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字稿:《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 在法定货币》NFT 书发布会@序言书室(上)
活动虽然时间比较长超过两小时,但我认为内容很值得分享,尤其是11 月23 日@飞地Nowhere那场分享会没有录音和录影。
这个逐字稿很随心地保留了具特色的广东话词语附以个人解说(都是自己一直对广东话的理解,想知道更多正统典故和解说可以找相关学者),希望大家看下去会有一点顺道可以学广东话的趣味,例如活动中一直说「觉得」、多少「蚊」,比起「感觉」、「感到」、「认为」或者多少「元」有趣得多了。中英夹杂亦是香港人说话的特色所以亦予以保留。如果看到后面有些词不明白/ 不记得,search 一下回到前面的解释就好。
最后如有任何疑问、错误、曲解…一切都以当事人的说话为准。
《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 在法定货币》NFT 书发布会日期:11/25(五)19:30-21:30
地点:序言书室
建: @高重建
Willis: @伤心女孩酒吧| 威尼斯
观众:因为看不到样子只听到声音不能辨认,所以不同的人发问都只叫做观众
建:(正在与人闲聊)这是今个星期第五场(《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 在法定货币》活动)。
Willis :Hello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sharing,我是Willis 是今次的主持。在我隔邻的是重建。今天我们主要谈阅读、人及出版,包括传统出版面临的处境,读者生态建立及重建如何去切入这一个范畴。今次是新书发布会《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 在法定货币》,那么我先很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
我是一个读者,闲时会写作。我在一个创作者平台建设,在Web3 的年资很短,兴趣是创作者经济与区块链背后的社群。很多谢重建邀请我今次做主持,重建大家都认识,就是LikeCoin 、 DHK DAO的发起人,他的前作《 区块链社会学》被我们认为是必读之作。
我想今天的主题无论是什么方式,是不是区块链,我们始终会回到人的命题上。所以真的很开心今天在这里,我相信会有很深入的讨论。回到正题,我们首先要谈书的内容。重建你说话一直都,我感觉到是很「人」的,希望可以去除语言障碍令到麻瓜(指不懂区块链的人)去了解概念。虽然「我不投资」,但在我的角度我觉得其实你建设LikeCoin 、 Writing NFT甚至是现在这个无大台出版的project 其实都是在创造价值。所以你不如先介绍一下你的书。
教科书的延续
建:OK,书就在这里(展示手中的平板),全名叫做《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 在法定货币》。理论上它是今晚的主角,但是其实可能我们一分钟之后就不会再看书中内容。实际上的主题更多是出版的形式、参与的人,刚才Willis 都说得很好,人是重要的:读者是重要的、作者、出版社、书店等怎样在这个生态中互动。
介绍这本书不如从上一本《区块链社会学》说起,这里展示的是纸本(指一指桌上的书)但是缺了个副题,因为出版社觉得太长就没有放进去。如果你看的是电子本,其实全名叫《区块链社会学:金钱、媒体与民主的再想像》,分别想讨论区块链切入社会这三个面向:金钱、媒体与民主怎样影响这几件事,怎样透过区块链技术,原则上它只是个工具,重点是影响这三个面向些什么。所以我就着这几个主题称之为「自由三幅被」,写来写去都是三幅被,说来说去刚才那三个东西对应的自由就是财务自由、出版自由及民主自由。
我每周会发周报,昨天发出了一个关于元宇宙的周报,其实就是书中内容的一份周报。所以如果从这个背景去解释,这本书其实是过去三年多关于财务自由这个面向,关于金钱面向的整合。有一些新的文章、有一些重写、扩写等等。变成一本尽可能有着完整structure 的书。
而我另外一个身份和序言有间接的关系,之前在民间学院教财务自由,那里有八个单元,书中也有八个单元,其实可以理解这本书是课程的教科书,对应的textbook。当然不要想像成那些很吓人的textbook,我们的都是很轻松的,好像额外的延伸阅读。
翻版是传播、正版是应援
Willis :所以这一本书就是一本textbook。我看完你这本书第一下感觉「好劲」的就是「翻版是传播、正版是应援」这个概念。作为一个出版人当然是希望大家买正版,想要钱。但是你在翻版、盗版和正版有一些对我来说是很新的概念,可否解释一下这三个概念?
