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articles31634 words
28 articles31634 words

獨立書店文藝復興

會發「開書店夢」的人,總會有一兩個在附近。但開書店能成為風潮,倒是近來的事。

國家的「文化任務」

林鄭月娥在特首即將屆滿前提出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卻似有重大的「國家任務」

香港需要官方以外的表演場地

我們需要更多像「城市劇場」那樣的非官方劇場

「紅線」下的香港書展「新常態」

去年因為疫情未定而停辦一年的香港書展終於在7月14日開幕,也是「國安法」實施一年後首個書展。雖然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向傳媒稱,香港書展是自由平台,將不設任何審查,書商仍擁有出版自由,但他同時提醒所有參展商需遵守香港法律。如果接獲有關參展單位的投訴,貿發局將交由報刊辦進場巡視或要...

誰的「宜居城市」?

文﹕小西 從本地文化發展的角度看,今年的「施政報告」有一點頗值得注意﹕自2017年以來被納入《施政報告》的「建設宜居城市」施政範疇,今年終於伸展至港島南區的發展。正如兩年前我曾經在本欄撰文指出(2019年1月16日),林鄭月娥自2017年出任特首以來,便把建立「宜居城市」納入其《施政報告》施政目標之一。

疫情下表演藝術的危機與未來

文﹕小西 最近,前西九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久休復出,先後在中港台不同平台發表了〈瘟疫可以是「危」也可以是「機」 這隻黑天鵝加速「新常態」的降臨〉(《PAR表演藝術雜誌》2020年7月號)、〈讓觀眾飛翔 「雙線劇場」的初步構思〉(《廣東藝術》雜誌2020年第4期)、〈全面記錄時代...

尋找香港的文化身份﹕讀《不離地藝評》

文:小西 本地著名藝評人與策展人何慶基的《不離地藝評﹕何慶基剪報集一九八〇—一九九〇年代》(以下簡稱《不離地藝評》)終於於今年年中出版。雖然《不離地藝評》選輯了何慶基上個世紀八〇、九〇年代的藝評文章,但至今相隔二十年,集中文章現在讀來絕不過時,跟當下仍有不少對話的空間。

在消失之前,以詩銘刻所有

「我們沒有忘記 在那些眼淚之間 我們用紙重新打造 我們的神像 讓廣場的氣味 汗水、血跡、耳語 為我們打開 回家的路 重聚」 ──〈神像〉 「請不要說,愛就是虛無 在我們的身前,在我們的身後 在虛無中說愛從來沒有實現 說我們從來沒有遇見 在日子到來之前 ...

人血饅頭

近年,香港人很喜歡指責別人「吃人血饅頭」,意指有人借別人上位獲利,代價卻由對方一方承受。「人血饅頭」語出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藥》,小說描寫了革命者為革命流血犧牲,他們的鮮血反被無知迷信的人做成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最後,主角老栓的兒子並沒有因為吃了人血饅頭而把癆病治好,病重身亡。

深不可測的動物

小西 讀畢謝曉陽的新著《馴化與慾望:人和動物關係的暗黑史》,有意猶未盡的感覺。謝曉陽本身是動保運動組織者,《馴化與慾望》一書結合文化史、思想史與運動論述,最終也是為了動保運動服務,本也是無可厚非。《馴化與慾望》一書以「馴化與慾望」為主題,嘗試把人類和動物幾千年關係歸結為慾望伸張...

泛政治化年代的藝發局選舉

小西 新一屆香港藝發局(以下簡稱藝發局)藝術範疇代表藝術範疇代表提名推選,結果近日終於塵埃落定,藝術行政、藝術評論、藝術教育、戲曲、舞蹈、戲劇、電影藝術、文學藝術、音樂與視覺藝術等十個藝術範疇的業內人士透過三年一度的「選舉」,終於選出了各自的業界代表,為藝發局未來的文化政策方向掌陀。

六月

六六月小西 六月有久違了的煙霧 這裡的人太忙了 在白茫茫的幽閉中 終可放聲痛哭 重複的氣味 淚水濺地 此起彼落 匯集成親密的海洋 細語流動 有時慢如和風 有時激動如河 有時卻凝結如冬 有人走了,沒有回頭 呼喚着另一個走了的人 暮然回首 然後擁...

黑旗

紅旗緩緩下降 停在半空 變成了 黑夜的顏色

6430

燈光突然熄滅 蟬嗚响遍廣場 一點點的昏黃 潮濕裡有腥熱 人群默默無聲 穿過了江河水 在一片燭光中 回頭看見了我

方凝﹕大灣區時代的香港文化

西九戲曲中心 最近,主宰了全港近八成書籍流通的聯合集團決定把書籍發行倉庫搬回內地,震撼了香港整個出版界以至文化界。該集團旗下負責書刊物流業務的「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下稱「聯合物流」)近日通知本地出版商,它們原本位於大埔的倉庫,將由今年第三季起搬到廣州南沙萬頃沙鎮的迪安路保稅加...

《漫遊者小王子》的性別批判與流亡者的存在美學

終於讀完《漫遊者小王子》,現在簡單整理一下書的主題以及我初步的想法。《漫遊者小王子》首先是一個關於漫遊者/流亡者的故事與故事分析。《小王子》中的小王子是個漫遊者,《漫遊者小王子》的作者卡密則透過閱讀與分析《小王子》,思考自身的流亡者身份。有趣的是,《漫遊者小王子》不單分析《小王子》,也同時交織着「她」(作者?)跟CC的親密關係的故事,而「她」跟CC的身份正正是流亡者,比對作者在現實中的流亡者...

宜居城市與文化政策

林鄭月娥自2017年出任特首以來,便把建立「宜居城市」納入其《施政報告》施政目標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過去散見於《施政報告》中「經濟」(創意產業)、「環保和保育」(自然保育及歷史建築) 、「文康及市政」(文化及體育)...

重新界定「香港論述」

早前曾出版支持佔領運動書籍的小型出版社上書局稱,自去年十二月始,遭三聯、中華、商務等(簡稱三中商)本地三大書局的中資母公司聯合出版集團大批退書。消息一傳出,全城嘩然。此外,網上媒體「立場新聞」也曾有報導指出,聯合出版集團旗下的「三中商」一直冷待支持雨傘運動的書籍,入貨量較「正常情況」為少。與此相對,近日出版的幾本「反佔中」書籍,卻在三中商被放到當眼的位置。於是,全城剎時間興起了一場「反壓制言...

賴朗騫﹕冷眼熱心旁觀城市詭異

...

自由﹕記劉霞獲釋往柏林後

無法回家只能在放逐中得到自由甚麼是自由?依從自己的意願想甚麼時候起來便甚麼時候起來?挑選自己愛喝的咖啡?每晚在河畔尋找熟悉的記憶?但那裡沒有人床的另一半是空的就像頒獎禮上那張等待他歸來的椅子那裡甚至沒有泥土自由然後便再沒有家10072018 劉霞獲釋往柏林後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