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媽媽
佛系媽媽

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的創傷,深受感動,最後藉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意圖才是最重要

一天回家途中,細佬在電梯內突然扮吐口水,電梯內還有其他人。

我對細佬說:「細佬你是在裝的吧?但這樣裝吐口水也可能會傳播病菌,而且我擔心其他人會覺得嘔心。」
細佬馬上轉身面壁,一臉生氣的不理睬我。
我繼續說:「請你之後在電梯內別玩這個,好嗎?」
出電梯後回到家,細佬嘩一聲的哭出來。

家姐說:「細佬,媽媽沒有責怪你,她只是請你之後別那麼做。」

聽到家姐這句話,我是心虛的,因為雖然我做了表面上完美的「我語句」,就是
1. 事實(裝吐口水)
2. 感受(擔心傳播細菌及影響別人)
3. 請求(請電梯內別裝吐口水)

但其實我在說這些時,內心真正想的是:「我知你是裝的,但我怕別人不知道,擔心別人怪我不教你,會在心內批評我縱容。」
我在電梯內對細佬說這的其實是單純的為了保護自己。

同一句話,不同的意圖,就有不同的效果。
我為了保護自己,向細佬「說教」,結果細佬感受到委屈了。
用著善養的工具,帶著操控的意圖,結果孩子還是受傷了。

在善養中,「意圖」比「工具」來得重要。

我心虛地去安撫細佬:「對不起,媽媽的說話令你難過了,其實我當時很怕電梯內的人會怪我不是好媽媽。」

我陪著細佬哭了一會,慢慢等待細佬平伏下來,再問:「當時的情況,我如果想你不再裝吐口水,我要怎麼說你才不會難受呢?」

細佬答:「你可以說:『麻煩你不要再吐口水』。」

原來細佬只想要簡單的一句,大概他也知道自己的行為不恰當,所以我之前說話中的解釋會令他有羞恥感。

而這事也反映我內心 「很怕被批評」「很介意別人眼光」的部份仍然很需要被照料,抱完細佬這外在小孩後,又是時候抱抱我的內在小孩了❤️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