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倫不類

@yicheng0824

與未來的我對話,有用嗎?

人們幾乎都得用對未來的想像來導引自己前進,但是倘若這個想像其實是充滿偏見的,那怎麼辦?多位心理學家,如:D. Gilbert提出,對未來的想像大多是基於現在的偏見;A. Grant甚至不鼓勵孩子思考「未來想做什麼」。但是,沒有未來,就沒有目標,也沒有動力。

適應力的心理底蘊

變革意味著在變動不安中革掉原本的安全感,但人們如何在面對不確定又多變化的環境時能夠維持足夠的彈性與動能,台灣的組織很愛尋找能夠快速達成的HOW。但倘若把適應變革的具體行為表現定位在WHAT,然後回顧目前諸多談論HOW的工具書,我發現這些方法幾乎都環繞在SDT這個人類基本動機的WHY。

如何跳脫內心小對話的綑綁?

內心的「小對話」是一種魔咒,它會以各種形式出現,例如:「你就是不行啦」、「完蛋了,又來了」、「算了,放棄吧,反正掙扎也沒有用」。這個魔咒會將你內心的故事定稿。不止是當下、將要發生的事情、甚至未來的結局,就在這條線上進展著。你越掙扎,它就越緊緊的綁住你。

未來能力的核心:適應力

對未來合理的期待恐怕是:在一個人的生涯中,會有很大的機率會轉換到不同的生涯軌道上,那麼過度的強調專業就有其侷限性了。在需要更多元能力的組合才能夠達成橫向的轉換時,哪些是關鍵能力,又如何培養?而在眾多的預言中,又如何判斷何者為真?

關於寂寞的問與答

對這樣的生命經驗的處遇:「要溫不要猛、要慢不要快

未來關鍵能力,你有幾項?哪裡學?

未來的社會公民所需的工作關鍵能力包括:數位倫理、不確定適應力、當責與決斷、自信、衝突解決、同理心、勇敢與冒險、創造與想像、教練力、訊息整合這幾項,都和教育程度沒啥關係。更糟的是,其中,呈現負相關的,也就是受教育越多,反而越差的兩項是:促進信任與人性化。

「感覺普普」是正常或不正常?

委靡(Languishing)。這種情緒介於積極與憂鬱之間,既非好,但是也沒有太不好,可是在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態下,確實會有一種相當不安定的狀態。當處於混沌的,懶懶的,沒有可激勵目標,沒有特定興奮感的懶散委靡狀態。這種處於縫隙之間的卡住的動機懶散狀態。

熱情,是指引?還是迷思?

很多人的假設是,要有一個成功的職涯的首要條件是要先找到你的熱情,你的夢想。當然如果真的有一個能夠激發熱情的夢想,那似乎也不是壞事。可是萬一是錯的呢?如果你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並沒有直接反映那個夢想,那麼你是否就有權力不開心?或者就應該馬上辭職?

熾盛的光,極致的黑:專業的陷阱

就算是在一個狹小的專業領域短短的幾十年間,什麼才是「對」的,也會有很大的變遷,而這些變遷有時候甚至到了革命的程度。所以,所謂的專業,並不等同於競爭力。現在驕傲地站在風口浪尖的人,也很可能轉眼就成為死在沙灘上的前浪了!在時代變動的潮流中,如何同時兼顧專精與彈性?

Think Again心得後語

「不用擔心你的研究是否能夠被複製。如果根本沒趣,那也不會有人想要複製;如果太革命,那還擔心來考驗的人不夠多嗎?研究者提出大膽的思考,挑戰自己和已知,這樣就足夠了」,這句話講得很有魄力,也令我感動。太標新立異是街頭藝人,但是沒有大膽提出知識的可能性,以及刺激出知識延伸的創造,或許更是學術研究的失職。

為何如此迫切的需要單一「真理」?「Think Again」心得三

我們建構了一個關於自己的故事,反覆的說著,於是這個故事就反過來定義了我們自己,變成了一個牢籠,綑綁了我們對自己的觀看。但是,真的只有這個可能的觀看嗎?建構這個故事的過去我及其所附帶的所有信念,也都只是一個故事而已。看一場電影,不管多麼的投入其中,散場的燈光一亮,就放下故事,走出戲院,何必執著!

Think Again心得二:要堅定或要改變?

我們最後應對這個世界的方式,但是那是結果的顯現,並非原因。我們之所以採取其中的一種,是因為我們「選擇」了!而關鍵就在為何我們做出這個「選擇」。選擇可以是茫茫然就這樣了,也可以是經過很多檢驗之後的抉擇。真正最能夠決定你是否能夠有良好的適應,還是取決於你做選擇時,心理的清晰度與複雜度

是戰鬥?還是溝通?”Think Again”心得(一)

要知道自己是否已經陷落在不客觀的心理防衛狀態,真的非常的簡單。那就是當你覺得自己真的很客觀的時候,就差不多是了!當你認為自己真的真的站在正義公理的一方時,差不多就是偏執無誤了!

That's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