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een
Noreen

有時沉默,有時健談。 閱讀/翻譯/思考/好奇寶寶/有點宅

【影評+書評】影集「好預兆/Good Omen 1」與Neil Gaiman, Terry Pratchett《好預兆》:人類啊,我愛你的無限可能性

(编辑过)

前言

一開始是因為大衛・田納特(David Tennant)。(笑)

看了他演的英國迷你短劇「Des」(有個我覺得很不OK帶有歧視的翻譯叫做「廢青・連環殺手」,但這其實是男主角Dennis Nilsen的小名「戴斯/丹斯」)。

老天!他把活在一個同性戀不受待見的時代下的連環殺手,演得非常詩意而優雅。男主角看起來雖然是個普通的中年公務員,但舉手投足帶頹廢、孤獨與平庸中閃過機敏的鋭光。尤其在監獄裡與作家見面時抽菸的那個手勢,手太優雅太好看了吧!(迷妹上身)

而且他並不是那種無可救藥的病態殺手,毋寧說超級正常,而且還比一般人更有正義感。他很清楚自己殺人絕對是錯誤的,但他無法控制自己,又期待自己不會再犯。所以警察找上門時,他鬆了一口氣全招了。工作也很認真,很喜歡小動物(跟一般對連環殺手的印象不同),他甚至多次為勞工爭取權益進行抗爭。(所以我覺得說他廢青也太過分)

問題出在他的身心問題跟難以被時代接納的性向。我想不只性向,在1970-1980年代要是讓人知道有精神問題也是一條死路吧,說起來也是個時代悲劇。

影集「Des」改編自原作Brian Masters《為陪伴而殺》(Killing for Company)。因為影集很短,省略了大部分的細節,原作不只詳實地講述了犯案過程,同時也揭露了男主角家族的身心問題,以及他的生平、詩作、對犯罪的感想。很有意思,改天再來寫寫這本書。

總之,因為迷妹上身,就去找他其他作品來看。

結果就看到他主演的迷你影集「好預兆」。


關於影集(有雷)

這個小影集一共有六集。結果怎麼了?超級無敵歡樂!

完全一掃Des裡面陰鬱的形象,田納特在這齣戲裡完全是個三八騷包又搗蛋的雅痞。

田納特跟麥可辛(Michael Sheen)聯手在戲中扮演一對惡魔與天使。田納特飾演的惡魔克羅利(Crowley)。名字原意是蠕動,他的原型是當初誘惑夏娃的那條蛇。而天使阿茲拉斐爾(Aziraphale)當時是看守伊甸園東門的熾天使。原作沒有說明,但可能因為把火焰之劍送給亞當夏娃受罰被降級。

他們早在創世紀的時候就互相認識,一同經歷且參與聖經裡所記載的大大小小事件。經歷了六千年,比起數年打不到一次照面的撒旦或上帝,工作需要卻經常得跟對方打交道。於是,你可以看到兩個本來應是正對立的存在,卻如同社畜必須對組織上層交代(報告啦績效啦~你知道的),漸漸地發展出一套更聰明的工作模式,他們決定秘密地達成一個業務上的結盟:反正都要幹活,與其互相仇視、扯對方後腿,還不如兩個人分工合作,互相抵銷對方的影響,然後各自上報給長官當成自己的功勞。如此一來,工作就輕鬆多了,重點是還有更多時間可以在人間享受各種有趣的東西。

像惡魔克羅利,就著迷皇冠合唱團精選集,開著古董賓利汽車(他超愛他的車)、戴著可以看27個地區時間的手錶,穿著黑色皮衣眼戴黑色墨鏡,鬢角下面還刺青(好像是蛇,發現的時候覺得驚喜),囂張地在街上飆車,在公園餵鴨子,在家裏跟植物盆栽講話(以一種自己是他們的上帝的口氣)。沒拿下墨鏡看見他黃色的眼瞳,或聽見他偶爾不慎發出的嘶嘶聲,還以為只是一名打扮入時的現代人而已。

不知道是不是畏光,他墨鏡旁邊還有包邊?