建:好的,刚刚你说的三个东西:正版、翻版、盗版。我这几日因为其他的分享,因为其他分享可能要有个Deck,我做了少少功课就看看维基怎样说翻版。假如你搜寻维基他们会说翻版即是盗版。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说我是想重写维基的,应该说我想维基被重写,因为我不希望翻版就是盗版。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用十二个字去概括,分别就是「鼓励正版、容许翻版、消灭盗版」 。我想倒转来说,从最后的概念说起,因为书商、音乐、电影等等长期在说要打击盗版,基本上互联网有多少年他们就说了多了年。我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不过我感到这件事情是可以解决得更加彻底。某程度上我是与他们同一阵线,不过路径很不一样。
我也很同意盗版是不好,但与其打击,所谓打击不如消灭了他们。消灭的方法对于我来说路径就是你可以自由地「翻」,就没有盗版了。所以这本书我写包单〔包有包含、包括的意思,单其实是指开一个单子成功做买卖,所以「写包单」就是一定可以开单完成售卖即是保证成功的意思〕超对是零盗版,不会有盗版书的,因为翻版是被容许的。我们时常说翻版翻版好像很负面,大家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读者都很希望作者或出版社能够生存甚至会赚到钱,序言呀、其他出版社等等,我也很希望。所以我完全不是鼓励盗版,我鼓励的翻版不是那种翻版。
说了消灭盗版是什么一回事,允许翻版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文件电子档我分别提供epub 和pdf,容许转发或传播。有一些具体数字可以分享一下。我在上个月底(10 月)25 号开始开卖,我自己跟进的记录现在下载量是远超过卖出正版的数量。下载量大概千五左右,两个版本加起来千六左右,而卖出正版是八百本。一般来说如果你记得,可能你未出世〔未「出」现于「世」上,即是未诞生于这个世界上〕(指Willis),以前那个年代尤其是在电影产业或音乐产业时常在计算有多少翻版再乘以正版卖多少钱,我们就蚀了多少钱了。如果我这样去算我就蚀了八百乘…大概是八百个翻版copies 乘十元即是八千美金。但我认为数不是这样计算的,一来下载翻版的人就算你收钱也不代表他会买,二来可以有一些更加健康更加共赢的方法去处理这件事,而方法就是去允许大家去传播。因为这个要说多一点语境就是刚才我用音乐和电影去说,不过我公平一点去说它们是有点不一样的,虽然大家都是内容,但我自我定位是一份知识,是科普;如果纯娱乐内容是可以理解和接受,但知识我自己有一个很大的坚持就是一定要开放。
现在还是11 月,11 月发生了一些大事,虽然大家的关注点可能是FTX 在这个圈(指的是币圈),但是也有一些很大的事,一是与这个息息相关的就是月初Z-Library被冚旗〔冚是盖上的动作,旗是旗子。当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旗能够被盖上都经已没有了话语权吧,所以「冚旗」是指封控〕。我不知是我自己接触面的问题,我不知道我的set (在这里指的是组合,或者同温层之类)够不够代表性,但我见到很多都是好像大快人心的样子,其实我自己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我不觉得它很正义或是什么,亦不见得它是那么一面倒冚〔这个冚是冚旗的短版〕低了一个翻版商的一件事。而与Z-Library 息息相关的一件事就是因为很多读书或者是社会科学的可能需要在JSTOR找论文,可能很多人做他们的final year project 都是要到Z-Library 去找论文。你暗笑(指一下台下的参与者)。
Willis :他不停点头。
