正正在於它的多樣性。但事與願違,香港文化過去二十多年來的發展,正正往何慶基所憂慮的方向發展﹕隨着中港矛盾昇溫,香港人愈來愈意識到自己的獨特存在時刻受到威脅,我們對「中國」的怨憎與排斥,可謂與日俱增。
當然,何慶基也承認,在強勢的文化面前壯大與捍衛自己,文化是重要的,但偏執於一種獨一無二的文化,卻可以是災難性的。何慶基認為,作為貿易港與難民中心,香港文化的無根性所造就的強大開放性與適應力,對於能否保存香港文化的活力與獨特性,卻生死悠關。但問題是,多年以來,香港文化的無根性也造就了香港人在政治上的冷感,並沒有生成一種足夠強大、令香港人希望真正當家作主的主體性。正如文化評論人羅永生所精準地指出,文化身份並非主體性的必然保證。或許,在新時代文化政治的格局下,我們更需要反思我們所曾經津津樂道的香港文化的無根性,更需着力的是如何在文化上連結不同的香港人,而非僅僅強調香港文化的開放與多元,希望藉此由香港的獨特文化身份生成出真正的主體性。
作者為文化評論人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