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阅读史

一个人的阅读史

Lola

一个人的阅读史

一个人的阅读史

36 articles
Updated

微信读书 | “你的阅读时长是3527个小时,注意保护视力噢!”

互联网教会了我们“关注”(或“追踪”)表示“喜欢”,教给我们“拉黑”与“被拉黑”的滋味,也教会了我们“下载”和“卸载”——“我为什么要把微博给卸了,因为我一打开微博就忍不住想去看她的信息。”可是心里的感情无法像手机APP一样可以被轻松卸载,也不像按下删除键一样真的能删个干净。 尽管网络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复杂,但我们总可以用真心,将屏幕里的朋…

我们的头发连成一片排着队的云

不管生命如何累加,我们的头发仍然连在一起生长,接天莲叶无穷碧,这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云朵在排着队变白,这极其普通的一生。

占有书籍已令人羞愧,更何况将它们展示出来

我们仍在使用阅读纸质书的“老旧”方式阅读电子书,但也没有因为纸张的消失而增加多一条抵达的路径。

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 《呼兰河传》笔记(一)

扎彩匠到了阴间再开扎彩铺是不是又要租人家的房子,卖豆芽菜的女子要怎么活下去,大昴星升起时昨日清晨开过的牵牛花要落去了。

为鬼而做的盛举 | 《呼兰河传》笔记(二)

在“请神”的世界观里,女人的地位这样高,恐怕是因为她的肉身已有一半脱离了凡胎,真的成了“仙”。

梅葛 | 史诗传说里无缘无故的神

天神找人种,山山箐箐跑,遇着小松树:“小松树,小松树!你是好树子,你若有好心,请你告诉我,你看见人种没有?”“人种我没见,要是遇着了,我的叶子硬,戳也戳死他。”

源氏物语 | 爱路常险阻,旧客亦痴缠

为了恋情,源氏公子一生一世不得安宁。

后弦:我又从西厢过,十二年前的白日梦

我后来才知道,《昆明湖》是后弦游北京颐和园中昆明湖冬景后做的一场梦,歌里的昆明湖既不是当时颐和园中的昆明湖,也不是今天昆明的滇池,而是一个只存在他梦里的故事。

我的围炉:生于火塘边

篝火是未被驯服的火,是暂时借来的,很快就要还于天地。而火塘的火,是睡在堂屋中央的卡尔西法,人醒来它也醒,人睡去它也睡。

胡续冬:是雾霾中成群的阿童木再度起飞,去一张字条里找你

我们的诗在闪电上金兰结义,而我们的人却就此散落人间,不通音息。

年轻时幻想与文字结伴

妈妈,我更新一下我的梦想:成为诗人。

金粉世家 | 这月亮太好了,不可辜负它

你放心,我决不能让你有什么为难之处,灯在这里,我要是有始无终,打不破贫富阶级,将来我遇着水,水里死,遇着火,火里……

成年女性的阅读时间

这很卑鄙,但我终于知道了,那些存在于我想象中的女人,她们究竟如何生活。

当女性谈论性感时在谈什么

怎样才能跨越衣服、妆容和社会对美的普通观念,到达身体?

让更多的女人上山喝茶

我说了这么多的误会,也多得你一路听下来。

九十年代的“小女人散文”与女性主义

有人称90年代的文学是都市的文学,90年代的都市是女人的都市。

节日快乐,社会主义的女儿们

不管人们如何愤怒,如何有意识,女性确实陷入了一种空前的绝境。所有讨论都像是女人被锁住之后的声声哀鸣,我们也一样被囚禁了很久。“节日快乐,社会主义的女儿们”,这像是一种持续的诅咒。

云南人上街去买草

清代到云贵来做官的吴其濬写道:“余留滞江湖,久不见蔓菁风味。”

从 It’s my duty 到“最后一代”

从过去那种永恒的一去不复返的青年状态,退回到三五岁的孩童时期,不惜以自刎的方式来惩罚“令他伤心的大人”。几千年来如此,几千年来都是哪吒自刎。

边疆、民族与宗教:我小时候的宗教经验

我的回族同学,那个百口莫辩的穿青人,还有我自己的民族身份,统统被隐去了,只剩下一个“云南人”,进而笼罩在“中国人”这个更大的身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