建:我不觉得是什么,因为你买不起,你真的买不起,不是说笑的,一份论文可能你买不起。最惨的是你花钱去买看完后发现原来是没用的,不用quote。当年与Z-Library 息息相关的是JSTOR;当年Aaron Swartz ,其中一个后生仔〔后生是比较后被生出来的意思,仔是等于人。所以「后生仔」即是年轻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这一个人,他在2011 年在MIT,用MIT 给他的JSTOR account 下载了所有论文和内容再用MIT 网络upload 上互联网,但结果是面临一场非常严重的诉讼。他面临35 年的判刑及一百万美金罚款,他不肯去认罪,或者简单来说是跪低〔下跪〕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肯认罪或者跪低他可能坐监〔坐牢〕六个月就能出来,但他不肯去认,结果就是在他的宿舍内自杀。所以每年这个圈子会记念他,11 月初的Aaron Swartz Day 。 11 月也发生很多事。
有那么多的关于翻版,应该说是关于版权的一些版权商、出版商、作者、读者等等知识传播圈的博弈或生态,我想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而我希望提出的一个解法,一个路径就是大家开放了它。当然我觉得我都不是那么离地〔形容人的想法或行为脱离普罗大众、脚不踏实地、何不食肉糜〕,有些人会这样觉得(指建是离地的),但我一样都是吃饭一样有手有脚,所以我觉得作者或出版商等等的收入问题是要处理,所以我亦不是一面倒地支持Z-Library。我可理解它做的事,亦因为它做的事解决了一些人的问题,但它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就是作者或内容生产商的收入是怎样来呢?我想做的解法就是我容许翻版亦鼓励大家买正版,而大家买正版会得到NFT 书,是内容以外额外的东西。 NFT 是证明你手上的pdf 或edpub 是正版,希望用这个方法去同时处理这几个面向。
好像一口气说了有点久,我交回给Willis。
无大台出版实验的愿景
Willis :所以其实是相信知识流通,然后不同于付费墙的界限,亦都允许翻版啦。但其实允许翻版知识传播的同时亦都要建立一个优质读者生态,即是你give 人家都要接住你这个实践。所以你完成了这计划的同时亦会rewards 买了正版的人就是一个NFT 书。其实NFT 书之后我们就会说NFT 这个技术,就是一个凭证,有了这个凭证就可以证明东西是属于你的,是你的数位资产,所以我看来你在中间拿了一个balance 然后再包覆后面会出现的问题就是你rewards 大家。然后有了这些基本概念之后最重点是要说这个无大台出版实验的愿景。
我有看过一些文章,台湾《区块势》的@许明恩写文章说重建这个实践是全新的数位出版模式,我在这里又想谈一点背景,厘清概念。其实这一个实践与我们在Kindle或者Readmoo看电子书是不同的,因为传统出版电子书是锁了在那部阅读器上面,而许明恩亦举了一个例子就是19 年微软的电子书商结业的时候,虽然它会把钱退回给已买书的人,但是那些书经已完全看不到,因为那个阅读器没有了,那个书城没有了,一夜之间没有了他们本身拥有的书。在这个语境下,我们是不是拥有那些电子书呢?这个就是他抛出来的问题。所以重建今次出版就是tackle 一些现实看到的问题然后怎样在另一领域去解决这些问题。有了这些概念之后就想问你在现在的出版看到什么问题并怎样在另一领域试图去解决这些问题。
建:OK。大家都是爱书人我feel 到。不觉意(正在操控iPad 差点把自己的介面曝光了)…
Willis :看到你的东西…嘻嘻。
建:不觉意,幸好缩得快。这个是我的iPad 啦,大家可能都是差不多的,有Kindle 、 Apple Books 、 Google Books 、 Readmoo一堆东西在内,电子书就分布在这里。为什么要安装那么多呢?因为每一个都是一个封闭花园,我在Kindle 买完不计背后crack DRM 那些,我要用Kindle 去看。在Google Play 买完就在Google Play 去看,锁定在里面。刚刚说微软书城执笠〔执是执拾、笠是指以前的摊贩收市后将东西放在竹笠收好,所以「执笠」是结业的意思〕可能大家不太有感觉,因为大家不觉得Amazon 会执〔执笠的短版用执,如果说一家店「执」了大家就会明白是指执笠这件事〕,大家觉得LikeCoin 执Amazon 都未执啦,这个我是理解的。
