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的人们风景:《都柏林人》
某日在通讯软件群组中,提起白先勇老师的《台北人》,想起书海里有些书用「人」作书名,如乔伊斯的《都柏林人》,还有川端康成的《东京人》。不过,我并未放在心上。
直到最近,当阅读杨照老师的《壮美的余生:杨照谈川端康成》,读到他评论《东京人》时,有感可以跟《台北人》做对照。故此心血来潮想读它。但,这无疑是一个掘坑给自己跳,因为《东京人》是一本40万字,厚700几页的书。
再次感受到「自作孽不可活」。
既然下了决心,那就一拼找来《都柏林人》来阅读吧!就来一次「浩瀚工程」。
我们先到距离最远的国度——爱尔兰的都柏林。
开始阅读《都柏林人》之前,跟好友提起此书,她的回应是觉得这书很难理解,没法感受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她在想,是否跟译本有关,还是对爱尔兰当时代背景不理解。
幸好有她的提点,当我在阅读《都柏林人》的同时,亦从书柜中找回那些有关爱尔兰近代史的书籍,重温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爱尔兰史。
~~~~~~~~~~~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在22岁时(1904年)开始创作,直到1905年,共写了12篇。现时的版本共收录15篇,写成日子如下。乔伊斯将这15篇分成四部份[注1]:
童年故事:
〈姊妹俩〉(The Sister): 第一篇(1904年8月13日)
〈偶遇〉(An Encounter): 第九篇(1905年9月18日)
〈阿拉比〉(Araby): 第十一篇(1905年10月)
〈伊芙琳〉(Eveline): 第二篇(1904年9月10日)
青年时期故事:
〈车赛之后〉(After the Race): 第三篇(1904年12月17日)
〈两个浪子〉(Two Gallants): 第十三篇(1906年2月)
〈公寓〉(The Boarding House): 第五篇(1905年7月1日)
〈一抹微云〉(A Little Cloud): 第十四篇(1906年中)
〈如出一辙〉(Counterparts): 第六篇(1905年7月)
成年阶段故事:
〈泥土〉(Clay): 第四篇(1905年1月)
〈一桩惨案〉(A Painful Case): 第七篇(1905年7月)
公众生活的故事:
〈委员会办公室里的常春藤日〉(Ivy Day in the Committee Room): 第八篇(1905年8月)
〈母亲〉(A Mother): 第十篇(1905年8月)
〈圣恩〉(Grace): 第十二篇(1905年10月至12月)
〈死者〉(The Dead): 第十三篇(1907年)[注2]
乔伊斯之所以创作《都柏林人》,是因为「都柏林作为首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是大英帝国第二大城市,差不多有三个威尼斯大,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艺术家把它展现给世界」。
既然是要让人知道都柏林,那可能像某些国家般,书写一些美好的东西。但是,乔伊斯却是:
我的初衷,就是要书写我的祖国精神史上的一章,我选择都柏林作为背景,是因为在我看来,这座城市正是瘫痪的中心。
所以,《都柏林人》的主题,正正是描写这个住在这城市的人的精神「瘫痪」:Spiritually Dead。
除了「瘫痪」这个词贯穿这15个故事外,还有「腐败」(Corruption)。这腐败不但是人性的腐败,还有宗教、政治上的腐败。乔伊斯在〈一桩惨案〉中,主人翁詹姆斯.杜菲有这样的看法:
⋯⋯再等几百年,都柏林都不可能爆发社会革命。
(No social revolution, he told her, would be likely to strike Dublin for some centuries.)
