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照护] ​ 照护者的心灵的依靠与爱

PY CHEN 人生花滿院
·
·
IPFS
·
击毁以个人自我的堡垒,你的真理将会从废墟中,自由涌出!​ ~克劳利
​​(Photo from Hong Nguyen)​​

朋友遇到关于安宁照顾的问题,请我帮忙用塔罗看一下哪种照护方式比较适合,其中一种我们理智线都认为最好的照护方式,塔罗结果牌却出现「塔」,解答不是只针对照护方式,最主要是照护者自己,照护者状态才是照护方式的主要核心。 「塔」代表着崩解与重生,当下的我带着疑惑,为什么「塔」会在这里出现,经了解他与病人间的互动后,顿时了解「塔」的细致与微妙。在最后的安宁照护里,我们与病患要面对一个确定会来临的事件「病患肉体运作的结束」,这一段过程,多数人都关注在病患的照护,但照护者内心的纠结也是需要被看见,病患肉体运作步入结束的过程,照护者也相同面对着一场复杂的心灵之旅,我们该如何帮助身为照护者的人,那个人也许是身边的亲友,也许是我们自己。​

照护者需了解临终过程与临终者的苦​

认识临终过程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也会因此更理解病患的状况,无论是身体或心理,因为这充分的理解,我们才能如实地执行下一阶段的事情。​

凯思林・辛在"好走"一书提到:「临终过程是一条典型的厄逆之路(via negativa)。」字面上看起来是负面的描述,事实上这可以是一条心灵转化的道路,当病患认知自己即将进入死亡时,从一开始心里的崩溃与无助、接着肉体经历各种苦头,凯思林・辛说「打从听到噩耗开始,直到我们彻底臣服的那一刻止,人除了受苦别无其他,而这正是悲剧的本质。」这场悲剧会持续到病患开始正视死亡并且关注自己的心灵世界为止,凯思林・辛说这个转化会让病患拥有强大精神动力,开启另一道大门。​

身为安宁照护者,我们需要认识那段厄逆之路和转化出现的时机点。在病患内心崩解的时候,什么道理他都会听不进去,病患需要的只是「陪伴」,让那份无助可以在照护者的陪伴下,任性的发泄。但照护者的心也是肉做的,受到病患任性地对待,还不能有任何明显的情绪表达以免伤害心灵更脆弱的病患,身为安宁照护者的人,这时候需要心灵的依怙。照护者必须透过这份依怙转变为自己的精神动力来支持这份「陪伴」的工作。​

照护者的心灵依怙是什么呢?来自对病患的「爱与关怀」​

这时候问题来了,我们要去除从病患来的压力与沮丧的解药是病患本人?这逻辑似乎不通,怎么不会是找位心灵或宗教导师呢?​

照护者的问题是来自病患,而解药也是病患,这就是「塔」要表达的真正意涵。这意涵对多数人而言可能有点困难,先以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故事来自2019年的一出韩剧「巧克力」的第五集,那位坚持要去吃炸酱面的爷爷。爷爷常吵着要人带他去餐馆吃炸酱面,有一天医院厨房女厨师带他吃完炸酱面回医院的路上发生车祸,新来的医生坚持为了爷爷的平安不能再让他离开医院去吃炸酱面。接着剧情带出第三人「女厨师的弟弟」,爷爷后来请女厨师弟弟带他去吃炸将面,女厨师弟弟为了拒绝做这件事想要打消爷爷去面店的念头,直接揭穿事实告诉爷爷他的儿子不会来的,他已经抛弃了爷爷,无论爷爷去面店几次,都不可能见到他儿子。爷爷因此暴怒拿手杖痛打女厨师的弟弟。​

这时候面对爷爷出现三种不同立场的人,女厨师、医生和女厨师的弟弟,​

(1) 女厨师知道爷爷为什么要去吃炸酱面,爷爷的目的不是吃面,而是要去面店等待那个把自己抛弃的儿子,所以女厨师想让爷爷完成心愿而带他去面店,即便他的愿望永远也不会实现;​