不过提醒两件事,一来执笠,怎样说呢,很多执笠或者现在不再存在的你都曾经觉得他们大到不能倒,二来就算他不执笠一样也会随着变化而不能用到那个media。任天堂一路都做得很好但以前买的卡带等等会随着一代一代的机而用不到以前的东西,当你没有了红白机,就算你给了钱买超级马里奥也是不能玩的;由PS1 买到PS5 很多东西都不能重用,这个是一直以来的现象。电影更加不用说,media 一直不停转变,你给过钱买的VCD、DVD、录影带也好全部都会随着一路变化,但你没有自由去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处理你用钱买回来的作品。你花了钱买了一本书,你唯一可以得到的就是用那个书的平台的App 或者终端去读这本书,或者好一点的可以加一些highlight 加些remarks 就没有了,亦带不走,所以我觉得这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其实是很严重的问题,很窒碍知识的流通。所以在这个情况有一件事必须坚持就是内容必须要流通而不是封在墙内,所以内容和体验是可以拆开来的。而NFT 作为一个载体,在这个语境底下一个书的载体,它装着的是,刚刚我开给大家看的是一个动态的封面,那个动态封面的重点不是它懂得动,重点是那个动态是因为它是唯一的。我的目标是卖出一千本书而卖出一千本书大家得到的封面都是唯一的。可能会有不同颜色,好彩〔彩是指彩数,「好彩」即是幸运〕的可能是金色,可能是玫瑰金、可能是银色等等。它亦都会有不同的转法(是指那两枚硬币在封面转动的动感)不同的分布。
在场有一位说有买(书),应该会收到我的e-mail,没有错的话应该会收到我的e-mail。 E-mail 是所谓「人肉AI」发的,是我自己发的,因为我想有机会,我很珍惜今日的机会或类似跟读者沟通的机会。我会沟通一下例如我在签书的过程上款应该写什么。对NFT 没有理解可能一时之间未听得明名什么是签书,其实都是一个签名来的,不过签名不是用笔,亦不是签在一张纸里面,而是用我的private key,我的私钥去签名记录在区块链。其实都是一个签名的过程而且更加用密码学去签名而不是用纸张去签名这样。
书籍的「温度」
另外就是我们很喜欢,我都不是很常说这件事但可能很多文青(指一指Willis)很强调纸本书才有温度。我不反对的因为我都支持纸本书,但是我觉得温度不是来自那张纸,是来自因为它可能是一个物理的物件所以你会接触它或者其他各样东西;相对而言事情可以倒转来说,它是印刷机印出来,印两千本,每本一式一样。其实温度不是用探热针去探,温度是大家的互动走出来。相对来说我卖的是电子书但是我可以透过这个过程与大家互动,温度可能更加体现得到。我可以分享多一点就是做这两本书的过程是怎样。其实我都是一路做这个实验才有新的体会,虽然有些东西可以预计到但有些东西还是做下去才知道、发现得到、领略得到。
这本书(《区块链社会学》)是2020 年7 月书展时推出,到现在已是两年半。 2020 年7 月当时我都是在这个位置在序言签书。我第一份收到的报表在2021 年2 月,即是7 个多月后,那个报表三秒钟看完了,卖多少本多少钱就看完,没有breakdown 什么也没有。我不是说天窗(出版社)的问题,这就是传统出版社,他都拿不到那些资料,也没有什么breakdown 可以给我知道台湾卖怎样香港卖怎样, 三中商卖多些还是怎样。其实他都没能够拿到这些资料,就算有也整理不出来。每半年我会拿到报表说过去几个月卖到几千本…sorry 是几百本,两年以来我卖了两千多本,加起来大概三万蚊〔元〕的版税,是这样。
观众:其实他们发行卖到那一个Distributor 是一定要知道的,所以可能是他们没有弄给你。
