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有歷史的世界是幸福的,否則風花雪月僅是虛無飄渺。流逝的時光,點滴拾遺,於悄然偶遇的空間現場,是悲歡離合,也是千古風流。在社畜禁錮裡掙扎如我,寫作是窗口也是救贖,手中的經緯,指引我向烏托邦邁進。

(中學生導讀)西方文學的「聖母峰」:莎士比亞

蘇格蘭歷史學家、前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校長凱萊爾(Thomas Carlyle)如此推崇:「這裡我要說,有一個英國的國王,是任何議會不能把他趕下台的,他就是『莎士比亞國王』!」
寫在前面:這是一篇提供給國中生線上(遠距)教學的教案,也是無法在實體課程進行寫作引導時,讓學生能夠繼續接觸文學的方法之一,我想,「寫作」不是為了會考或學測的國寫而準備,更不只是單純背誦口訣或成語、佳句而已;

真正的書寫意義,提筆價值,乃是為了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更能夠隨時做好與外界有效溝通、正確陳述的預備。拿下耳機,給自己倒杯黑咖啡,看那文字的力量跟穿透力,即使在「快速動眼」的資訊爆炸時代,無聲的字句、黑白印刷的鉛字體,依舊充滿魅力……隻手破空之聲,靜寂中的喧嘩,莫過於文字了。
Pity by William Blake, 1795, Tate Britain, is an illustration of two similes in Macbeth

「整個世界僅是座舞台,男男女女,『演員』而已。」

「驕傲之人,必定毀於驕傲自身。」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

「風平浪靜的海面,所有的船隻都能並驅競勝;然而,只有當命運的鐵拳擊中要害之時,唯有大勇大智之人方能夠處之泰然。」

「沒有人值得你(妳)流淚,因為值得讓你(妳)這麼做的人不會讓你哭泣。」

「女人用『耳朵』來戀愛;而男人如果產生了愛情,卻是用『眼睛』來戀愛。」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大名鼎鼎的英語系文壇巨匠,乃至於是西方文學史的「聖母峰」;在他所處的黃金寫作時代(西元1590到1613年),恰巧與英國倫敦鼠疫(London plague)的高原流行期重疊,人來人往的戲院成為傳播溫床之一,遭到了政府的勒令停業,但當年廢棄物處理系統不甚健全(今日不少國際級城市亦然),絕大多數人都將垃圾直接傾倒在泰唔士河中,整個城區空氣污穢,加上鼠疫死者全身膿腫腥臭,名為首善之都的倫敦,幾乎跟但丁筆下的地獄別無兩樣,就連英國皇室也整個連夜撤離倫敦。但「烏雲往往鑲嵌著燦爛的銀邊。」,西方諺語真有其所本,莎士比亞就是在逃避瘟疫向外蔓延的自主隔離期間,低調完成了《李爾王》等名作的劇本,也無怪乎不少台詞裡均出現過瘟疫、死亡、迷惑等字眼,


評論家說,莎士比亞「不屬於一個時代,而是屬於所有的時代」,他完成了

四大悲劇

《馬克白》(Macbeth):英倫版概念的《三國演義》加上「不祥」的都市傳說

a.(奠基於真實歷史之上)蘇格蘭將軍馬克白聽信了三個女巫的預言,再加上受到了擁有野心的妻子之慫恿,使他萌生了篡位的想法。後來弒殺當時的國王鄧肯(Duncan)並取而代之後,馬克白腦中卻時常縈繞著女巫的另一個預言,也就是大臣班柯(Banquo)的後代將再次取代馬克白為王。故在自責與幻想的雙重折磨下,馬克白很快就墮落成千夫所指的暴君,不得不透過虐殺與殘暴手段來維護王位,更打壓政敵與猜忌身旁所有的朋友。緊接而來的內戰,使得馬克白與他的夫人越發自大、瘋狂,最終引領至二人的滅亡。末尾,鄧肯之子馬爾康(Malcolm)率領大軍討伐了馬克白,替父血仇,奪回了王座。

Macbeth consulting the Vision of the Armed Head by Johann Heinrich Füssli

b.據信莎士比亞在編寫原始劇本時真的採用了女巫所持的神祕咒語,也讓馬克白的名字或整齣戲劇都受到了莫名的詛咒,也引發多次的演出意外與實際衝突;因此劇場人員現在多半忌諱直稱劇名,多半以「蘇格蘭劇」或「M先生/夫人」來代稱

一種破解的小道秘方,是說出馬克白的劇名後,馬上走出劇院,或是原地轉三圈。


《哈姆雷特》(王子復仇記,Hamlet),衍生出《獅子王(子復仇記)》(The Lion King)

a.(4042行、29551字,五幕劇的濃縮)哈姆雷特是丹麥王子,母親葛楚徳(Gertrude)在父親過世之後,卻旋即與新登基為王的叔父克勞狄(Claudius)結婚,於是心生疑慮。某日哈姆雷特遇到父親先王鬼魂(Ghost)的鬼魂,在得知實情(父親遭親弟謀害)後,開始一連串血腥復仇計畫;但優柔寡斷的哈姆雷特,也慢慢陷入哀悼與羞愧的複雜情緒,對人生抱持著厭惡且悲觀態度,裝瘋賣傻、拋棄愛情(女友的父親遭哈姆雷特所殺,女友傷心欲絕而投河自盡)。末尾,哈姆雷特在毒酒跟毒劍的陰謀死局裡,總算替父親成功報仇,但也犧牲了自己的性命。

