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我的人生饭桌 · 第四天

七日书S4E4|国际胃的修行

Ceres
·
·
IPFS
·
不知是精神影响了胃,还是胃仅在秉承它原始的诚实。

第四天:如果你的胃有不必然和你相同的身分认同,它的认同是什么?是怎样形成的?

前些天看到个帖子,po主提问「为什么本想回国吃很多好吃的但回国后却失去食欲,返回英国后又变成像是几天没吃饭的饿死鬼?」我半玩笑回答「因为胃已经是国际胃,心里却还在念旧(身体已经不习惯中国的重油盐口味了)」。没想到结果到今天都还在收到网友的回应和共鸣。

我是能够从食物中获得满足和快乐的人,即使这种物欲带来的快乐很短暂,「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喜欢的食物是我的rosebud之一。但又因我也是常反思的人,会分析自己某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尤其对满足人性之欲这件事,比较持谨慎态度,于是在从食物获得满足感的同时,对于「满足吃欲」设有界线。脑海里那个警铃式的场景是:《千与千寻》电影里,千寻对着吃到变成猪还在狂吃的父母大喊「不能吃太胖喔,会被杀掉的!」。

在北京生活的前五年,我会时不时想念四川的辣味,虽然常去光顾附近的川菜馆,但那个想吃辣的欲望仍然时不时冒出来,即使短暂被满足,也肯定会再次出现。等一到四川,吃到当地的辣菜,又逐渐发现自己可以承受的辣度在以神秘的速度下降。直到2019年,精神上经历一场重大变化,等到从自己的谷底走出,整个世界却掉到低谷。而后再去四川,曾经念想的家常辣菜对我再没有曾经的吸引力了。或者说,我的胃停下它渴求的欲望,不再通过它尤其喜爱的辣味,牵制我的选择了。

刚开始工作时,和同事一起吃工作餐,难免聊到口味偏好。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同事提到她的「中国胃」,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从北京搬来欧洲前,虽然我已经从胃的辣欲中解放,且在几次国际旅程中尝试并享受当地美食,但我也怀疑过自己会不会在长期生活环境改变后的条件下,突然觉醒中国胃。

结果,很快我就欣喜地发现,自己的胃不具备国籍意识。它不仅可以继续喜欢家常中餐而不带欲望,仅是轻松的满足和喜欢,还能不断接纳本地各色美食与口味,甚至培养出新的餐食爱好和日常情谊。由于食材配料都源于自然,极少调味剂,胃和味蕾似乎都变得更加敏锐,即使是最简单的油盐小菜,也能尝出天然的惊喜。

去年「不明白播客」有一期邀请到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陈玉箴和几位台湾美食作家,探讨台湾菜和身份认同(陈教授有本书写《台湾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费中的国家体现》)。我觉得太有意思了,也是我想追问的:「中国胃」除了饮食习惯的惯性以外,在多大程度上是受到无意识的味觉身份认同的驱使?我很好奇,总觉得中国的饮食文化才是最最根深蒂固的「文化」,夸张一点说,入脑入魂,且很难被意识到,因为人人都需要吃饭,既是日常,也就难于被细想。放眼世界,每个地方也会有自己的美食和或多或少的饮食文化,只是在我知道的范围内,没有另一个地方自豪地宣传「民以食为天」。

我不知究竟是我的精神和思想变化影响了胃的感应,还是其实我的胃作为身体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在保持它生理上原始的诚实本色。我很高兴我的胃能够和我的认知「合一」,得以拥抱未知的多样和宽广,在这颗星球上不断尝试不同的滋味。


PS:上篇因为斗胆用吃饭故事帮明哥填词,为了对应原歌词样貌所以最后尝试用了繁体,结果收获不一样的感受。于是尝试这篇从一开始就用繁体写——新!体!验!不仅新在书写,也新在脑活动😄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