建:我还想帮他们讲说话(尴笑),即是他们的系统整理不了在这个过程里面。相对以来我卖这本书(《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 在法定货币》)在10 月25 开卖,基本上我三分钟之后收到订单,我知道读者的电邮,知道一些基本的东西我可以直接和他/她沟通。有些积累之后我知道台湾占40 多个% 的sales,香港少一些,40% 左右,接着还有10 多% 来自10 几个国家,英国最多,美国、德国、日本,每处地方也有一些因为大家散落四周等等,我知得很清楚。亦知道他们用什么终端,可以和他们有沟通等等。我想所谓温度,我想强调一次其实不是体现在媒体中,而是更加多地方,例如有没有一个机会去互动去什么的。亦因此在整个实验过程里面心态上有点变化:我原本是不想限量,我觉得就这样一直卖就好。但后来我觉得限量,我现在的限量方式是透过限时,其实是需要的,因为现在买书或者卖任何内容的模式那种限制我觉得是人造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我复制那个file 本身是没有成本的,它本身不存在一个稀缺性,其实你复制一亿份也是没有什么成本,反正今时今日data storage 那么便宜,所以其实纯粹是他想使用以前实体书那个逻辑或者那个理解去制造一种「你给了钱才可以看」的限制,而事实上那个限制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你是没有利用数位世界的特质去做这件事。其实我都很疲倦这样一对一千去做,于是我发觉这份人肉AI 的做法是有限制的,是真的有稀缺性,因为时间是稀缺的。如果我不断的卖,当我有能力卖一万本,我的专注会摊得太薄,没有办法照顾每一个读者,所以就会这样做。所以大家都是电子书,但是我现在做的电子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子书,而我觉得这样做会更加好。读者很明显是(觉得)更加好,因为就算没钱都可以获得任何资讯。又或者你愿意付钱,也可以看完觉得值得才付费,对读者是毫无悬念的。作者也没有输,因为一样可以得到收入。而且我是…或者在下一个问题再谈。我在整个过程里面其实有计算我在用一个方法计得通(顺)整条数,在一个新的模式下大家获得的收入是可以和传统模式看齐,其实是超过的,应该是说差不多看齐,不过一个花差不多两年多去得到这笔收入,另一个花个多月去获得这笔收入。剩下来是一些更加周边的例如书店通路等等,我们照旧也可以谈一下。
是NFT 书不是书NFT
Willis :嗯嗯,我就是看到Q&A的时候,你那篇Q&A 的数字都列得很坦白,那一些人会拿到多少%,那一些人是one off 还是持续会拿到多少% 都会有一个数字在那儿,而我觉得用一个数位技术去处理它本质上如果你说开放流通资讯的话,如果你连这一个收入百份比都公开了,我觉得这一个point 是在这个实践的很大卖点来的,因为它是一个动能来的。如果你要推广开去,如果有人想跟随、书店想跟随、出版社想跟随,那个公式是怎样呢?是有的。你亦说之后那些内容或者整个实践过程会公开。来到这儿我就想说一下这个百份比和你计算的时候,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会打烂传统出版的饭碗,当然现在未去到这个情况,但思路上有可能是这样。但在我看来其实你改变了模式但对人的对待是更加好的。所以如果回到去说人,这一部份可能说一下出版商FAB DAO ,然后谈一下分成比例是怎样计算出来,还有你心目中理想的模式是怎样。
建:我想我先谈一下legacy,传统的模式,跟它算一算帐,可能需要做出版的人补充,你比我更熟悉(指一指台下观众),我只是很皮毛地作为一个作者的参与知道一点点。首先这本书(指《区块链社会学》)卖20 蚊美金,20 蚊里面头二千本分8%,二千本以后分10%,这本书现在是第二版,花了两年时间卖了两千多本,我其实有点说不出口,我是有点面红的「我是一个畅销书作家」、「我这本是一本畅销书」。我是有点面红不过很可惜它就是一本畅销书,问题不是我好巴闭,而是书的产业实在太潦倒,两千多本已算是畅销书。所以你可以计算得到,当它两千五本计20 蚊美金,这里是5 万蚊美金的economy。 5 万蚊里面我当它是40 万港元,我大概只有3 万蚊(港元)到手。
观众:当初写稿有没有稿费?
建:没有。
观众:是只计算版税?
建:是。
Willis :你写了多久?
