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然
373 articles
寂然

廢都未完,尚有新篇:談賈平凹的《醬豆》

賈平凹對年少氣盛時引起的軒然大波似乎未能忘懷,於是在《醬豆》中索性來一次現身說法,他寫主角“賈平凹”親身剖白莊子蝶的原形人物,細說這位前輩高人如何周旋於文學圈子與眾位美女之間⋯⋯

寂然

洗腦

總之踏出那個門口之後就不拖不欠重新開始,這樣做人就不用計算那麼多,反正計也沒有用,每日都會把一切歸零。

寂然

活着就好

以簡單的故事把幾代人集體經歷的苦難娓娓道來,讓讀者感受到時代轉折過程的殘酷,同時佩服作者寫出群眾心聲的巧思和勇氣。

寂然

武俠世界與社會百態

這部武俠小說沒有奇情,寫不出恩怨情仇,不賣弄絕世武功,情節也算不上曲折離奇,但伍軒宏卻為武俠小說注入了有趣的新元素,詳細書寫主角行走江湖的生活日常,穿州過省的耐性考驗,面對大量不確定因素的忐忑不安。

寂然

尊重子女的決定

據說近年大學畢業生求職擇業都比較困難,即使找到工作也未必能獲得滿意的薪酬,不少大灑金錢送子女去外國讀書的家長大嘆“投資失利”⋯⋯

寂然

異教詭屋

Mr. Reed以冷靜的口吻施展語言暴力,令兩位入世未深的少女飽受驚嚇⋯⋯

寂然

宛如阿修羅

導演巧妙處理姊妹之間的性格差異,強調她們彼此扶持但又會有微妙的競爭,把女人的心事拍得很真實也很有趣。

寂然

漫長的誤會

“妳真的相信到了我們這樣的年紀,還有男性朋友會經常陪他通宵喝酒嗎?即使妳大方容忍,人家的太太或女友也會有意見吧!”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寂然

蛇年的姿態

近年社會興起躺平之說,適逢今年是蛇年,在十二生肖之中,蛇的姿態卻非躺平不可,在當今“盡在不言中”的時局下,“死蛇爛鱔”不但不算是壞事⋯⋯

寂然

談徐克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

老影迷也許仍然會執著於《黃飛鴻》、《新龍門客棧》時期的徐克風格,但這部《射鵰》大部分都拍塞外草原與兩國交界的戰場,顯然是要拍出以往港產片無法呈現的宏大場面⋯⋯

寂然

不要泡在苦水裡

我試過一番好意去幫助朋友,最終被對方的負能量弄得情緒低落,那當然是因為我不自量力、道行未夠。

寂然

2024年讀過的書

年初重溫了李零那本注解《道德經》的書,書名改得非常好:《人往低處走:《老子》天下第一》,都說讀書助人保持清醒,這一年我在閱讀之中的確獲益良多。

寂然

日日是好日

每當看到別人以不同的方式自尋煩惱,我都會很感激“日日是好日”這句看似平常的說話,一旦領悟當中的力量,自然比較容易破除縈繞於心的種種掛礙,排除雜念,專注於眼前的工作和學習,感受每一日的變化和進步。

寂然

前輩

我有幸遇過對工作充滿熱誠的前輩,他們當時雖然已不年輕,但親和力十足,對年輕人特別關照,經常以大局為重,甚至會手把手傳授經驗⋯⋯

寂然

地獄的另一面

故事探討原生家庭的創傷與諒解,感動了無數觀眾,但在人情義理以外,“破地獄”儀式作為電影主題和源遠流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究竟應該堅守傳統還是靈活變通?

寂然

打破常規

不斷變換遊戲規則,考驗參賽者的應變能力,其實也反映了權力不對等,大權在握的一方可以把制度改來改去,任意“搬龍門”,令實力再強的人都會措手不及,表現大失水準。

寂然

一口氣看完

資訊科技的發展令大家無緣無故趨向加快節奏,即使是看影視作品這種消閒娛樂,也會被某種無形力量催促着節省時間、重視效率,不知不覺便產生心理上的緊張⋯⋯

寂然

遇見1994的少年

對比於簽署“中英聯合聲明”這麼重要的一九八四年,一九九四年顯然欠缺某種改變幾百萬人命運的劃時代意義。然而,月巴氏選擇“1994”作為小說的主題和切入點,其實大有深意,三十年過去了,驀然回首,也許更能看清楚當日各種人物和事物的真正本質。

寂然

勇者無懼

編導簡單直接地把經常出現在其他國家的動盪與暴亂集中在美國境內一次過重演⋯⋯

寂然

業餘作者的文字冒險

在澳門這個人際關係密切的社會,總有人覺得流露自己的想法是危險的事。偶爾也有人會“好言相勸”,建議我要“保持低調、珍惜自己”,千萬不要對某些人和事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