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七雜八文論集

雜七雜八文論集

BROODER

雜七雜八地讀,顛三倒四地想,沒完沒了地寫。

雜七雜八文論集

雜七雜八文論集

雜七雜八地讀,顛三倒四地想,沒完沒了地寫。

24 篇文章
更新

飯飯之交

一個人吃飯,久而久之,吃飯變得非常無聊,好像成了一種形式。到點了,進食,維持身體機能,僅此而已。

「我們在炎熱與抑鬱的夏天,無法停止抽煙」

這年代最被邊緣化的與其說是某某主義不如說是詩人和抽菸的人。某某主義無論怎麼先進還是變態總還有成千上萬的義粉志士寸步不離。若在三百年我相信詩人可以作爲太陽供萬衆景仰,三十年前詩人的呼聲堪比一線明星,在今天當人們介紹這是詩人,我感覺有一種無邊的諷刺瀰漫空間。

無力感

這種事和誰細說?

那下次見你,我一定帶着一束春天的花

剛剛看到李白的《春思》,雖然是夏天,但有種季節從錯位感。我想到了那年北京的春……

閒聊阿搭馬孔固力

因為經典,足夠遙遠。可以讓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獄中書簡》讀書札記

“這是盡頭了——對我卻是生命的開始。”

定格

剛剛看到姐姐去了茶卡鹽湖,我想到了當時去茶卡鹽湖的一篇隨想,關於照相的意義…

許久未見的朋友

一場時隔一年的好友間的約會,在五分鐘之內,二十條訊息以內就商定好了。可能真正的好朋友就是如此。

觀眾

我再也不去站到風口浪尖,被掌聲葬送掉。

自稱歷史愛好者的父親

父親關心和熟知的歷史,是被官方塑造的歷史,他引以為豪的一些歷史知識儲備,不過是一些歷史泡沫,無用且一戳就破。

基礎抑鬱

和鄭老師歌詞裡描述的一樣,我害怕空白的感覺,又不得不面對;也害怕充盈的感覺,不得不面對。

諂媚到失掉自己

在大陸的官場確實如此,不需要你有多強的業務能力,只要坐到了那個位子,你說什麼,都是對的,你說什麼,坐下面的人都只是鼓掌。

胖和尚

從山上的墓地下來,陽光有些刺眼。看着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是多麼喜慶的氣氛。

為人民服務

“共產主義理想”到底是什麼呢?對於武光來說,不如提幹,把老婆孩子接到城裡面更實在。

小鼠的獄中札記

聽說他們人類前輩中有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能更可怕的是,“己之所欲,必施於人。”

人的歷史?語言的歷史?——對“歷史”的一點思考

似乎我們需要在時間裏去尋找自己民族的起源並以其悠久性來展現民族自豪感,給自己壯膽。把時間放在這種所謂“本體論”的問題探討,無疑只能激起某種民族的榮譽感,儘管這種“榮譽感”是虛無縹緲的。

中國人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一個人抱怨家裡雞生的蛋不好吃,說人家隔壁老李家的雞蛋就好吃。結果他家裡人告訴他要知足,老王家的雞蛋比他們家還難吃,隔壁村的老張家根本吃不起雞蛋呢。

談談穿衣的歷史——讀《雙溪獨語》有感

衣服是外物,連人的肉身也是心外之物,即使面目醜惡如猿猴又如何,只要有一顆有佛性的心,那就是善知識,就是覺悟者。

刻舟求劍

可十多年過去了,我發現自己成了那個刻舟求劍的人。

自由,自由! 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自由,其實和其他所謂主義最大的不同就是無需論證。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多元的,這個世界也應該是多元的。人們不應去壓服他人,也不可能徹底說服他人。但這些都不妨礙對自由的追求和實踐,自由永遠優於主義,重在實踐。

淺論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赤子之心”

真正的偉大詩歌的創造首先是要有真境物和真感情,“不失赤子之心”,而後還要從民族上升至全人類,以全人類為依託和背景,最後還需超於母本和父本之上,甚至超出審美與創造之上。

被動還是主動:沈從文的思想改造再探析(三)

德羅伊森說,“種子是找不到的,只有它結的果實中,才能見到原初源頭的再現。如果這棵樹不再結果實,那麼也就是它生命力的終結。”儘管我們無法真正回到那個時代的文史現場,但透過文字,我想應該能隱隱約約看到那個倔強、執著的靈魂從未走遠,他在沉默中,走向單獨與孤寂。

被動還是主動:沈從文的思想改造再探析(二)

家庭是沈從文,也是所有人,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中,最後一片落腳安身之地。而此時的沈從文卻從家庭沒有感到溫暖與理解,反而是陌生與孤立。於是,沈從文如他自己所言“由悲劇轉入謐靜”,暫時決定要“沉默歸隊”了。

被動還是主動:沈從文的思想改造再探析(一)

沈從文作為20世紀文壇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其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一個文學家的角色。在舊中國過來的知識份子中,他已經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精神符號和人格載體。面臨歷史的渡口,沈從文躊躇了,此時他的心中有只風雨飄搖的小船不知在哪兒停泊靠岸……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