建:我原本以为有点懒,想着写这些文几年,新曲加精选凑合应该不需要那么久,怎知一来有点混乱,因为加起来结构不是十分完整、不是很流畅,跟着不同时期的文又有些长有些短。我在明报写的时候是长的、苹果写的是短的,诸如此类不同媒界。加上2020 年2 月又忽然爆肺炎,困在家中写书,所以基本是肺炎的时候困在家中写了两三个月,结果差不多重写,不能用到以前的稿件。所以有一个这样的effort(换)3 万蚊,对一般人来说正常是不能生存,或者只可仅仅生存,如果不用住(房)的话。但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比较好的参考,于是我在做这个(《所谓「我不投资」》)实验的时候,大概是年初到年中,中间有想过很多,现在这个是最终实践的版本,但过程里面考虑过很多不同做法。譬如NFT 大家最终有没有参与都好,可能都知道一般的玩法是不会这样玩的,一般的做法不是这样做。一般的做法可能就会是买一本NFT 书很贵的。
Willis :或者是买一个封面。
建:是的,我以这个(指着《区块链社会学》)为benchmark,我希望作者可以赚回三万蚊于是我要证明一个开放的内容发放模式一样有可行的商业模式,所以我要benchmark 三万蚊,我要得到三万蚊,透过出版这本书得到三万蚊。我有很多方法,我卖一个卖到很贵就可以、又或者我以一万蚊美金做基础,我可以一个卖一万蚊,我可以十个卖一千蚊,我可以现在最终版本是一千个每个卖十蚊。事实上越低价而卖得越多copies 是越难的我相信,因为如果我要一个卖一万蚊,我觉得我敲脚骨〔巧取豪夺,以前苦力坐在货物上敲打自己的脚骨想顾主多给工钱才搬货到目的地〕也敲到回来,找一个人支持我,应该说可能会有一个这样的人存在,所谓的鲸鱼愿意支持我,我就搞掂〔搞定〕了。一千个亦都可以找到或者真的找不到必要时可以拍朋友膊头〔是朋友才会有身体接触,意指叫朋友帮忙〕都搞得掂〔搞得定〕,但觉得这样没有参考价值,意义没那么大。一来参与者少了,二来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时常说NFT 书,就算是这个说法也𦧲〔形容吃鸡抓吐骨的动作,意指细细咀嚼,纠缠〕了很久,我不想叫它做书NFT,因为重点是书而不是NFT,在这个语境里面NFT 是个量词,NFT 是张纸,即是书的重点不是在纸里,虽然你对纸也有点不同的偏爱。我不喜欢纸太厚太白太重,我喜欢黄黄的、像发霉的样子、比较轻的那种书…我对纸也有点偏好,所以NFT 不是不重要但更加重要是书,所以重点放在书里面,想大家对NFT 书的印象像传统的电子书所以用一个比较亲民亦都接近传统电子书的定价,十蚊美金去定价。而一千是因为一般来说一个独立作者起步是一千册,你很难印少过一千本书。当然你可以印少过一千本书,但可能印一千本与印八百本成本是没有分别、印一千本与五百本成本也是没有分别的,只会令你单价卖了一倍,所以一千本是一个起步。
传统书与NFT 书收入一样?
