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廚師的角度看灌湯餃

呂嘉俊
·
·
IPFS
·
從小到大跟家人上茶樓,灌湯餃都是一款不敢叫的點心。它價錢高昂,長期列於「頂點」或「特點」,有高不可攀的意味。
湯浸餃的版本如今最流行,始終比較容易做。(圖片來源:*CUP媒體)

原文刊載於*CUP媒體

從小到大跟家人上茶樓,灌湯餃都是一款不敢叫的點心。它價錢高昂,長期列於「頂點」或「特點」,有高不可攀的意味。

後來真正嘗過灌湯餃,試到餃在湯中的鮮味,自此記憶猶新。但出來工作後,晴天霹靂,原來過去吃到的灌湯餃並非傳統款式,那種湯浸著餃的吃法絕非正宗。灌湯餃本來是以餃皮包著湯汁,蒸的時間控制得宜,吃時只需拿著不銹鋼托,置在碗上,刺開隆隆脹起的餃皮,就是濃郁餡汁。吃餃子皮的煙韌,嘗清甜上湯,還有豐盈餡料。好些人會加紅醋,令人聯想到酒宴的翅湯。

香港如今還有不少地方能吃到這款舊式灌湯餃,像陸羽茶室、北角鳳城酒家、尖沙咀的滾得棧。我問過滾得棧負責點心的文龍師傅,為甚麼今日大家都不願意做傳統的灌湯餃?他開宗明義說出重點:這個做法有太多變數,剛剛蒸出來的湯餃,最佳狀態只能維持數分鐘。

文龍師傅改良了灌湯餃的餡料,以海鮮為重。(圖片來源:*CUP媒體)

或者先了解傳統灌湯餃的做法:將熬好的上湯,加豬皮膠清燉,燉好後放涼,待湯凝固再混入蝦、豬肉、肥豬肉粒、瑤柱和冬菇等餡料。餃皮要用 6 両生麵粉,混 4 両熟水開的麵粉,再加蛋黃取色,麵糰搓好後靜置 45 分鐘。搓皮後逐隻餃包,湯和餡的份量是 1 比 1,餃皮要厚薄適中,太厚不好吃,太薄容易穿。灌湯餃大約蒸 12 至 15 分鐘,一過火就易穿,前功盡棄。

閱讀更多:用廚師的角度看灌湯餃

包好的灌湯餃,可先蒸1分鐘,定型後再蒸10多分鐘。(圖片來源:*CUP媒體)

呂嘉俊*CUP專欄
呂嘉俊Facebook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呂嘉俊傳媒人,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字字研究所創辦人,同時經營出版和飲食主題書店。著有《好好吃飯》和《味緣香港》。試圖以歷史、哲學、經濟、政治分析飲食活動,大部分時間一無所獲。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柬埔寨貢布胡椒的下落

蓮香樓結業的啟示 —— 香港還可有百年老店嗎?

千里送荔枝上京,不如留意身邊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