至於天使阿茲拉斐爾,則是迷上了人類發明的食物、音樂、舞蹈(據說天使是不跳舞的)、書籍,甚至他開了一間舊書店,為的就是收藏他所有最喜歡的錯印或出現不敬字眼的各式聖經本,以及各種稀有預言書。我知道你想什麼,這怎麼想都不是一個行為端正的天使該有的收藏。(笑)

可是他們現在面臨一個大危機,就是居然末日大戰要來了!

這個末日的號角來自於撒旦之子將誕生於世界上,在撒旦之子11歲的時候,將帶領地獄之犬,毀滅世界,與地獄諸惡魔一同反攻天國,掀起一場末日大戰。(請見聖經啟示錄內容)

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必須認真地互相敵對,更糟的是:全部人類文明要完蛋了!

老天!所有美食、美酒、音樂、書、跑車等等人類發明出來的好玩事物通通都要說再見了!太悲傷了!

當然這等大事,他們作為基層的執行人員是無法拒絕上層指令的。於是,他們決定從撒旦之子的養成開始努力,希望盡量拖延末日來臨。

或許也是不可言說的偉大計劃的一部分吧?到了11歲這一年,他們才忽然發現:他們長年追蹤的撒旦之子居然一開始就搞錯人了!該怎麼找回正確的撒旦之子,還有怎麼為了生活小確幸阻止末日來臨呢?

我就不爆雷下去了,這影集保證處處讓你開懷,但又不是沒營養的智障笑,一定要看。

推薦指數:★★★★✮ 4.8/5

===

作者Neil Gaiman跟Terry Pratchett 兩人都是英國人,可以想見的,原作風格就是典型的英式幽默,能吐槽的絕對不會省,能嘲諷的絕對不會放過。

看完影集之後,我覺得第一季影集的主線基本上大致上還算忠於原作。有些原作台詞的位置有小更動,而且追加了天堂與地獄的秋後算賬,除此之外劇情走向沒有偏離太多。

看完影集再去讀原作,就會發現影集精簡了一些原作裡塞得過滿(雖然也很有趣啦)的梗或細節描述,反而讓劇情走得更流暢。建議如果懶得看書的朋友,也可以直接看影集。

相較於原作,影集以影像的方式,進一步又加強原作嘲諷的風格。例如影集一開場,就出現了原作沒有的梗:亞當跟夏娃是黑人!

我一看就大笑起來:對喔!人類最早的祖先是在非洲啊!這吐槽太壞了啦!

===

以下提幾個有改到原作,但我覺得滿有意思的地方。

第一個更動很讚(對我來說),那就是影集跟原作相比,這對天使與惡魔雙人組感覺更閃(腐)了。像是天使發現撒旦跑來時,氣急敗壞地對克羅利說:「你再不想想辦法,我就……人家以後就不跟你講話了!」(國小學生嗎你!)。最後擺平天堂與地獄的秋後算賬後,克羅利還說:「我是否能誘惑你共進午餐?」、「你成功誘惑我了!」、「去麗池飯店如何?」、「我知道剛才有一個雙人桌奇蹟式的空下來了。」,最後那個舉杯cheer的畫面真的很溫馨。

還有,影集最後增加了天國與地獄的秋後算賬。(確實沒有追究這兩人的失誤與抗命是有點不合理)兩人經過女巫阿格妮思的預言書提示,聰明地互換身份、唯妙唯肖地模仿彼此,因而逃過死劫。這裡也再次強調兩人對彼此熟悉得多徹底(嘛,都往來六千年了嘛)。

這些原作裡都沒有。但我想一切要都怪兩位演員實在太會演,害我從頭到尾一直瘋狂姨母笑。

乾杯!