这跟爱尔兰当时的历史有关:当时的爱尔兰是被英国管治,而天主教是爱尔兰人的宗教。这两个大的体系,仿如藤蔓缠绕着爱尔兰数百年,渐渐地,让爱尔兰人变得瘫痪及腐败。一位22岁的年青人,已经看透了爱尔兰人的不作为,并且看不过眼,故此用文字来表达他对爱尔兰的「爱」:爱之深责之切。最早完成的三篇有在报纸上登载,却因为内容完全冲着两大体系,遭人投诉,所以没再刊登。
1905年,乔伊斯将完成的首12篇寄给出版社Grant Richards。一年后,出版社与乔伊斯签约。
如果你以为,签了约,书就能平平安安地出版,那你错了。签约半年后,出版社Grant Richards拒绝出版《都柏林人》。原因很简单,《都柏林人》充斥着对大英帝国及天主教的控诉,出版商有机为此面对刑法。所以出版社多次要求乔伊斯修改内容,或者抽走一些篇章,乔伊斯亦有作出一些让步,但最终仍被拒绝。 [注3]
虽然如此,乔伊斯一直在找出版商出版《都柏林人》。 1909年,他本来找到出版商,且已经印好,但最后仍是因为内容问题,无法出版,那已经印好的一千本,全部送去销毁。当晚,乔伊斯带着他一家离开都柏林,途中创作”Gas from a Burner”,讽刺都柏林的出版界。 [注4]直到1914年,第一间跟乔伊斯签约的Grant Richards最终同意出版15篇的《都柏林人》,出版后亦没有面对任何法律责任。从1905年到1914年间,乔伊斯共向15间出版社寄稿达18次[注5]。我能想像,乔伊斯在这过程中,有多令他心痛、忿怒。
~~~~~~~~~~~
在推荐我印象深刻的篇章前,先讲翻译。译者的质素,很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观感。最佳例子是村上春树,赖明珠的翻译,就是代表村上的文字。当最近新作《一个人的单数》改由另一位翻译后,读者们的反应不一,可见译者的文采会影响读者理解/欣赏作品。
《都柏林人》出版时期已经超过50年,可以在维基文库找到小说原文[注6]。我仍买了中文版阅读,以为可以让我更容易吸收内容,可是并非如此。最让我感头痛应该是都柏林的景点街道译名。因为曾在都柏林待过300多天,对都柏林一区二区的街道颇熟悉,所以对于那些译名一头雾水。以〈两个浪子〉,科利与莱尼汉在都柏林游走的街道,都是著名的大街及景点,但译名太难猜,所以最后找英文版,以理解他们在那处逛。
另一个我认为是不专业的是「美眉」(“girls”)。我初时不明白代表什么,慢慢才想起它是国语读音跟「妹妹」一样。但,为什么不用女孩、女子,而要用「美眉」?
我对这译本有点失望。为了更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在阅毕中文版后,找来英文版与中文版一并对照阅读。
~~~~~~~~~~~
15篇小说(其实最后一篇〈死者〉是中篇)各有特色,各有亮点,真是有点难选择。曾提及15篇小说都有主轴及主色调贯穿它们。而这15篇小说内容,又各自互有连系,比如〈一抹微云〉与〈如出一辙〉相类似:两位父亲在现实世界中受挫折,最后回家对孩子使用暴力发泄;第一篇〈姊妹俩〉与最后一篇〈死者〉内容有包含死亡;〈公寓〉与〈母亲〉都是讲述两位母亲如何为女儿「谋幸福」;〈车赛之后〉及〈两个浪子〉的主角们都是无正业人士,只是有钱还是没钱的分别。
如果要选,我会选〈一抹微云〉(The Little Cloud)、〈泥土〉(Clay)、〈委员会办公室里的常春藤日〉(Ivy Day in the Committee Room)、及〈死者〉(The Dead)。
〈一抹微云〉讲述两位老朋友相隔八年再次见面:小钱德勒仍是在办公室做事的小人物,而加拉赫在英国新闻界已成赫赫有名的人物。小钱德勒在前往会面的路上,曾幻想自己可以透过诗作,带他去到伦敦,因为他的出身和教养都比加拉赫好。他亦深信,机会一来,他可以大展鸿图。那什么让他无法达成:
