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分文的日子

寂然
·
·
IPFS
·
尽管手边仍然会有一定数量的钞票以备不时之需,但今时今日想真正“花钱”也绝不容易,消费一百以上,付一张五百元,对方也会说不够钱找赎,劝你使用电子支付。


这种情况是近年才出现的,由于电子支付普及,日常生活需要用现金的情况大大减少,所有消费都透过手机让商家扫码完成,即使身无分文,也不会寸步难行。

尽管手边仍然会有一定数量的钞票以备不时之需,但今时今日想真正“花钱”也绝不容易,消费一百以上,付一张五百元,对方也会说不够钱找赎,劝你使用电子支付。有些坦率的店员更会一脸鄙夷,务求让你感受到坚持用现钞有多麻烦。这种场面遇得多了,大多数消费者都会乖乖就范,全面配合电子支付的大局需求。

像我这种顽劣的老居民,最不习惯的是停车收费咪表全面停用现金,直接促使“硬币”这种东西作用大减,始终感觉不便。尤其在下雨天泊车之后,撑着伞在风雨飘摇的街道上操作那个很容易多按金额的电子支付咪表,那种狼狈绝对会令人怀念以前每个车位配一支投币咪表的友善安排。

我当然知道电子支付可以帮助商家调整资源、节省人手,问题是他们得到好处之后既没有提升服务,也从不减价回馈,只会不断让消费者配合他们的需要从而赚到最尽,升斗市民只有无奈与无言。

有时路过一些对外服务的单位,看到前线的职员逐步减少,大趋势是以各种机器提供服务。表面看来是现代化的表现,但想深一层自会明白企业利用科技减低成本的意图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以前文职人员一般从低做起,养家糊口之余也可以在大机构中力争上游,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很多基层职位,不是由机器代替,就是外判到人力资源廉宜的地区,下一代澳门人要面临的就业困难,可能会超乎我们想像。

我从来不觉身无分文的日子有多方便,反而很讨厌现在大家都丧失了不用手机的自由。眼看着众人全盘受落,只能暗暗吃惊,无限凄凉,慨叹无拘无束的好日子一去不返。

(刊于2024年6月22日澳门日报新园地)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寂然寂然,在澳門生活的文字工作者,結集出版的作品包括小說集《有發生過》、《月黑風高》、《撫摸》、《救命》,散文集《青春殘酷物語》、《閱讀,無以名狀》等。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文明與野蠻

只有更離譜

越想越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