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绘本大师》串起图画书的珠链: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芭芭拉.库尼
作者|庄世莹(小大绘本馆讲师)
位于美国东北部的缅因州(State of Maine),境内90%的面积由森林覆盖。向往远离尘嚣的作家梭罗(Henry Thoreau)曾数度到此旅行,他以真挚而朴实的文字记录惬意的森林之旅,在1864年出版的《缅因森林》书中,呼唤着:「要永远住在这里,要永远活在这里,永远长眠在这里。」
从19世纪后期开始,缅因沿海地区的小岛吸引了一帮「乡居客」,难耐酷暑的城里人,从波士顿、纽约、费城等地乘汽船而至,大多数游客会在夏季结束后离去,但也有如《夏绿蒂的网》作者EB White,最终定居在缅因。
图画书作家罗勃.麦罗斯基(Robert McCloskey)原出生在俄亥俄州,为了追求艺术的理想,辗转于波士顿和纽约学习和工作,当他迎来第一个孩子时,如同他的名作《让路给小鸭子》中的鸭爸爸找新家,他独自到缅因州踏查,在孩子一岁时全家搬到缅因海湾的斯科特岛上,1952年出版的《缅因的早晨》( One Morning in Maine ),以近乎「家庭影片」的方式,记录家人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
同样热爱缅因的,还有以《花婆婆》( Miss Rumphius )闻名于世的图画书作家芭芭拉.库尼(Barbara Cooney)。她在许多作品中呈现了丰美的缅因人文和地景,州政府有感于她对这片土地的情怀和奉献,于1996年颁给她「缅因州瑰宝」(State Treasure)的荣誉,并订每年的12月12日为「Barbara Cooney Day」。
芭芭拉.库尼在1917年8月6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她的父亲Russell Schenck Cooney是耶鲁的高材生,后以股票经纪人为业;她的母亲Mae Evelyn Bossert来自具有德裔血统的艺术家庭,是一位业余的印象派画家。
库尼有个孪生兄弟和两个弟弟,平日他们住在纽约长岛。个性不受束缚的库尼不喜欢那个地方,满心只向往着暑假快快来临,可以到缅因海边的祖母家,度过自由自在的夏日时光。
库尼从小就酷爱阅读,并在母亲的支持下尽情发展绘画的兴趣。母亲慷慨的提供库尼想要的所有材料,让她随心所欲的作画,除了教她如何洗画笔之外,其他时间都让她独自一人创作,从不打扰她。库尼最喜欢因感冒而不用上学的日子,可以整天画个不停。
库尼在麻州北安普顿的史密斯学院接受文科教育,这所学院在艺术研究方面也很强大,库尼选修了许多艺术史和应用艺术的课程。 1938年当她从史密斯毕业时,已累积了数量庞大的作品集,其中有脏兮兮的炭笔静物和裸体画、流淌的水彩风景和不成功的肖像画。
大学毕业了,然后呢?库尼不知道要如何应对现实世界,身为重度嗜读者,她想到或许可以为书籍绘制插图。于是她开始带著作品集奔走于纽约的出版社,向令人生畏的艺术总监们展示她「充满色彩的灵魂」。最后她终于找到一份工作,但被要求必须学会以黑白方式思考图像,于是她到纽约市学生艺术联盟修习石版印刷和蚀刻版技法。
在这段时期,葛饰北斋的笔记本成为库尼的圣经,她日日临摹北斋的线条,如同音乐家天天依靠乐谱练习。北斋之外的另一位导师是Aubrey Beardsley,他大胆使用的黑白色块,以及描绘精致的装饰图案,都给予库尼莫大的启发。她特别深入钻研刮画板(Scratchboard)的技法,在她日后创作的110余本书中,有超过35本使用了这个技术。