我就用这几个参数去变成一千本、十蚊、一万蚊美金的收入。所以(指着《区块链社会学》和《所谓「我不投资」》)收入是差了四倍,但到手是一样的,那么一万蚊是怎样分的呢?首先编辑是百份之十、一千蚊美金,算是过得去,编这本书有一千蚊美金的收入。设计和排版的都是一千蚊美金,即是10%。然后出版社是20%,即是去了40%。要知道传统出版社是包括排版和编辑,所以传统出版社去看这件事的时候如果他们可以用这种新形式出版去涵盖这几个角色,除了编辑和设计以外还有宣传推广,其实它是可以分得40%。剩下来10% 比较特别的是技术支援。为什么技术支援会比较特别呢,因为它有很多东西是可以重用的,即是我不觉得每本书都要拿10% 出来给技术支援因为做了以后代码是共享的,后来者尽管需要做一些个人化或修订,但不需要重做。
剩下来再有50%,30% 是通路,如果大家未买书的,广告时间,可以帮序言买书,有30% 是会到序言手上。剩下来作者有20%。所以在这个exercise 说的是1,600 蚊,但我自己都是(购买)渠道,就好像直销概念,在我网站买我就不是拿20% 而是50% 拉起来大概就是三万蚊的收入,就可以看齐了。但为什么这条数学这么怪鸡,这里(指着《区块链社会学》)四万、这里(指着《所谓「我不投资」》)一万但大家得到的是一样当然就是没有印刷、物流、货存等等成本。可能我唯一没有照顾到的是印刷,但倒转来说我照顾了那些树,就是这样做。所以传统上书店,尤其是楼上书店与电子书好像毫不相干,甚至是一个对立的关系,但我觉得可以不需要这样的。电子书有了Amazon 95 年成立,都就快30 年、序言都是十多年,一路以来好像各不相干,甚至好像不想电子书做得太好因为看电子书我们就没有收入了,我们都希望渠道通路有它的价值。我觉得可以不是这样(电子书与实体书对立)的,于是用这个方法与不同的渠道生成了专属的付费连结,可以印出来做海报,QR Code,只要用那个买他们就会分到而且他们不用管库存而且我结算一定会快过传统出版社。
基本上我的书卖到11 月30 号,我12 月大概3 号就会用USDC 结算给序言和其他渠道,希望整件事会帮到整个生态,数学是在这里。其实还未说后面二手书那些,有时间剩可以再说深入一些。
可延续的出版生态
Willis :还有一件事我想highlight 一下,编辑10%、排版10%,而这个是可以延续的?就是如果你不是卖到今月底而是卖到出年,他们一样可以收到那10%。但如果在传统出版里面他们只会收到一个one off 的payment。
建:系〔是〕呀。
Willis :这个就是我觉得具爆炸性的地方。
建:系。
Willis :即是他们变了一个持份者,编辑、较对、排版变了一个持份者而不是一个staff 的概念。
建:现在我的做法因为是一个实验,我目标是卖一千本但结果卖不到就死?所以我基本上应承了(持份者)怎样都会找一千的数,但后面现在看来是没有什么希望,如果卖到二千本他们的收入会变成二千而不是一千,但是因为我想wrap up 实验,收集到足够数据就去写一份完整的分散式出版实验报告,公开整个过程…其实本身就经已很公开,但我整理整个过程包括代码、包括方法、包括数据怎样分布,例如我自己也很有兴趣知道有多少人是用pdf 的、又有多少人用epub,我自己会prefer 后者,但结果前者是多一点。他们甚至会用什么App 去看,可能做少少回访,台湾、香港等等的分布,我们现在有比较好的概念。然后是什么通路去卖书都可以有一个参考。
不过我在这个实验里面我没有布得很开那个通路,因为我其实可以至少与所有独立书店、即是三中商以外的书店去做,但时间有限而且我刚才也说是人肉AI 来的,我没有将它自动化,没有将它用programmatic 的方法去做所以如果我布得太开我处理那些东西会跟进不了那么多。既然是一个实验我只是轻轻的,传统书店在香港就是序言,台湾是飞地,给其他书店一个参考可以这样做。说漏了一个,还有在实验过程我随时都open,如果其他人有兴趣做通路都可以找我。有一个相当得意〔可爱〕的地方就是有一间小书店,我相信大家听过的机会比较微,是叫做纯良社是一个在台北热门地方东门的小书店,书店很少,比序言还要小一半。它放了几部Readmoo 放了些书在里面,所以他们也有QR。他们做回书店在纸本书上做的事,你可以在书店打书钉看看书、喜欢的就买,买完他们也会分到三成的钱,简单来说就是让知识与人遇见彼此。书店应有的使命一样可以在电子书的媒介里做到。
Willis :有两点,第一点就是你刚刚说你没有布得很开,但这个一个重点在于那个精神和概念,你拿了这个精神来试过一次,如果人家做他不会是一个人肉AI,可能是两个三个,这是之后那些参与者会自行去explore 的东西,而重点精神是拿出来(试)。而我听了一轮我都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就是,其实这样跟自己去排版一个网上电子版的书,跟自己自资出版去做一个网上电子书有什么分别?即是那个区块链的技术在那里?
