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Again心得二:要堅定或要改變?

不倫不類
·
·
IPFS
·
我們最後應對這個世界的方式,但是那是結果的顯現,並非原因。我們之所以採取其中的一種,是因為我們「選擇」了!而關鍵就在為何我們做出這個「選擇」。選擇可以是茫茫然就這樣了,也可以是經過很多檢驗之後的抉擇。真正最能夠決定你是否能夠有良好的適應,還是取決於你做選擇時,心理的清晰度與複雜度

簡潔一致的美好

我的一個好朋友對於目前政府的多項防疫措施頗為不滿,也對當前的政府充滿了不信任感。當然就像美食節目中不能只有一直說「好吃」,必得要列出一些更精緻的說法來,例如:入口即化,軟中帶Q等,才能確定這個好吃是有道理的。所以,我的朋友也列舉了不少他為何這麼不信任這個政府的種種原因。我當然不能說,這些指稱都是錯誤的,但衷心也不知道是否正確,因為我所擁有的訊息實在非常有限。我比較可以確定的是,陳部長所擁有的訊息應該比我多很多,而他所需要考慮的面向也比我複雜很多,而我不知道當我面對那麼多種訊息需要參照時,我真正的判斷會是什麼?

所以,我在閱讀到朋友的訊息時,覺得贊成也不是,反對也不是。但是,當下我好奇的是,為何我周圍的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判斷卻可以這麼有信心?這個信心是怎麼來的?於是,基於好奇,我問他:「那有什麼事情是可以改變信任程度的?」,他的回答是:「不需要改變!我對所謂「民主政治」完全不樂觀,從來就不信任,也不需要信任。」雖然有點驚訝這個答案,但我著實是羨慕的。羨慕一個人可以乾乾淨淨,清清楚楚的擁有一個確定不會改變的信念。我想,在一個混亂的世界中,這應該是一個提供穩定力量的基礎。

變動彈性的豐富

既然是羨慕,就表示我自己似乎很難做到這麼黑白分明(至少對快篩、疫苗、防疫、未來世局的發展、如何評價陳時中等這些議題)。這個不確定性,也著實讓我蠻累的,因為花了好多時間去閱讀各種資料,例如:用新的科學方法取代三期是否可以信賴?這件事就花了我超級多的時間。然而,各位看倌也可以猜想得到,大多數的狀況,科學其實不會給你一個完全確切的結論,最可能的答案是:「還有很多的因素需要納入考慮才能夠有更進一步暫時的結論」。這麼一來,我似乎只有兩種選擇了,或者就確定下來一個我想要相信的結論,或者持續的做一個辛苦的懷疑論者?該如何才好勒?如果不談防疫科學,而是回到心理學,那我會接下來的問題是:用上述哪一種方式來過日子,會過得比較好呢?

找到適合你的方式

很抱歉的,我必須說,結果也還是不一定。這要看你所處的環境是如何?穩定一點的環境下,一致的信念比較有利,在不確定的環境,則高變動比較有利;還有,當心理資本雄厚時,一致穩定的信念也優,就像口袋深就不怕市場變動大,資本相對短小,變動的重要性就相對增加。更何況,從一致到變動其實是一個連續的光譜,每個人所站的位置不同,也有差異的效果比率。總而言之,面對穩定的環境,或者你真的是一個堅強的人,那麼可以選擇用單純的信念過日子,但若處在不確定又變動快速的環境,而且你覺得自己有些容易波動,那麼最好開始練習培養有效的彈性。

如果你覺得這個簡單的結論就滿足你了,那就停在這裡也ok。到此為止,是給大眾看的心理學。但是,倘若你還想要再挖掘得更深一些,那就麻煩得繼續耐心的讀下去。

對心理的尋幽訪勝:是否被「偏見」綑綁才是真正的判準

為何要囉囉唆唆的講這麼多廢話?因為複雜的現象,還是可能會有簡單的原則。這一層一層的把心這個神祕的洋蔥撥開來,才是心理學真正的樂趣。

不論一致或是變動,這是我們最後應對這個世界的方式,但是那是結果的顯現,並非原因。我們之所以採取其中的一種,是因為我們「選擇」了!而關鍵就在為何我們做出這個「選擇」。選擇可以是茫茫然就這樣了,也可以是經過很多檢驗之後的抉擇。其實,不管你是哪一種,真正最能夠決定你是否能夠有良好的適應,還是取決於你做上述決定的時候,這個選擇是否曾經被你自己真正的檢驗過。