1940年,库尼终于获得出道的机会,她为瑞典作家Carl Malmberg的《 Ake and His World 》绘制插画,隔年继续出版了自写自画的第一本书《 King of Wreck Island 》,接着是《 The Kellyhorns 》、《 Captain Pottle's House 》,均以缅因海岸为背景。
就在事业看似顺利起步之时,美国投入二战战事,1942年的夏天,库尼加入「美国陆军妇女军团」,接受军官训练,并获得少尉军衔。在从军期间,她认识了战地记者Guy Murchie Jr.,俩人很快结婚生子,库尼也光荣退伍了。这对年轻夫妻买下位于麻州Pepperell的农场,在夏天时举办儿童夏令营。但Murchie不适合家庭生活,即使才刚生下第二个孩子仍到处拈花惹草,库尼毅然决定和这个「坏蛋」离婚。
库尼的父兄都非常保守,他们认为她如此匆促的结婚又离婚,是家族的耻辱,拒绝她携带幼子返家,并和她断绝关系。当时离异的单亲家庭极为罕见,为了独力抚养两名幼儿,库尼搁置了自己创作的想望,拼命接各种插画工作来维生。这个时期她为儿童民歌集和许多教育小册画插图,身边的两个小孩自然成为她的最佳模特儿入画。
1949年,库尼和镇上的乡村医生Charles Talbot Poter再婚,很快的又生了两个小孩。虽然生活稳定了,但为了养育4个孩子,库尼依然继续保持工作,每天伏案6小时,每年为多达6本的书绘制插图。当时全镇没有其他职业妇女,她兼顾家事和工作的行径,被视为特立独行。
在母亲的角色上,库尼也与众不同。尽管工作繁重,她仍然和孩子亲密互动,鼓励他们发想各种有趣的游戏,亲子一起建造独木舟,还试图在院子里挖矿坑,并经常扮演马戏团驯兽的游戏。每天晚上全家会聚在一起,在烛光晚餐上谈天说地,库尼是孩子最好的玩伴,而且经常玩得比孩子还疯狂。
库尼以黑白艺术家的身分进入儿童读物领域,自1950到60年代,大多采用刮画板为创作媒介,几乎成为美国这类型图画书的代表。这个技法的工序相当繁复,必须先在涂有光滑石膏底的纸上涂上墨水,然后在墨水上刮出线条和区块,露出底板上的白色,而制造成白线素描,产生了主要的黑线轮廓之后,再分别制作成黄、红、青三个版,最后再精确套色完成当时所谓的彩色图画书。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印刷条件对艺术家是限制,更是考验,库尼因此锻炼出更精致的笔法,以及对自我高标的创作纪律。但她无法忍受编辑说她「没有色彩感」,她曾说:「虽然我的作品大多是黑白的,但其实在我的内心,它们都有丰富的色彩。」
她曾和玛格丽特.怀兹.布朗(Margaret Wise Brown)合作过3本小书,其中1954年出版的《 The Little Fir Tree 》这本素朴的小书结合了布朗安静悠远的文字,虽然只能使用红、绿、蓝三色版,但是在库尼巧妙的构图和颜色配置下,生动描绘出四季变换的林地奇观,以及永恒的圣诞欢乐气息。
从黑白到三色,库尼从未放弃过任何打磨精进的机会,终于在1958年出版的《 Chanticleer and the Fox 》,得到了使用五色的机会。这位刮画板的魔法师,如同女娲用五色石补天,五种颜色灵活交错并赋予象征意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图画语言。直到今日,这本技法干净俐落、复杂精细的作品,仍是刮画板艺术中完美的经典范例。
