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小醜2》删掉的一分鍾是這个?反社會人格或許就跟它有關!
我們重新回到開篇提到的那个“咔嚓”一翦的地方——不管他們删的是不是激情戲,終歸男女主角是“做了”!
理想之地
寫完了三日的日記,發現還需要寫一個寫後感想。我知道自己三日書寫得都是跑題的,但是寫的都是真實的內心想法,絲毫沒有經過什麽深加工。包括這篇。之所以前三篇寫那麽沮喪,其實並不是因為家庭,其實是因為看不到更光明的未來,也為孩子的未來焦慮。朋友剛才給我信息,上課對他來說就是一種酷刑了。
2024年10月新出爐美劇推薦,從屌絲復仇到律師臥底再到不倫愛情…包你今秋過足戲癮
比起去年秋季编剧罢工下美剧的匮乏与粗糙,我认为今年这一波新发布的作品有了明显的复苏与革新,这不止体现在剧本的严谨度与专业性上,俨然某些剧集的取材与形式也在悄然改变,比如说“女权”和“悬疑”已不再主导主题,更多元贴近当下的取材融入其中;再比如故事的离奇性也不再是戏剧性的主导,更多元…
高票房、大手筆:一部揭露韓國宗教亂象的懸疑驚悚片
据说韩国疫情爆发很大原因跟异端教派有关,如果消息属实的话,那可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按有关部门统计,目前韩国被证实的异端教派达数百个。当然,对于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来说,这个数量并不稀奇。然而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些教派竟跟韩国的那些正统教派(包括佛教、基督教)乃至跟韩国大众甚…
第三日:无法安放的疼痛
看到新闻,韩国女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从来没有关注过韩国的文学。其实写作可以创作很多奇迹,就像史铁生可以忍着那么多的疼痛继续写作。他的文字我是最喜欢的,读着读着就陷入了那种疼痛与存在的哲思中去。
第二日:漫想
其实作为中国人,骨子里都是实用主义。年少时想去世界旅行,想喝酒,写诗,这种浪漫的情思早就被社会锤得不复存在。
第一天:尋覓
在回去的路上,我想着我將近四十年的人生究竟在尋覓什麽呢?我一直想離開,離開,離開,我要去某個地方,要去追求。可是現在我困在了此地。
談談安東尼奧尼鏡頭下的《中國》
这部纪录片距其拍摄已过去48年(拍摄地为中国),而距中国观众看到它只过了短短16年。且不说这之间逝去的那三十年时间里此片以及它的创作者遭受了怎样的磨难,仅仅当下,在我看来,情况也不太乐观——越来越少的人知道这部电影了,越来越少的人会对电影镜头下的东西感兴趣了,更甚者,越来越少的人敢理性地谈论它了。
談談李安電影的“中”性特色
《色戒》劇照星期五言:李安的電影在中國處境挺尷尬——看慣了歐洲藝術片的“專業人士”覺得那是商業片,不值一提。而只熱衷國產主流電影的大眾又覺得李安的電影不痛不癢,提不起興趣也看不懂(即便是大尺度的《色,戒》,他們也最多是跳著看看床戲而已)。這是李安電影的第一個特點; 李安電影的第二...
深度解析:我們為什麼喜歡看喪屍片?
星期五言:我們曾經在《末日的狂歡:十大“喪屍電影”推薦》裡提過,西方喪屍題材電影淵源有三:一是西方宗教裡的末日之說;二是創作者對社會和人性的悲觀情緒;三是喪屍電影對黑色電影的繼承與演變。而這三點決定了喪屍電影的三大特點——無政府主義、暴力、陰暗。
解:《海上鋼琴師》那些你沒看到的東西
星期五言:電影《海上鋼琴師》的表現手法是象徵性的,比如說那條虛構出來的烏托邦式的輪船,比如說那個小號手兩隻左右晃動的眼珠,甚至於故事虛構出的那個鋼琴師、那個來挑戰鋼琴師的爵士樂發明者……而這些象徵性的人或物或事背後隱藏的便是複雜的歷史變革與社會背景(當然還有創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