人,雖然號稱智慧,但大多數的時候,人們還是非常受到情緒的影響,畢竟情緒是生物更本能的構建,在大腦的結構上也處在比較核心的部位。此外,人們為何有效的處理外界大量的訊息,也因此而採取了很多的思維捷徑。把這兩者加起來那就代表,我們會因為想要滿足一些很基本的感受而很容易陷入不自覺得陷阱。

Adam Grant在他的Think Again一書中,指出三個他認為比較「嚴重」一點的偏見。

  • 確認的偏見(affirmation bias):只看見我們覺得應該看見的。也就是說,因著自己已經建立的假設,也覺得大多數的訊息都是一再的確認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假設;
  • 渴忘的偏見(desirability bias):只看見我們覺得渴望看見的。也就是我們太希望看見某些事情或結果,也就往這個方向不斷的搜尋與強化;
  • 我沒有偏見的偏見(I’am not biased bias):覺得自己比他人更客觀的偏見。這就更不用說了,真理當然站在自己的這邊。

其實這三個偏見有多普遍,對照近來各種專業與非專業的發言,大家應該就可以相當程度的心領神會了!由於人實在太容易受到這些偏見的影響了,所以對各個生活領域的影響都極為重大,也因此即便是心理學家的Kahneman在其研究中指證這些人們在各種判斷中會容易犯各種認知捷徑所造成的偏誤,也能因此獲得經濟學諾貝爾獎。

若由此來看究竟該要一致或變動?一個很可能的更後設的原則是:你是否夠清明的在覺察自己是否受到這些偏見的綑綁。不論是防衛性的固著而產生一致性(這偏向於進入傳教士模式),或者因為社會比較的迎合而一直改變(這偏向於政客模式),最後,因著我沒有偏見的偏見,則衍生出捍衛真理的使命,表現在目前各種攻擊性的言語,彷若是十字軍的再現了!當人們因為缺乏清楚的覺知,而落入了這三項認知的偏誤時,不論最後行為的表現是如何,都只會喪失真誠與彈性。在不斷的攪動中,情緒也跟著起伏動盪。

掙脫偏見的誘惑,找到自由的彈性

如果這些偏誤是如此的內建在人們的認知系統中,而且又深刻的與人性結合,那麼真的有可能掙脫嗎?Adam Grant提出的處方是「智識的謙虛」(Intellectual humility)。所謂智識的謙虛,定義很簡單,就是「認知到自己所相信的東西很可能是錯的」,但是實踐起來則是難知又難啊!我們會在後續的文章中再更深入的討論這個概念及其重要性。

如果你真的能夠耐心的讀到這裡,那麼我要大力的為你鼓掌了!因為你已經顯現你願意耐心探索的腳步,邁向更清明覺察的可能性。我也希望自己有這個榮幸,在讀書這個路上再陪你走一段!至於真正的修行,則更盼望你是我的前導!

最後,還是引一段Think Again書中的話,作為本篇的結尾: “Being actively open-minded….. requires searching for reasons why we might be wrong — not for reasons why we must be right”

後記:因為我自己是偏好彈性與變動的,所以本文的初衷原本是想引用Think Again的論述來駁斥朋友。但是,後來對這個「駁斥」煞車了。也可能因此,本文前後可能呈現某種程度的不協調,各位讀者有發現嗎?!
另,本文圖片之引用目的為顯示綑綁的心之示意圖,特此說明!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不倫不類林以正,現為自由教練;前台大心理系副教授;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執行長;齊行國際顧問公司資深顧問,企業教練。目前專注思考「心理彈性」相關議題。 要更瞭解我的狀況,請參閱: https://bit.ly/aboutyichengli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與未來的我對話,有用嗎?

適應力的心理底蘊

如何跳脫內心小對話的綑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