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旸
林旸

Toronto

因为山本耀司的采访开始研究integrating shadow这件事

1)vulnerabilty 和fragile一直是很吸引我的特质。今天看山本耀司突然觉着,拥有特种特质其实有一种有点破碎感的意思,一种在他们身上的无助并不是无力,这样的vulnerability和fragility上的专一,是一种privilege.

当然学习也是一种privilege这里不讨论

我最被吸引的人是数学好的人,因为我数学不好。但是我欣赏的人,往往是那种刚柔并济,雌雄同体的人。我从来的教育诗歌语言都是在sharpening succespibility这件事情上越走越远,最近发现我每次burnout都会撒娇,并且会求助会哭因为曾经有人哄. 现在是真的他爹的要自己承担结果了。

2)integrating shadow的人:山本耀司说过黑色不会让人很快想到情绪,还提到自己很喜欢黑暗特质的人,比如femme fatale是很喜欢的一类特质,并且他对情感addiction戒断的方式就是,在被摧毁之前离开。我一直不觉着这个过程是找虐,其实尊重朋友是尊重对手的感觉,是contended和rivalry,两个黑暗特质的人互相找到了对手,并且想要继续entangle下去,这就是长期纠缠,持久战的状态。表达为生的人还有的特质是对自己都坦诚,曾经我以作家是唯一的能接触到的对自己的坦诚,没想到做衣服也是,而且人做衣服对于山本耀司来说是探索女性身体的方式。想到多年eros三部曲的张震巩俐,我可以理解这种微妙。表达给自己增加energy,也是养自己的feedback system. 曾经很喜欢的一件剪裁的毛衣让我感受到材料空间留白的美好。但是这个概念运用的讲的很好的人是Jordan Peterson,我记得他提过一个让自己的最不好的weakness全部流露出来的结果,你能不能接受,“迎接最好的结果远远不如不让最差的结果出现让人接受当下的现实”,去工作避免最差的结果发生。

3)山本耀司喜欢北野武,维姆文德斯,小津安二郎给他很多灵感,皮娜鲍什的空手道舞蹈的something,尼克奈特,喜欢唱james tayler, 残影的反击这部电影。他欣赏冲突并且相信人生就是充满矛盾的。他不追求自洽和解,他追求表达。

4)一次性的success纵然inspiring,但生活是curveball.很久以前对阴暗面/黑暗面/shadow personality的理解来自于长期生活在ravine的人,在不断的接受到系统性的负反馈后没有了生命力,但是我发觉curveball里面的人,不求除了survive之外的意义,比如追求把把失败变成triumph,个人的struggle变成human condition,这些是后来整理的self serving narrative但是事情的解决办法大概只有那两种,直面或者dodge/distraction. 山本耀司说我们是被嫌弃的人,如果不介意自己的被嫌弃,反而一直努力的活,到最后反倒会变成受人喜爱的人。丑男comedian,比如 Joe Wong的生存策略就是,真就是直面自己的丑这件事,unpopular, go right through it 然后真的就很好笑。表达是最好的武器,他让你无比发现自己的weakness和vulnerability,好像知道了,嗯,也就这样,do what you gonna do. 山本耀司说自己是随心所欲走到了现在。

5)山本耀司很有趣的一点是他不是跟随直觉做事的人,他说自己是那种每天给自己任务每天都想着如何把任务完成。(我很理解因为不管完成还是不完成都很无聊,完成至少有下一关的入场券)这对于创意行业的人来说,这样的discipline算稀缺吗。还有就是年龄大了以后注意力真的下降。很真实。他喜欢堕落沦落这种浪漫色彩,曾经也沿街乞讨过,后来出门马上就回来了,发现这天差地别的体验不能随便憧憬。

6)没有故乡的漂泊感:这应该是我最近几年感受最强烈的东西:displacement,Chinese diaspora, intense level of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都让我失去了表达的语言和对象。似乎只能在候鸟迁徙的湿地和战争中难民移民的relocate中找到resemblance,安放一些对命运的无力感。之前了解过一个概念叫行为模式,就是一个气候的人应该有一种行为模式,移民选择的地方应该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气候和老家相符合,还有就是老家发生了重大的traumaatic event无法选择。海洋气候和内陆气候的生存逻辑不同,农耕社会和海洋气候贸易社会的性格也都不一样,不一定是多么破釜沉舟的东西,而是人在面对无力感作出的选择和行为有很多不一样,生存逻辑和新的地方需要compatibility,人的pathway也需要consistency. 最近几年几部asian american的电影很棒,很多演员也提到对自己的角色的sync和对displacement的强调。这部分的情感我跑了几个侨乡的城市和周围村庄感受到了,因为只有跑的远的人,会产生故乡的理解和entanglement,并且你再回家,only to find out your old bed is so small and this is not where you want to be too,故乡的当下需要现在的你来反哺,这样的出去了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包括一种,故土依然需要每一天推倒重来。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