⋯⋯是什么阻碍了他呢?是他可悲的怯懦!他渴望能够洗刷污名,证明自己的男子汉气概。他看穿加拉赫只是借友谊之名施恩于他,就像他衣锦还乡,只是对爱尔兰的屈尊下顾罢了。
结尾他回到家,面对着那个诸多不满的家,面对着他的梦想越来越远,只能「悔恨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对自己的前景不满,却又下不了决心,是一种「瘫痪」。
〈泥土〉是一篇很难明的故事:一位与人为善,能平衡工作间一切问题的玛丽亚,在万圣节前夜回家与家人聚会。玛丽亚本来想让家人高兴,买了葡萄干蛋糕,但最后不见了;在玩盲换游戏中,本来摸了一样东西,但因为某些原因重摸一次;之后被邀唱歌,她选唱了〈我梦见自己住在⋯⋯〉(I Dreamt that I Dwelt in Marble Halls),只是当唱到第二节时,她错误再唱第一节一次。
这篇之所以难明,是因为故事重点是那些隐藏的点子。第一样是玛丽亚第一次摸到的「物件」:
⋯⋯她的手触到了一团软绵绵、湿漉漉的东西,她心里纳闷,为什么没有人讲话,也没有人帮她取下布条。顷刻之间声息全无,几秒钟后,响起了一片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和窃窃私语声。有人在说花园什么的,最后唐纳莉太太厉声呵斥邻居家的一个女孩,叫她赶紧把东西扔出去,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作者没有明言玛丽亚摸到什么,但读者可以猜出,是泥土。这游戏是爱尔兰万圣节的习俗。摸到祈祷书,代表会到修道院;摸到水,代表漂洋过海,移民到海外;摸到戒指,代表将会结婚;而泥土,则代表死亡。所以,为什么唐纳莉太太责备邻家女孩不能闹着玩,就是这原因。
另一个暗喻是玛丽亚所唱的那首歌。玛丽亚重覆地唱第一节两次,而她没唱的第二节,正正表达她的人生不会出现:
I dreamt that suitors sought my hand,
That knights upon bended knee,
And with vows no maiden heart could withstand,
They pledg'd their faith to me.
And I dreamt that one of that noble host
Came forth my hand to claim;
But I also dreamt, which charm'd me most,
That you lov'd me still the same.[注6]
所以,她的未来,没有婚姻,只有死亡。
作者巧妙地用隐晦的方式表达玛丽亚的未来,有些学者认为玛丽亚暗指爱尔兰。无论如何,我在想,如果不了解这些背景,虽然仍可以理解故事的含意,但当理解后,会赞叹作者的背后心思,并对这作品有更深的体会。
〈委员会办公室里的常春藤日〉是一篇政治控诉短篇。一群为了市政选举的人员,在办公室讨论政治。这篇内容完全是关乎两大体系,即英国及天主教,而主题正正是瘫痪及腐败。主人翁们对英国皇室没有丝毫敬意:
「可是,话就回来,约翰,」奥康纳先生说,「我们为什么要欢迎英国国王呢?难道帕内尔不是⋯⋯」
「帕内尔嘛,」亨奇先生说:「已经死了。喏,我是这么看的:那家伙被他老娘挡着,直到头发花白才登上王位。⋯⋯
("But look here, John," said Mr. O'Connor. "Why should we welcome the King of England? Didn't Parnell himself . . ."
"Parnell," said Mr. Henchy, "is dead. Now, here's the way I look at it. Here's this chap come to the throne after his old mother keeping him out of it till the man was grey.)