这本书改编自Robert Mayer Lumiansky翻译的乔叟《坎特伯里故事集》。 《坎特伯里故事集》深受薄伽丘《十日谈》的影响,是公认英国印刷史上的第一本书,乔叟因此被视为英国诗歌的奠基人。 《 Chanticleer and the Fox 》这个公鸡和狐狸的故事,选自第七章「The Nun's Priest's Tale」,主述者是一位修女,这则民间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末。
为了绘制这本书,库尼到纽约公共图书馆研究中世纪彩绘手稿,不仅作品中详尽而鲜明的呈现中世纪乡村生活,也承继了15世纪英国首度出版的《坎特伯里故事集》遗风。她还在工作室里养了一群鸡为模特儿,生动的描绘农场中动物的生态,令人联想到木雕版印之父Thomas Bewick的名作《英国鸟类史》中,充满诗意和生机的自然。
这本集工艺和智慧于一身的作品,得到了1959年凯迪克金奖的殊荣。库尼在得奖感言中表示:「会有多少孩子注意和关心画中的细节呢?也许一个也没有。那我这样是为了谁呢?或许只是让我自己开心吧!但我还是尽量让我的画中充满许多东西,也许哪天会有人了解我画中的某些东西,而且随着时间的过去,他会了解得更多。」
她相信孩子需要更丰富的文学饮食,阅读善与恶、爱与恨、生与死并不会伤害他们,因此让孩子读乔叟的书是可行的。她从来不贬低孩子的能力,也不会为讨好儿童的喜好而创作。
经历了将近20年的黑白创作,《 Chanticleer and the Fox 》的成功,缓解了出版社对她的限制。库尼受邀为法语版《鹅妈妈童谣》绘制全彩的插图,为了这个令人兴奋的机会,她带上4个孩子一起去巴黎过暑假。她在那儿工作、学习语言,并拜访美术馆和古迹。
在法国期间,库尼改编一则有关圣母院杂耍者的传说,自写自画完成了《 The Little Juggler 》。故事叙述中世纪的法国孤儿巴纳比,因为身无分文,无法为圣母玛利亚献上圣诞礼物而苦恼。如同大多数口传文学,这个故事先前已有许多版本,但是库尼将巴纳比重新想像为一个和成年人平等的人,她相信儿童和成人相较,在道德和智力上毫不逊色。
为了这本书,库尼做了许多实地研究,开启了她日后20年的旅行生涯。她极为重视「地方感」和「地方精神」,目标是精心重建每个故事的历史背景。为此她学习了法语、西班牙语和希腊语,行旅的足迹遍及法、西、希、北非、墨西哥和大洋洲,每次都带回大量的素描本、参考书和照片。她更透过摄影发现光的质量,据以描绘出地方的氛围和人物的情绪。
热爱学习新事物的库尼,注重细节近乎苛求,书中的景观、建筑、服装、道具、发型皆要求准确。她曾远赴英国去验证伦敦警察制服上的钮扣,也曾亲自攀登阿帕拉契山拜访山区原住民,与他们共同体验夕阳怎样照亮整个山谷。在创作过程中,她甚至会过著书中角色的生活,将自己的发型改成角色的发型,或者邀请一群老鼠或鸡到她家中长期逗留。
库尼一直认为1959年得到凯迪克金牌奖,就是她图画书创作的高峰了,没想到相隔21年后,她再度于1980年以《驾牛篷车的人》( Ox Cart Man )获得第二座金奖。这本书的文字来自美国桂冠诗人唐纳德.霍尔(Donald Hall)1977年在《纽约客》发表的诗歌,霍尔在发表前曾不断修改多达19次,后来又将它改编成故事,运用简单的字句和富有诗意的回声词,使整个故事洋溢着田园诗般温馨宁静的气息。
在摆脱了廉价印刷的束缚后,库尼不断尝试新技法和新媒材,以不同风格配合每本书的主题,运用了彩色铅笔、水彩、油彩、压克力颜料等等工具。但即使转向不同的创作方法,她仍保留了长期在刮画板创作中千锤百炼的流利明晰线条,她说:「我画画,尽量从真实生活中撷取题材,不用我不确定、模糊的线条去创造或想像而成为事实。」
