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100篇特辑》:聊聊我的阅读旅程!

MaxJames
·
·
IPFS
·
从2020年8月8号起在部落格上每周一文,总算来到100篇(洒花)!想趁这个值得纪念的时间点,跟大家聊聊我的阅读旅程。


从2020年8月8号起在部落格上每周一文,总算来到100篇(洒花)!想趁这个值得纪念的时间点,跟大家聊聊我的阅读旅程。

其实这主题想写一阵子了。碰巧前些日子顺手一算才发觉百篇将近,想说此篇不写更待何时!

此外还有另一个契机。几周前造访蝉雨越读,老板娘热情推荐近期爱书,我也趁机分享我的部落格与IG。她很开心地按下追踪,但也好奇地问:为什么你会想在这个大家都不读书的时代推广阅读啊?

是啊,为什么呢?

我想,这或许可从我的阅读旅程中找到解答。

【萌芽:潜移默化】

《可是我偏偏不喜欢》曾说过,会喜欢上阅读是因为妈妈的关系。由于妈妈是爱书人,家里就不缺书,房中很早就有一面书墙让我赏玩,各种各类的书都有。

记得小学三年级时,就常抱着一本厚重的儿童百科全书在床上趟读。除惹来好几顿骂,还害我步入近视深渊。妈妈那时还买了套西洋经典文学儿童版。于是乎,年幼的我就读过《块肉余生记》、《小妇人》还是《战争与和平》等大部头书(虽说是简化过的)。想当年真有出息,唏嘘……

另外还有妈妈推荐的亚森.罗苹系列(据说她年少时很爱)。那时看的是台湾东方出版社的黄皮本。约莫小五、六的我,每周都到学校图书馆扛好几册回家啃读。儿时的阅读时光,着实怀念!

黄皮本亚森.罗苹(引用自诚品)

【黑暗:升学阴影】

上国中后升学压力涌上,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日渐增加,读课外书的时间就直接等比下降。

高中后更是每下愈况。在《大脑喜欢这样学》一文曾说到这惨澹过往。由于遇上一堆鬼神同侪,让我对自身能力产生极大质疑,读书成了件非常痛苦的事。陷入比较漩涡的我,甚至觉得书只要给头脑好的人读就好,自己用功只是浪费时间。

这样的偏激的心态连带影响我看其他闲书的心情,加上时间几乎都拿来「念」书,结果三年来读的量10只手指都数得出来。国小以来保有的阅读习惯,就这样断了……

【重生:小说世界】

进了大学,时间整个蓬松起来。不过,一开始我花更大量时间在篮球场上,阅读离我已经太远。让我重返的契机是我的好心同学。那时到隔壁寝串门,朋友随手问我要不要看他最近借的书,想说闲来无事,便顺手牵回。

这本书是东野圭吾的《白夜行》

结果不读则已,一读就让我难以离手,惊叹推理小说竟能这样写。一查才知道原来日本推理小说有分重解谜的本格派,与重写实的社会派。后来我几乎追完东野所有著作,也读了许多社会派大师松本清张的作品。

就这样,阅读火种被点燃的我又开始海量地看起书来。

在升大三那年的暑假,假借做专题之名没回家的我,开始拜读金庸。花整整两个月杀玩全套,眼睛都要脱窗。之后又把托尔金的《魔戒》系列、和《精灵宝钻》都刷了个遍。啊,还有那现在还完结不了的《冰与火之歌》……

马汀大叔是要富奸到什么时候……

大学的我完全回到阅读世界。不过那时看得都是小说,印象中唯一读的非虚构作品是《世界是平的》,但现在已不大记得它在讲什么了……或许是升学时代阴影仍在,我对偏知识性的书总提不起劲看。

而这样状况在研究所时迎来转向……

【转向:社会运动】

原本佣散躺在舒适圈读书的我,在硕班时遇上了改变这一切的重大事件: 318学运

记得当时每天睁开眼,就是疯狂爬脸书、批批踢贴文,任无数资讯直冲脑门。试图理解这场运动脉络的我,赫然发现自己居然是如此「无知」。不但对台湾这块土地的历史所知甚微,更缺乏经济学、社会学的视野来理解这个世界。想到这些如此重要的事,我过往居然甚少关注,瞬时感到相当惭愧。

运动结束后,我开始懵懂地跑图书馆,借像李筱峰的《台湾史100件大事》或齐邦媛的《巨流河》之类的非虚构作品,稍稍突破舒适圈。

不过即便意识到不足,那时我更关心的还是即将面临的就业。由于系上近半都是走入神山,卖肝救国,那时的自然我也是抱着舍身挣钱的心,打算加入护国研替的行列。没想到出师不利,面试五个部门皆无果。