「那家伙」”this chap”是指爱德华七世,而「老娘」”old mother”是指当时的英女皇维多利亚女皇。乔伊斯完全不留面子给英国王室。所以为什么出版社要求他改正,甚至拒绝出版。
文中的帕尔斯(Charles Stewart Parnell),是乔伊斯十分敬重的人物,因为帕内尔透过政治力量,让大英帝国在爱尔兰自治上,作出更大让步,堪称「无冕之王」。可惜,他的婚外情,为天主教会所不容,而身边的战友都对他这决定不断攻击,最后黯然离开政坛。
乔伊斯在9岁时,即帕内尔逝世的那年,曾写了一首诗〈还有你,希利〉(”Et Tu, Healy”),内容是指责曾是帕内尔的追随者Tim Healy对帕内尔的背叛。这篇小说亦有一首诗,题为〈帕内尔之死〉,亦是毫不留情地批评那些间接害死帕内尔的人:
他去世了。我们的无冕之王去世了。
啊,爱琳(即爱尔兰的别称”Erin”),悲伤地哀悼吧他长眠地下,一帮穷凶极恶的现代伪君子葬送了他。
他把怯懦鬼拉出泥沼赐予荣光那帮狗却反咬一口扑杀恩人;
从此爱琳的希望和爱琳的梦想都随着无冕之王的葬火归入埃尘。
⋯⋯[注8]
的确,有不少历史学家认为,如果帕内尔继续在政坛,爱尔兰自治目标或可以提早10年达成。 [注9]
作者透过这篇,控诉人们对当时政治的态度是一种「瘫痪」状态。 《都柏林人》出版的两年后的复活节,爱尔兰人证明他们不是政治「瘫痪」:1916年,爱尔兰共和兄弟会(Irish Republican Brotherhood, IRB)发动了复活节起义(Easter Rising)[注10],试图从英国独立。虽然起义6日后遭英军镇压,领袖们都被处决,但这起义开启了往后与英国的在明在暗的抗争。
〈死者〉是《都柏林人》最后一篇完成,它的长度已经算是中篇(15-16,000字)。发生的时间是圣诞节晚上,一如以往,莫肯家两姐妹老人家办了一个舞会,邀请各方好友前来聚会。男主角是两位老人家的外甥加布里埃尔,他太太格丽塔如常参加聚会并在聚会中帮忙。加布里埃尔是一位比较亲英的人,从言谈到穿着可见,虽然他否认。聚会上,一如往昔加布里埃尔在席上负责演讲,今年的内容是表达两位阿姨的款待之余,亦表达不要沉湎过去,要把握快乐的时光,拥抱现在。晚宴完毕,他们两夫妇准备离开大宅之际,格丽塔突然听到受邀的歌唱家唱起〈奥格里姆的少女〉。
回到酒店后,格丽塔突然有感而发,因为〈奥格里姆的少女〉这歌,勾起她与一位男子的回忆,这位男子经常唱着这首歌曲。加布里埃尔听到这往事时感到忿怒,同时觉得自己很可笑:
加布里埃尔觉得很丢脸,讥讽落了空,又从死者身上扯出这么一个人,一个在媒气厂工作的男孩。就在他满怀柔情、欢乐和欲望回忆他们生活中的私密时刻时,她却在心里把他和另一个人做比较。自惭之情袭上了心头。他觉得自己滑稽可笑,是一个为两个阿姨跑腿打杂的孩子,一个神经质又自作多情的感伤主义者,一个对着一群俗人高谈阔论并把自己小丑般的情欲理想化的人,一个刚才在镜子里瞥见的可怜而愚蠢的家伙。
格丽塔述说完她的往事后,因为太伤心而沉沉睡了,只留下加布里埃尔静静地思想。
这篇亦是我觉得难理解的篇章。开首舞会的片段我仍能理解,但当格丽塔听到〈奥格里姆的少女〉之后,讲述的她那段往事,我不太明白当中作者的用意。
上网查考资料,原来〈奥格里姆的少女〉这首歌曲的故事是讲述一位爵士与农民女子的相恋故事,可惜爵士最后始乱终弃。农民女子,带着爵士的孩子,冒雨到爵士的城堡外,却被他母亲骗开,最后走投无路投海自尽。爵士得知真相后,赶忙追上去,只看到女子及孩子淹死的惨状。而作者写的歌词,是来自爱尔兰传统民谣”The Lass of Aughirm”[注11],女子在雨中求见爵士。
看完资料,再次阅读那两段文字:当听到格丽塔要离开时,那位正在患病期间的男子,冒着大雨出来见她,说他不想活的情节;及格丽塔讲了一句:「我想他是为我而死」时,我更明白她为何听了〈奥格里姆的少女〉后,会如此感触落泪;更理解加布里埃尔的忿怒:他满以为格丽塔很爱他,因为他很爱格丽塔;现在才知格丽塔曾有这一段往日情。更甚的是,他不久在人前演讲说「我们的人生旅途总是铺满了这样一些悲伤的回忆:但如果一直念念不忘难以自拔,我们就没有心思勇敢地在人间继续承担我们的工作」。格丽塔的回忆,不就是他刚才所讲,需要忘记的吗?