《驾牛篷车的人》昭示着库尼的新风格已经完全成熟,她掌握压克力颜料温暖的特性,混色运用营造出朴拙的质感,带着浓厚的民俗风味,来表现新英格兰地区1832年的风土人情。舒缓优雅的画作配合着抒情的诗韵,流露出小镇和乡村的季节气息,也刻画了人类、动物和大自然相濡以沫的情感。
终身为没有接受过专业艺术训练而懊悔的库尼,因为得奖的荣誉带来信心,这时她已经62岁。儿子为她在缅因州海边盖了一座梦想之屋,如同《爱玛画画》( Emma )书里忠于自己的记忆、画出自己人生的爱玛,库尼在描绘过无数别人的故事之后,接下来要在这里,以余生说自己的生命故事。
1982年出版的《花婆婆》是库尼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这本书如同她的自传,书里的主角艾莉丝是最贴近她内心的人,虽然她们之间有许多不同,但随着故事渐渐成形,艾莉丝似乎成为库尼的另一个自我。或许从一开始,库尼就已经把自己的生命经验交叠投射在艾莉丝身上。
在20世纪初的社会中,没有结婚也没有家庭,依照自己的方式过着孤独生活的艾莉丝,显得很不寻常。无论是到远方旅行,还是老了住在海边,始终保持侧着脸、自信从容前行的艾莉丝,心怀「为世界做一件更美丽的事」的愿望,就是引导她方向的内在指南针。深受西蒙.波娃思想影响的库尼,藉由艾莉丝自主的行动和抉择,坦率的表达自身对妇女权利的信念。
这本书的图画,透过色彩的调和、构图的平行透视和人物形象的质朴大气,隐隐形成稳定的秩序感,给予读者开阔、平静和舒展的心理感受。就像所有人一样,艾莉丝在她的道路上也遇到了障碍和挫折,但她依然从容不迫。库尼没有丝毫的说教暗示,以图文向读者示范如何有意识的过生活,为自己想像未来,并且毫无畏惧的向前走。
《花婆婆》和其后的《 Island Boy 》、《 Hattie and the Wild Waves 》,是库尼最喜爱的人生三部曲。 《 Island Boy 》和《花婆婆》相呼应,讲述一个19世纪居住在缅因州海岸的男孩故事,是对过去时光的珍贵一瞥。 《 Hattie and the Wild Waves 》取材自库尼母亲在世纪之交的童年成长经历,库尼诗意的文字和美丽的画作,带着读者回顾了她的家族史。
库尼晚年的创作里,经常呈现局外人的形象:移民、孤独者、被内心之光引导的人,还有像她一样意志坚定的女性。在《爱蜜莉》( Emily )书中,透过诗人狄金森(Emily Dickinson)与邻居小孩虚构的相遇,库尼描绘出诗人孤高避世的形象,在视觉上扩展了文本中狄金森式的自然拟人化,以宁静的美感证明了日常生活中的奥秘和奇迹。
《最美丽的第一夫人》( Eleanor )叙说罗斯福总统夫人爱伦诺有如丑小鸭般的童年,库尼精致的画作像是视觉历史课程,揭示了爱伦诺的成长和蜕变,成为一个有自信的年轻女性。
宣称自己要活到100岁的库尼,2000年于83岁时溘然长逝,过世的半年前,她出版了最后一部作品《篮月》( Basket Moon )。为了呈现书中编篮人的生活场景和技巧,年事已高的库尼,依然亲自走访了纽约州的塔可尼克区山地,详细记录景物,并描绘了编织木篮的所有步骤。直到生命的最终,她都未曾停下创作的脚步。
库尼曾经说过:「图画书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珍珠的生成起于痛苦,库尼的人生也曾经历无数考验,图画书正是她屡经岁月淬链后的闪耀珍珠。她以持续不懈的创作串起这条人生珠链,以温润和独特的艺术光彩,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原文于2022-08-06于OPENBOOK官网首度刊载)会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