另一個更動卻有點小遺憾的地方是:克羅利跟阿茲拉斐爾本來在原作裡應該是年輕英俊的青年人,看描述應該20-30歲左右。但由田納特跟麥可辛來演,年紀有點太大,不太符合形象。不過,從社會普遍比較容易尊重年紀較長的男性(勝過於年輕男子)來說,或許天使跟惡魔要經常行走在人間又不想被盤查,可能年紀更大一點會比較合適吧?

===

最後一個我覺得可以一提的更動是:原作裡最終BOSS其實沒有現身,亞當手輕輕一揮就讓撒旦滾回地獄去了。這中間沒有太多的解釋。

本來克羅利跟阿茲拉斐爾已經決定不惜殉職也要去對抗撒旦,還沈重地跟對方道別:稱讚對方是心中仍有一點善良的惡魔,跟骨子裡其實是個王八蛋的天使。這段台詞在影集反而被挪到兩人倖存之後。

但影集有讓撒旦出來露臉,然後隨著亞當對他的反駁又化成灰了。雖然我覺得亞當的權限是不是有點開太大了?但我猜這是為了再次進行人類的先祖亞當誕生在世界上,對一切事物的命名(並使它存在)的神聖儀式。作為新世界的人子,亞當,也以言語為撒旦的存在定了位。

那句(原作沒有的)「你不是我爸!沒有爸爸會在你11歲才忽然現身,然後譴責你!」講得真好。順便吐槽了一下那些平常不參與家庭事務,只會出張嘴當爸爸的男人們,亞當你好棒。

經過這些補充之後,整起事件的落幕有更完整的感覺。

順便一提,這影集當初上映時有個小八卦:有些較激進的基督宗教團體(Return to Order, 回歸秩序,哇喔名字也滿像那麼回事的,所謂的秩序大概是摩西時代的十誡吧……?)認爲這個影集褻瀆神、醜化天使、鼓勵撒旦崇拜,於是收集了兩萬人的連署,要求Netflex下架它。但「好預兆」的片商其實是Amazon(還有BBC)。當時Amazon的回應是:「嘿!Netflex,你要是下架好預兆,我就下架怪奇物語喔!」

(「怪奇物語」的片商才是Netdlex!)

這件小事在我後來拜讀了原作前言後,更驚訝的是:原作居然也有收藏在梵蒂岡的教廷圖書館裡!意外地,天主教教廷還比該基督宗教團體寬容許多(有幽默感),不知道薦購這本書的是不是英國籍的神職人員。(笑)


關於原作

原作的節奏比影集更緊湊,吐槽更兇狠,讀的時候好像有人一直對你瘋狂吐槽兼碎念旁白一樣。而且本書吐槽的不只是聖經相關的創世神話,還有減肥食品、健康食品、獵巫軍、主張回歸自然的自然主義者、美國人(英國作品不免俗的)、素食主義者、惡魔崇拜者、大英博物館的自助餐廳,我一邊讀,就一邊懷疑這本書到底打算得罪多少人?(笑)

簡單來說,這是一本嚴肅地搞笑的奇幻故事。

作者Neil Gaiman跟Terry Pratchett本來就是奇幻文學的作家,這個故事是誕生自兩人一邊通電話練肖話(胡扯)一邊寫出來的成果。所以,好像也不意外於這整本書裡面塞滿了大量神秘學、獵巫史、教會史、神學等各式各樣無用的歷史小知識,而且瘋狂四處埋梗!好像那種深怕你不知道筆者沒讀書的那種論文一樣。(雖然學界不推薦這麼做,但在這裡是給這豐盛一點稱讚的意思)閱讀的時候非常建議打開註腳,處處都有彩蛋。

===

整個故事讀下來,我精簡成以下三個心得(其實有很多,但寫太長了啦!):

嘿,別管那些該死預言說了什麼!人,才是一切可能性、所有善惡的主宰與起點。

這展現在作者們巧妙地將關鍵的撒旦之子命名為「亞當」,那個聖經中人類起點,一切選擇(以及選擇錯誤)的開始。作者在描述亞當跟女巫阿娜瑪西見面時,阿娜瑪西心想著米開朗基羅應該為這張臉塑個像。這暗示著小亞當擁有一張完美的容貌,就如同人類的祖先在伊甸園誕生之初那般嶄新晶亮。而且想想他父親其實是撒旦,撒旦本來是天上的大天使,那肯定容貌不俗了。

