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多葛|探討「控制二分法」
IPFS
斯多葛主義:判斷
實踐斯多葛主義的第一項原則:我們不是對事件做出反應,而是對我們對事件的判斷做出反應,這種判斷取決於我們自己。—《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
- 外在訊息→經由判斷→內在反應
這部分在此專題會不斷重複出現,就不贅述。
認知行為治療:信念
認知治療的基本概念為:「我們的思考方式影響我們的感覺」,因此「改變我們的想法可以改變我們的感受。」—《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
第二波認知行為治療,如REBT的ABC理論,到CBT,都有斯多葛的影子在,而ABC理論又可與NLP的信念系統BVR探討比較,REBT偏向由信念改變感受,NLP偏向由信念改變行動,這邊不展開來談。
從第二波到第三波,是從「批判」到「接納」的轉變,斯多葛與第二波認知行為治療,是以理智對付理智(或非理性)的方式,但在現實中邏輯正確不一定正確,理智接受,但情感不一定接受,更何況情感一定先於理智,這邊也先不展開來探究。
葛吉夫的第四道:認同
「視為同一」或「認同」,是一種奇特的狀態。人在認同裏面度過他的大半生。……就是說,在「認同」的狀態下,人無法不偏不倚何地察看他所認同的事物。……實際上,「顧慮」就是與他人認同。它是一種不斷地惱別人對他怎麼想、是否公平對待他、是否器重他等等的狀態。—《人可能進化的心理學》
- 認同:內在認同、外在顧慮
禪修時常會提到:「我的念頭不是我」,而認為「我的念頭是我」就是認同、視為同一、黏在一起的狀態,有了認同,才會產生情緒,第四道精於簡化各家關鍵處,例如:認同與顧慮、有意識的受苦、分開注意力等等。
佛法:我執
- 調伏煩惱:修心
遭遇任何事,莫撓歡喜心;憂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
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入菩薩行論》安忍品
如果事情能控制,那為何不歡喜呢?如果事情不能控制,那憂惱又有什麼益處呢?
- 斷除煩惱:空性
若時有蘊執,爾時有我執,有我執造業,從業復受生。—《寶鬘論》
有法我執,才有人我執;有人我執,才會造業,造業才一再輪迴。
《入行論》安忍品偈頌中也可看出控制二分法,而關於認同,佛法提出更底層的二執,最底應該是俱生我執,簡單解釋為:與生俱來執我為有自性,這部分不是三言兩語能解釋,可參考以前的專題:佛法學習筆記。
空見得解脫,餘修即為此。—《釋量論》第二品
空性見才能得到解脫(斷除煩惱),其餘的修持(包含調伏煩惱)都是為了升起空性見。
從斯多葛主義、認知治療、第四道到佛法,逐步深究,但也遠離淺顯的道理,不過從如何行動,探索到為何行動,也能深入淺出的確立一致性,而不是條列式的斯多葛、斷捨離、極簡、某某主義等生活判斷公式,雖然直接用教條、戒律式的公式是簡單快速的體驗方式。
- 判斷的核心是信念,信念的核心是認同,認同的核心是我執。
反過來說,有我執才能產生認同,有認同才能產生信念,有信念才能產生判斷。
當然以上探究的結論也不一定正確,之後也可能更動,不過這就是用書寫來梳理思緒的過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