那时浑噩好一阵子(可见《情绪解锁》一文),勉强接受后,把研究所毕了业,到高雄微北的乡间小学,展开此前从未想过的替代役生活……

【拓展:蛰居时光】

替代役对我来说是完全的意外空档。觉得既然无法卖肝换钱,至少要有些收获,来个等价交换。 「那就来读书吧!」我想。由于之前意识到的不足,我便将阅读眼光转向往那些未曾驻足的领域。管它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宗教还是哲学,通通给它嗑下去。

像重读计画介绍过的 《枪炮、病菌与钢铁》《世界观》《黑天鹅效应》等对我影响很大的书,都是在这段时间遇上的。

那时读的书一隅-1

因为这样的学习没有考试与比较的可能,让我可以依自己的步调前进。替代役什么没有杂事最多,于是我便趁浇花、割草时慢慢思索、咀嚼。想不通就放着,让知识有时间沉淀发酵。真还不懂就放下,一切随缘。

放下成见,广阔阅读的我,每天被各种多元观点,不断更新、击打原本狭隘的视野,眼界整个被打开。为记录这些感受,我开始用Evernote作阅读笔记,更有系统地整理所学。

Evernote的阅读笔记

另外,就连本就有接触的小说类作品也生出新触角,读了像是《灵山》、《边城》、 《1984》或《 过于喧嚣的孤独》等略有年岁的经典。附个那时读的书单给大家参考。

那时读的书一隅-2

总之,这段时日我完全沉浸在书海中,彻底享受到崭新的阅读之乐。

【应用:卖肝人生】

当完替代役葛格,绕了一圈的我终究回到科技业,在一间半导体外商展开卖肝人生。而当上社畜的我,也开始转向阅读一些较工具的书。

比如因感受到上班后空余时间极度限缩,而买了许多时间管理书籍(如 《搞定》 );而面对就业时的撞墙迷惘,我则从自我成长书籍中找到解方(如《做自己的生命设计师》 );同时我也开始发现理财的重要,一改过往对金钱的不敏感,买了不少财经书回来研读(如《漫步华尔街》 )。

也正是这段时间,我想分享阅读的心更加强烈,觉得好东西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但或许是求学时的自卑心再次作祟,总觉得自己能力欠佳,不敢分享。这些在 〈鲁宅如我是怎么开始写东西的? 〉中已谈过,就不赘述。

总之,最后在2020年8月8日,我在〈姆斯的阅读空间〉发表第一篇读书心得。让我的阅读展开又一段新旅程!

【后记:阅读想像】

如果追踪我一段时间的朋友,应该会发现我读的东西挺杂的。这散广的状况,其实正反映着我一路的阅读轨迹。

扣回开头的问题:为什么要在这个没人读书的时代推广阅读?

理由与我的经历自然是不可分。阅读对我来说就像是场探索,藉由书中文字,我得以到各种新鲜领域冒险。而我希望这些「阅读」风景能被更多人看见。

我从不想将自己定位成那种浓缩式的重点说书。我所做的更像是展示旅行时的景点照,推荐这些好地方。如果大家因这些分享,亲自踏足那些所在,甚至发现我所没注意到的美妙景色,那是再好不过。

而我同时希望能透过这样的分享,让大家得到更多观看世界的角度与方式。

《真相制造》《成功的反思》中提到的,在这资讯乍看富足的时代,人们的认知差异却越来越大,我们反而活在一个更加分裂的世界。我期待的是,有没有可能透过这些分享,让大家发现「原来也有这些面向的思考啊!」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将部落格取名为阅读「空间」的原因。我希望大家可以轻松自在地走入这里,随意晃晃,找个舒适的地方独自品思,或可与我讨论,或可与他人交流。

如此或许就能褪去现在网路社会惯常的剑拔弩张,得以理解他人的观点,进而尝试沟通,找到彼此都更能接受的更好方向。我理想的阅读空间就是一个能实践这些的场域。

当然,上面这些都还没实现(笑)。我也还在摸索着除了部落格、粉专、IG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可能媒介。最近正好看完《创造安娜》 ,不知怎么,对安娜想搞的ADF很有感。或许等哪天本够厚,搞个实体阅读空间也不错(?)

乱想完毕,该结语了。我想,在这个短影片、社群图文当道的「快」时代,阅读正是给了一个「慢」下来的机会,让我们得以静静思寻。而唯有静下来,我们才更能反刍自我、理解他人与认识世界。这是阅读教会我的事,也是我想在这个没人读书的时代,分享阅读的原因。


你可能也会有兴趣的文章:


↓↓也欢迎大家来追踪〈姆斯的阅读空间〉的脸书和哀居↓↓

姆斯的阅读空间FB
姆斯的阅读空间IG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MaxJames半導體外商的小小螺絲釘,遊走於廢青與社畜之間。熱愛閱讀,喜歡透過書本探索外在、內化自我。希望藉由書寫打開與世界交流的一扇窗。 個人部落格:https://maxjamesread.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2 馬特市年度問卷

年末儀式:2022 覆盤與 2023 展望!

《流浪者之歌》:人生或許就是場無止盡的追尋,我的三刷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