而且環顧亞當成長的環境,泰德田小鎮被譽為擁有所有氣象學家也想不通的完美天氣:耶誕節前夕就會下雪、秋天就是秋高氣爽,所有天氣都像童話範本一般模範,連道路開發案都記得轉彎,養豬場的豬也快樂地在蘋果園裡閒晃,彷彿世間一切破壞都不得染指它。那豈不就是人間伊甸園了嗎?

亞當本人又是什麼樣的孩子?阿娜瑪西的描述是:他就是典型那種雙眼總是睜得圓滾滾、好奇心旺盛、把自己渾身搞得髒兮兮的標準頑童。在同儕裡他是總能想出更好玩的遊戲,給出最有創意的點子的孩子王。他熱愛遊戲、也擅長遊戲。(有趣的是,被人類同化得厲害的克羅利在故事裡也是一個熱愛遊戲的惡魔)

那是每一個人子原初的面貌:對世界充滿好奇、富有想像力,也潛藏著無窮的創造力。

當作者寫到亞當受新時代雜誌啟發,著迷於各種古文明陰謀論的時候,不禁讓我想起我的童年也有一陣子相當著迷幽浮、外星人建造金字塔(老中二馬斯克也主張過)的故事,雖然後來知道金字塔真的是人造的(埃及政府很生氣),但這些稀奇古怪的超自然存在難道不也為世界增添了一抹更讓人好奇的神秘色彩嗎?

===

好奇心與想像力是人類內建的最強天賦,它同時也是一把雙面刃。

克羅利這條過份適應世俗的老蛇,對人類的讚頌說得很好:(粗體是我加的)

……(克羅利)他腦袋瓜裡生出的東西還不及人類自己想出來的一半狠毒。人類似乎很有這方面的天份。人類的設計中不知何故放進了這樣東西,也投注了多數精力讓世界更惡化。……過去一千年以來,有好幾回他實在想傳個訊息回下面說:瞧,我們大可現在就喊停,乾脆把地府、群魔殿和每個地方全收一收,搬上來這邊。舉凡我們能拿來對付他們的,他們自己全做盡了。他們還做出了一些我們連想都想不到的事呢……他們擁有我們所缺乏的:他們有想像力,還有電力,這是當然。

亞當在原作裡,讓他原力(撒旦之力)覺醒的契機是:他覺得世界被其他混帳人類搞砸了,所以他要毀滅全人類,讓一切重新來過。有趣而諷刺的是:這思考模式不正跟舊約聖經裡,招來大洪水,毀滅索多瑪與蛾摩拉城的上帝邏輯很像?自己創造一切,又對這一切失去耐性的(聖經的)上帝。嘿,你的意思是上帝就像一個11歲沒耐性的孩子嗎?

此外,作為末日大戰的要角,聖經〈啟示錄〉裡的天啟四騎士:瘟疫、戰爭、飢荒、死亡。我覺得作者對瘟疫跟飢荒的當代詮釋滿有趣的。前者瘟疫或疾病被詮釋為環境污染。後者飢荒到了現代則變成瘦身與加工食物帝國。

我查了一下〈啟示錄〉(6:1-8):原文沒有特別強調白馬騎士是做什麼的。只說了:「見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賜給他。」也有一說因為他頭戴冠冕,所以認為是耶穌基督本人。之所以後來也被視為瘟疫,應該是對照了最後一句:「有權柄賜給他們,可以用刀劍、飢荒、瘟疫、野獸,殺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