我很喜欢结尾的文字:
窗边传来几下轻叩玻璃的声音,他循声望去。又开始下雪了。他睡眼朦胧地看着银白灰蒙的雪花在灯光下斜斜地飘落。该是他启程西行的时候了。是的,报纸上说得没错:爱尔兰各地普降大雪。雪落在晦暗的中部平原的每一片土地上,落在光秃秃的山丘上,轻轻地落在艾伦沼地上,再往西,轻轻地落在香农河汹涌澎湃的黑色波涛中。雪也落在迈克尔.弗瑞安息的那座孤零零的山间教堂的墓地的每一个角落里。雪飘落下来,厚厚地堆积在歪斜的十字架和墓碑上,堆积在墓园小门的栅栏尖上,堆积在荒芜的荆棘丛中。听着雪花在天地间窸窸窣窣地飘落,他的灵魂沉沉睡去,雪花窸窸窣窣地飘落,就像最后的时刻来临那样,落到了每一个生者和死者身上。
那种平静,可以从文字中看到。
加布里埃尔静静地细想一切这个晚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在推翻他信念。作者用以雪作背景,带读者进入加布里埃尔的思绪,一同进到生与死:雪落在每一个地方,不论是加布里埃尔所处之地,山丘、河流、墓地,而最终雪都会消失:「这个实在的世界,这个死者一度养育生息的世界,正在渐渐溶解,化为乌有。」(the solid world itself, which these dead had one time reared and lived in, was dissolving and dwindling)。
加布里埃尔可以做的,就是:
与其随着年华凋零凄凉地枯萎消残,不如趁着激情满怀韶华尚在,勇敢地跨进另一个世界。
生者与死者的分别,就是生者仍可以摆脱刻板的常规和过去的束缚,即摆脱《都柏林人》的中心思想:「瘫痪」。
这篇小说曾改编成舞台剧、电影。如果不想阅读文字,可以到YouTube观赏。 [注12]当然,我希望大家先阅读小说后再欣赏,那会更深刻。
~~~~~~~~~~~
读毕完《都柏林人》后,惊讶乔伊斯那么年青,就有这样的心思,15个短篇,内含那么多细节,又互相扣连。乔伊斯用瘫痪(或麻痹)及腐败作主轴,用泛黄色及棕色作色调。
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人》主人翁们,没有带着一点的欢乐,只有忿怒、懊恼、悔恨、甚至暴走。每当读毕一个故事,心情总是一沉,没有一线欢乐,总是抹上一层灰蒙蒙,还有郁闷。
这书经历十年「劫难」才能出版,虽然出版时并非大卖,但它最终成为经典之一。亦让身在这世代的读者,透过这15个故事,认识当时的都柏林人,及以他们为视点,看到的都柏林「风景」。
~~~~~~~~~~~
[注1]庄坤良,〈麻痹:《都柏林人》的文化病理学〉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3186
[注2]Publishing History of Dubliners
https://www.csus.edu/indiv/m/maddendw/publishing history of dubliners.pdf
[注3]Clare Hutton, Chapters of Moral History: Failing to Publish "Dubliners"
https://www.jstor.org/stable/24295682?read-now=1&refreqid=excelsior%3A40840a466045ea050924627bcbce7af7&seq=6
[注4]James Joyce, Gas From a Burner (1912)
http://www.ricorso.net/rx/library/authors/classic/Joyce_J/Poetry/Gas_Burn.htm
[注5]Dubliners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ubliners
[注6]Dubliners (Wikisource)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Dubliners
[注7]"I Dreamt that I Dwelt in Marble Halls" 歌词https://www.azlyrics.com/lyrics/enya/marblehalls.html
[注8]〈帕内尔之死〉"The Death of Parnell" 诗
http://www.online-literature.com/james_joyce/961/
[注9]《爱尔兰史:诗人与歌者的国度》页168
[注10]Easter Rising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aster_Rising
[注11]The Lass of Aughirm
https://lyricstranslate.com/en/irishscottishceltic-folk-lass-aughrim-lyrics.html
[注12]John Huston's The Dead (1987)
https://youtu.be/Rkos62UPwVk
《都柏林人》(博客来)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7613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