NFT 书与电子书的分别
建:OK。只是计算epub 跟pdf 是没有分别,我epub 都是自己弄,我出了以后有位热心的读者说某一处的format 错了,不是一些很致命的问题,只是一些Google Docs 的bug,anyway 错了我也是立即改正上载,那一部份其实没有什么分别。但是NFT 作为一个载体它本身是一个凭证去证明大家有这个东西,在公共帐本大家可以看得到。
我想我可以分享,暂时大家可能visiualize 不到,分享一下大家收到NFT 的体验会是怎样。首先刚才也show 过一下封面,是一个动态封面。我想强调一点动态不是animated gif 那个动态,而是它会因应你是谁或者我们之间的互动而有不一样。除了封面是「唯一」的,我的签名也是唯一的。我会因应大家提供的上款而签名给你们,而且这一个东西可以继续发展下去。即是你收到本书看完后你想卖出去好飘出去也好,你亦可以由你的钱包传到另一个钱包,传的过程也可以留一句说话。所以这个实验如果可以成为一个范式,在不久的将来大家会看到更加多的书会这样出现。而除了每一个人在所谓的Web3 书架,在Web3 上有阅读履历之外,书也有它的生命轨迹。你会看到这本书是由我手落到序言手落到你的手,你看完又弹了去解忧旧书店再卖出去等等,是会这样看得到。我觉得温度是这样体验的。
Willis :这样好像比较开心一点,我看到前三手是谁人。
永存于分散式储存
建:当天我们在飞地说起这个问题,想起电影桥段很浪漫地在图书馆看到扱印仔〔盖印章〕(是指以往图书馆书籍内有图书卡,记录书的借出人、借出日期和还书日期等资料),原来那人也是借这些书。所以说NFT 是数位纸张其实就是去盛载这一些东西、去盛载这个履历和过程。还有另一个技术上的原素一直没有cover 的就是,一路说主要是从商业模式的面向来说,但另一样很紧要或者可能更加重要的就是那个epub 和pdf 是放在IPFS 和Arweave 等等的分散式储存,或者是无大台的harddisk 上面令到…我不认为这本书有什么值得禁,但just in case 这本书成为禁书的话,或者我有什么冬瓜豆腐〔冬瓜和豆腐都是很软的食材,亦是传统解秽酒的菜式,「冬瓜豆腐」意指当一个人出什么意外GG 软了〕,或者我的网站消失了,这本书依然会继续存在于分散式储存中,你的拥有依然会继续拥有,也不会怕一夜之间拥有的内容消失了。你以为每天都在看那份报纸杂志,结果明天不见了,这个拥有是这种意义的拥有。
Willis :解释少少这个IPFS 的意思是将内容放在不同节点,比较难一夜不见了。而当你publish 了在IPFS 的节点,每一个内容都会有一个很长的code,你有这个code 的话就算网站冧〔倒下、死了的意思〕了你可以到不同的节点去找回这个完整内容出来。简单地去说概念就是这样。
我有点兴趣刚刚你说那个封面会随着不同的互动去有不同的动态,是怎样解释的?
建:应该是说封面加留言,封面本身是随机的。其实我可以用很多方法去做,应该说出版模式可以用很多方法去做,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给他们不同的东西,针对他的钱包地址、甚至fancy 一些针对他看过些什么,不过这是第一本没有了这个参考去派不同的封面给他。我现在这个做法相对而言是简单而且因为是第一本我也没有其他太多的花臣〔花式、花招的意思〕,就会用随机,就像开盲盒的概念。你不知道你买的时候钱币会是玫瑰金和铜或者是那一个版本。所以你可以买十本去试一下,如果你不相信的话,来抽盲盒。
Willis :怎知都是一样哈哈。
建:买完之后不好的再卖出去,你可以这样去做。这是一个面向。但这个纯粹是我选择的做法,而技术可以让你去做更加多的事,很可能是我想不到的事情。
参与《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 在法定货币》出版实验购书只剩下今明两日,简直「有今生,无来世」。而且作者将有机会突然送你好康(?),想知道是怎样的,留意下半部内容吧!
〔立即购买《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 在法定货币》 〕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