John Everett Millais' Ophelia (1852)

b.《哈姆雷特》反映了自西方「文藝復興時期」(The Renaissance)之後,人文主義者所提出的「懷疑主義」(scepticism)思想:「人是否是上帝所創造最完美的傑作?」


《李爾王》(King Lear),虛無的癲狂,超越台灣八點檔的英國舞台檔。

被譽為是莎士比亞悲劇中最成熟的作品:講述年老的李爾(王)把國土分給三個女兒,但恩賜之前,首先要女兒聲言有多麼愛他。大女兒、二女兒都講出一番動聽的言詞,但小女兒卻不願花言巧語來諂媚,結果應得的國土被兩個姊姊奪去,在毫無嫁妝的窘境下,嫁給了賞識她的法國皇帝。可李爾遜位後,竟不幸受到大女兒跟二女兒的相繼虐待,最後在一場暴風雨中發瘋。小女兒聽見父王受虐,領兵入侵欲救李爾,但最後不幸兵敗遭擒。結局時,小女兒遇害,李爾亦傷心欲絕而死。

Cordelia's Portion by Ford Madox Brown

《奧賽羅》(Othello:The Moor of Venice),由愛生恨的猜忌與毀滅。

a.故事主線相當單純,《奧賽羅》的情節猶如今日聳動的社會版新聞:內容敘述威尼斯一個官宦之家的年輕女子德夢娜(Desdemona),仰慕年長許多的摩爾族黑將軍奧賽羅,進而私下以身相許。但兩人的婚姻方才揚帆出港不久,就不幸遇上暗礁……罪魁禍首正是奧賽羅手下的掌旗官伊阿苟(Iago),他因為沒有被拔擢為副將而懷恨在心,同時又猜忌奧賽羅跟自己的妻子愛米莉亞(Emilia,德夢娜的女僕)有染,所以決意報復。伊阿苟利用奧賽羅老實可欺的武將個性,不僅從旁煽風點火,更設下陷阱,誘使奧賽羅相信夫人德夢娜跟帥氣的副將凱西歐(Cassio)有不尋常關係,終至使他因為嫉妒生恨而殺妻,並在明白真相後羞愧自戕。

Desdemona and Othello, by Antonio Muñoz Degrain, 1880

b.傳言這是改編自真實發生在威尼斯的一場血案,類似的故事也出現在諸如《一千零一夜》、《百則故事》(Gli Hecatommithi,義大利)等東、西方經典文學作品中,而且奧賽羅的「黑色」一詞,其意義可能並不僅僅指著物理或身體上的膚色,乃具有更深一層的負面含義。


跟俗稱的「第五悲劇」、「青春悲喜劇」

《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喜劇、悲劇之間的來回切換,如同雲霄飛車一般的戲劇張力。

蒙太古(Montague)和凱普萊特(Capulet)是義大利維洛那城(Verona,愛之都)的兩大家族,可兩家是不共戴天的對立世仇。戲劇一開始,兩家僕從就當街鬧事,逼得埃斯卡勒斯親王(Prince Escalus)出面制止,並稱以後的混亂製造者理當罪該萬死。後來親王的親戚帕里斯伯爵(Count Paris)向凱普萊特提親,希望娶他的女兒茱麗葉(Juliet)為妻,但凱普萊特要求帕里斯伯爵再等兩年(同意將茱麗葉許配給伯爵),並邀請他參加舞會。凱普萊特夫人和貼身隨從(The Nurse)試圖說服茱麗葉接受伯爵的求愛;

蒙太古之子羅密歐(Romeo)在舞會上對茱麗葉一見鍾情,更藉由修士的祝福,與茱麗葉私定終身。但沒想到當天羅密歐就在兩個家族的再次街頭鬥毆中,失手殺了茱麗葉的表哥提巴特(Tybalt),遭到埃斯卡勒斯親王判處流放之刑。

難分難捨的二人,為了能永遠在一起,於是在修士的安排下,茱麗葉先服假毒,計劃醒來後就和羅密歐私奔。修士打算把這個秘密消息告訴給羅密歐,叫他到墓穴把茱麗葉帶走,但羅密歐卻始終沒有接到修士的信,只得到茱麗葉死去的消息……他萬分悲痛,當晚趕回維洛那城,選擇服毒殉情!茱麗葉醒來後,看到身旁的羅密歐已經殉情而死,萬念俱灰之下,也用短劍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Romeo at Juliet's Deathbed, Henry Fuseli, 1809

終曲,兩個年輕戀人的死亡,牽起了兩個家族重修合好的契機。


小結:

在莎士比亞活躍的時期,英語的語法和拼寫沒有像現在一樣的既定標準化,但他的劇作與詩詞,還有一些出現於作品中的短詞或片語,今天都深深影響了現代英語的運用,如「with bated breath」(意為「屏息地」)和「a foregone conclusion」(意為「預料中的結局」),都已經應用到日常生活的英語當中。

蘇格蘭歷史學家、前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校長凱萊爾(Thomas Carlyle)甚至推崇:

「這裡我要說,有一個英國的國王,是任何議會不能把他趕下台的,他就是『莎士比亞國王』!」

除此之外,莎士比亞對於西方的藝術(戲劇、文學、繪畫)也有著他人難以超越的影響力,舉凡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哈代(Thomas Hardy),米萊(John Everett Millais)跟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等,都能依稀看到莎翁的影子……


圖文來源、一併致謝: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Shakespeare

http://shakespeare.digital.ntu.edu.tw/shakespeare/browse.php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mle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thello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