象徵饑荒的黑馬騎士的經文則是:「一錢銀子買一升麥子,一錢銀子買三升大麥;油和酒不可糟蹋。」聽起來好像自助餐餐廳門口貼的、叫你珍惜食物的靜思語似的。因為經文裡提到他手持天秤,代表貿易,聖經寫作的時代,一錢約是一天的工資,只能換取一日份的糧食(貴一點的是小麥,便宜的大麥也只能買三升),因此有一推測是戰爭後的通貨膨脹。

作者在此很巧妙地把「商業」、「糧食」、「不可浪費」幾個關鍵字串起來,指向當代各種瘋狂的瘦身食品,那些沒熱量沒營養的東西居然賣得比一般的食物更貴,讓你花大錢只買到一點點食物,還不用戰爭挑起,你就會自願餓死自己,這諷刺真是一針見血,確實是當代最流行的飢荒。

可是,飢荒、戰爭、瘟疫這三者並非天外飛來的災難。

「他們會去哪裡啊?」溫思雷說。他們的歸屬之地,死亡說,仍與亞當互相對望。回到他們一直以來存在的地方。回到人心裡面。

影集裡三個孩子輪流拾起火燄之間戰勝瘟疫、戰爭、飢荒。我覺得這變動有點耍噱頭,忽然有一種假面騎士的錯覺,害我有點尷尬。原作裡他們只是拿起自己各自的玩具,那些用繩子木板樹枝紮成的劍、天秤、花環,就戰勝了天啟三騎士。象徵著他們就像國王新衣裡的那個孩子,用清澈的眼光看穿世間一切的是非,更重要的是:他們愛這個世界,有這樣的愛就能帶領他們戰勝這些末日騎士。

===

上帝真的有這麼說嗎?其實誰也不知道。

在書裡不斷以各種嘴砲去暗示聖經的上帝有多少自相矛盾。比方伊甸園那個害人類被逐出伊甸園的禁果好了。克羅利就吐槽說:如果你不要人家偷吃它,你怎麼不放在人類拿不到的地方?不僅告訴他們說:這個不能吃。還放在唾手可得的地方,這豈不是就在引誘別人去吃看看嗎?我超喜歡這些吐槽,因為神義論始終是神學上的千古難題。

而且這彰顯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聖經的上帝跟實際上的上帝,究竟多大程度是同一個呢?

不知道。天堂地獄,誰也不知道。就像阿茲拉斐爾跟克羅利對他們的上司說:「一切都是不可言說的,對吧?」

更何況作者還有點壞心地說聖徒們不是喜歡嗑蘑菇、就是酗酒。以這些聖徒為對照,作者在書中創造出阿格妮思這個超級離經叛道的女巫。她既聰明還非常清醒(被獵巫的早上,還嗆獵巫軍說:「你們遲到五分鐘了」),甚至還很健康(還知道快走有益健康),因此聰明到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在這裡,聖經的先知跟阿格妮思這個準確到幾乎超現代的女巫被劃上了等號。但聖徒那些彷彿酒後亂語的預言被歌頌,但諸多女巫不過是懂醫術,經常醫治、幫助百姓們,卻因為是獵巫產業的對象而被燒死。這是不是也是本書對自古以來便對女性吃乾抹淨的父權史的強烈指控呢?

原作沒有影集那麼腐,而且資訊量跟密度很高,需要耐性去讀,所以我給的推薦分數稍低一點,但兩者風格各有不同,都推薦一讀。

推薦指數:★★★★✮ 4.7/5

順便一提,原作裡亞當與天啟四騎士碰頭的那一日設定在週六,然後週日(神與人都要遵守的安息日)就是倖存的第一天,這安排真的非常壞心,我喜歡。


小結

今年7月28日第二季要上映了!(哈哈哈!就明天啊!)

之前就有關注他們官方推特,心心念念著,終於等到了啊!

看預告片應該是全新劇情,畢竟Terry Pratchett在2015年就過世了,原作也沒有第二集。不知道克羅利跟阿茲拉斐爾這對活寶又有什麼趣味機智(放閃?)的對話?

希望第二季也依然那麼有趣囉!期待!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