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aceChan
HoraceChan

「香港粵語片研究會」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成員。著有《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

前途未卜的憂慮,中西離留的痛苦——《外國的月亮圓些?》

《外國的月亮圓些?》(They Say the Moon Is Fuller Here,羅卓瑤導演,1985)

羅卓瑤負笈英倫的畢業作品,多年來乏人談及,最近終於得到修復放映,一晃眼原來快四十年了,幾乎與我同齡。我出生的那一年,聲明簽訂,香港前途未卜,但那時我尚在襁褓,對當時的氣氛自然沒有印象,而自己出身基層家庭,父母養家以外已無餘力,也對我們說不出甚麼感受,自己如今所有的認識,與其說是讀史得知,不如說都來自影視。同年代遠赴外國拍到港人感受的,梁普智前一年的《英倫琵琶》(1984)若說有政治隱喻,終究被胡鬧情節沖淡,比不上主題曲《邁步向前》更能說中「險阻滿途」的氣氛;方育平翌年拍成《美國心》(1986),道出移民者複雜、困惑的心境,卻不易為大眾理解。羅卓瑤當時人在英倫,講兩代香港人離留焦躁的考慮和情緒,有些嬌妖浮俗處,現在看或有點可笑,卻是我印象中八十年代的世道。

羅卓瑤自編自導自演,儘管透過女主角的話說詩歌無論翻譯多美,還是讀原貌的好(戲中以晚唐詩為例),無論怎樣翻譯轉化,始終隔了一層,但她還是努力(也是痛苦地)折衷溝通,嘗試作中西之間的橋樑,戲中一前一後兩場梁祝,鏡頭很有感染力。我只是覺得她拍經歷過文革的年輕一代的心態(批鬥過父母,如今出國重來,對國家有強烈責任感,卻又只能埋葬藝術抱負),她應該聽聞過很多真實故事(可惜看的不是導演映後談場次,聽不到親身說法),仍是有點吃力和勉強,尤其是不時拍男主角獨處時伏桌痛哭、拍牆大喊之類內心掙扎(甚至割手滴血抹臉),心上人挨近也推開說不要同情的姿態,也許是我不理解那一代的痛苦,但實在很怕這種露骨的表現形式。倒是後段女主角獨自在家,開聽父母寄來的錄音帶,內容吐露著九七前不少港人皆有共鳴的想法和決定(看居所陳設,女主角平日讀的好像是《百姓》雜誌,也可從中了解她思想養份來源之一二),但女主角卻沒專心在聽走去梳洗,畫面上的客廳陰冷寂寥,人不在而只有音聲,這一幕拍得可比男主角任何一段獨處戲更為通透可感。羅卓瑤拍港人情感,畢竟比拍文革一代較有真實感覺吧,我猜。

我最喜歡的一幕,是男主角走在英倫街頭,到處是燈紅酒綠的夜生活(見擷圖),畫外音卻是他在讀孫靜軒《一個幽靈在中國大地上遊蕩》詩,這反差感覺很強烈。電影好幾段跟拍男女主角各自走在街頭或靜巷的片段,都頗有味道。我膚淺,看《外國的月亮圓些?》,只覺得年輕的羅卓瑤很誘人,難怪戲中的中外梁山伯都迷得一陣陣。外國的月亮未必圓些,但帶著隔山隔海的距離回看自身,思想也許會圓熟些。也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