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移民一起漂洋過海的中國神

Lola
·
·
IPFS
·
當移民離開他們的國家後,他們家鄉的神會變成什麼樣,又在新世界、新的文化里過著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尼爾·蓋曼在自己的小說《美國眾神》裡開啟的那個假設:當移民離開他們的國家後,他們家鄉的神會變成什麼樣?在新世界嶄新的文化里過著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我想這也是《西遊記ABC》最初的假設。

於是有了愛喝咖啡、喜愛北歐家具,無比適應美式生活的觀音菩薩,在美國高中做校工的豬八戒,在華人餐廳當服務生的濟公,以及被驅逐天庭之後,到凡間開創玉石生意的石磯娘娘,在英文裡她有一個自封的頭銜是Rock Lady(或許這呼應了角色在上一部影片《瞬息全宇宙》中變成石頭和母親對話,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就如同這些絢麗的切片,這個故事也顯得非常現代,我在一開始並未抱有期待,準備接受它所使用的“西遊眾神”只不過是一點花哨的元素,隨便玩玩,但沒想到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並且預估會有《怪奇物語》那樣龐大的世界觀和體量,讓人忍不住期待下一季會怎樣發展。

中國觀眾對其非常陌生,其實也說明我們對西遊記的理解還停留在上一個階段。我猜更好一點也就是今何在的《悟空傳》,關於反抗和自由,但也已經是發端於上個世紀的某一天的故事了,然後在熱火朝天的2000 年左右出版,迄今已過去二十三年。相較而言,我感覺《西遊記ABC》已經在講那之後的故事了,或是十分契合於西遊眾神和他們的移民一起生存的那片廣袤土地,在那裡發生的另一個故事。

這部劇在海外獲得了比較好的評價,MTC 媒體綜評76 分,爛番茄指數95%,爆米花指數86%,但打開豆瓣卻被嚇一跳:5.8 分。翻了一下評論,發現討厭的也說不上來為什麼討厭,而純粹是沒進入這個故事,更有甚者就乾脆認為是“辱華”的同義詞。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國眾神》裡那些跟隨移民來到新世界的眾神,他們齊聚一堂,開始抱怨道:

“人們來到美國,他們將我們一同帶來這裡。……我們和移民一起漂洋過海,來到這片嶄新的土地。這塊土地廣袤無垠。但是不久之後,我們的人民開始拋棄我們,他們只記得我們是家鄉的神怪,以為我們沒有和他們移民來到這個新世界。我們真正的信仰者紛紛去世,或者停止對我們的信仰。我們被他們遺棄了,我們惶恐不安,無依無靠,只能靠我們所找到的極其稀少的祭祀品和信仰者生活。我們只好依靠自己繼續生存下去。……在這個新世界,沒有我們神存在的位置。”

我覺得這裡有一個隱喻,能將自己的神帶到新世界,並令其也生根定居下來,或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你也可以說它其實很酷。況且我從影視作品中認識、想像的美國,是那樣的廣袤無垠,應該不會介意給其他神明一席之地。

《西遊記ABC》講述的就是在如此前提下發生的故事。第一季的結尾,當主人公好像終於完成了一個階段的冒險,回到家之後,發現他的父母不見了,他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典型的美劇劇情,看起來眾神們也已經和他們的移民一樣適應了美國,就連為他們的信徒設置的障礙也如此地“美式”。

對我來說這並不讓人反感,當我們說“美式”的時候,其實也在某種程度上肯定了其吸引人的部分。我會想到《怪奇物語》,並且希望一部由亞裔臉龐構成的劇集也可以講述一個關於英雄和勇氣的故事。或者我們可以先不用琢磨意義,什麼繼承、什麼使命,就這樣沉醉於故事本身即可。



CC BY-NC-ND 4.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logbook icon
Lola来自边疆地区的年轻人 https://m.cmx.im/@lola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

六月里的所有回音

流转杜鹃的日记
7 篇作品

他们的青春喂饱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