(2) 医生只在乎自己工作的规则,所以只会看到爷爷的状况实在不适合离开医院而不去了解他心里的需求,即便爷爷怎么哀求,都拒绝让他去面店;​

(3) 女厨师的弟弟只想着自己,不想带爷爷去面店,所以揭发爷爷不愿意面对的事实,想让爷爷放弃,没想到不愿意面对现实的爷爷因此暴走。​

在戏剧里,女厨师总是很有耐心的对待所有的安宁病患,无论这些病患的要求多么无理取闹,女厨师还是陪伴或帮助他们完成心愿,女厨师的爱与关怀主要是来自「对病患的理解」。她知道病患这些行为(无论合理与否)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她看到的不只是病患那些无理取闹的行为,她看到一个立体的、背负着种种心理纠结活生生的人。她的耐心不是来自于对临终病患的怜悯,而是对人的体贴与包容,也因此她对患有失智症的厨师和到处骗钱的弟弟,都带着相同的「爱与关怀」。这份对人立体的看见,给了她力量,面对无理取闹后所产出的不是抱怨和疲惫,而是更深的体贴与爱的关怀。​

​​

当我们理解病患的心,因为这份理解而转化的「爱与关怀」,用这份爱进行照护时,这时候就是塔的转化。​

塔的转化与新生:面对自己心灵的升级与破关​

当面对病患到一个压力点时,必须转化至「爱与关怀」,若没有这份转化,那照顾病患只会累积更多的压力、疲倦与负能量。若转化发生后,这份转化的力量不会只发挥在病患身上,而是会在照护者自身进行发酵,这时候的照护者可以感受到一股生命的更新,感受到的不再是悲苦,而是更多的爱与付出,也就是所谓的「奉献」,章成禅师在"奉献"一书提到「每个人都有他的角色和职责,以利益别人的原则做好这些事情,这就是奉献。」「奉献不是要去牺牲我们的快乐,而是能够去感受到,别人因我们受惠、因我们而得到照护,我们也会感到快乐和充实。」​

当我们在奉献的同时,也就是对我们的富贵与丰盛进行存款,这不是一种对价关系,当你为了累积福德资粮而进行奉献,反而无法累积存款,唯有透过无私的爱与关怀而奉献时,存款才会越来越丰盛。而爱与关怀的前提就是「对人有立体的看见」,这时候你生命呈现的不会是悲苦,而是感谢与喜悦,这份「感谢与喜悦」感觉就是我们人生升级的征兆。​

​​

透过自己心灵的更新陪伴病人步入临终的心灵转化之路

当病患接受生命最后的时候,正视自己心灵时,也是病患开始转换的时刻。不过大部分的人这一刻通常是在肉体崩解的前夕才会出现,也就是一般人说的回光返照。而照护者心灵的升级往往可以影响病患的心灵,让病患心灵转化的阶段提早,也就是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平静的面对自己的生命与现状,而不用等到回光返照。转化的时间点往往出现在奥古斯丁(St. Augustine)说的「能察觉在此刻于内、于外的生生灭灭,而不加批判论断,即使心生妄念,亦能当做是淅沥雨声来聆听。这只有在知道自己无计可施、动弹不得的状况下才可能发生」。这时候病患的心灵会升级到宁静与祥和状态,平静地接受自己生命的最后。而照护者就是病患心灵升级的重要推手之一。​

「塔」所表示的是崩解也是重生,这份重生聚焦于「心灵的转化与升级」,我觉得这也是神佛对于我朋友最好的祝福与照顾,在这个重要阶段,给予他「塔」的提示。身为照护者,照护病患固然重要,但前提是有个全然健康的自己才能好好的担任这份照护的工作,而这份健康不是只有身体,还包含了心理。身体上可以透过按摩、休息、调理等恢复正常,但心灵则需要自己真诚的面对,不是每位照护者都需要面对「塔」的考验,也就是内心崩解的过程,这跟照护者平日是否有正视自己并且实践着「感谢+反省=奉献」的法则有关。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善护念自己的心,在危机的时候,才能够有余裕的奉献着自己,帮助自己身边的人,让他们「好走」。​

🌼好书推荐​

1. 「奉献」,作者:章成、M. FAN,商周出版​​

2. 「好走」,作者:凯思林.辛Kathleen Dowling Singh,心灵工坊​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PY CHEN 人生花滿院個人人生教練師。 師事章成禪師。 心想卻事不成 千頭萬緒卻找不出頭緒? 尋尋覓覓仍依舊不知該往何去? 👉 來找老師解開它吧!預約諮詢:https://linkbio.co/pinyentara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購物行為的背後,有隻貪心的羊》

《面對職場悶氣,你需要的是一盆冷水》

《拖延症其實不是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