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六记》:一个坦荡不屈的时代幸存者

Cyanyyy
·
·
IPFS
·
萧军的名字长久以来跟萧红紧紧连在了一起,大众对于他的关注也被局限在了情感八卦,对于萧军,大部分人都了解的太少。魏时煜导演的《萧军六记》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萧军,一个一位敢爱敢恨、未屈从魔鬼的文人样本,一个在动荡时代和众声喧哗中不愿妥协、敢于捍卫个人信念的知识分子形象。
《萧军六记》海报:章诒和题字

对于中国现代作家萧军的评价,有一则是这么说的:「在现代文学史上,没有一个人像萧军这样特殊,牵涉那么多重要的史实和人物,他像一个张开的蛛网,串联起一系列中国现代文学史重要的片断。」1988年6月22日,81岁的萧军逝世,33年后的这一天,独立纪录片导演魏时煜终于做完了纪录片《萧军六记》的最后混音,希望能赶在7月3日萧军诞辰114年之前,让这部纪录了萧军一生的影片得以开始和观众见面。翌日,《萧军六记》在香港城市大学举办了小型试映会。

萧军原名刘鸿霖,1907年生于现辽宁省锦州市,成名作为《八月的乡村》,是中国著名左翼作家,也是鲁迅的弟子之一。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曾被关押八年。 《萧军六记》以萧军为核心,围绕他的人生经历呈现了中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历史。其中历经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延安整风运动、朝鲜战争、反胡风运动、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以及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也因此,有评论家曾认为可以把萧军看作「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萧军在延安知识分子中,是少数几个经历过整风运动而没有被完全改造了的知识分子之一。他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公开宣称:鲁迅是我的父辈,毛泽东只能算是我的大哥。

《萧军六记》剧照:绘画展现《八月的乡村

尽管如此,但当下的普罗大众对于萧军的了解恐怕并不算多,一直以来,他的名字都牢牢地与另一位中国著名女作家萧红紧紧联系在一起,但《萧军六记》并没有对萧军的情史和八卦上过多著墨。魏时煜也坦言,自己知道拍萧军这个题材没办法筹到资金:「萧军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是不会有人给钱的,而作为一个作家他又没有萧红那么有名」,于是她先申请香港电台的华文作家纪录片项目,在二零一八年先拍摄了《跋涉者萧红》,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萧军与萧红相处时共同待过的哈尔滨、四川、上海等地的素材拍摄,等于从素材上做了部分准备。

除了拍摄萧红时相关的访问素材,影片还结合了魏时煜从2003年(和彭小莲)拍摄记录「胡风案件」的《红日风暴》起,陆续拍摄的访谈中提到萧军的片段,比如因「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经历24年牢狱、劳改的贾植芳,见过萧军本人的诗人灰娃、鲁迅艺术学院学生韩书田、丁玲秘书张凤珠、研究者韩文敏,和著名文化学者李欧梵及刘再复,以及年轻一辈的传记作着袁权、陈徒手等等,受访者平均年龄超过80岁。萧军之子萧燕则提供了他在2006年为父亲百年诞辰拍摄的对萧军亲友的访问片段,包括鲁迅之子周海婴、去过延安的画家力群、画家张仃、诗人艾青的第二任夫人韦嫈等,不少访问素材随着受访者的仙逝更显得弥足珍贵。

影片最重要的一点是以萧军本人为主要叙事人,萧军于八零年代初期在全国四处公开演讲超过200小时,魏时煜从萧军家人处拿到了八场的音频。在听了这超过十小时的录音后,她发现这些演讲几乎涵盖了他所经历的各个时期,于是她重写剧本,让他的直接表达作为主轴。这使片子的效果更接近魏时煜心目中完美的叙事:「就像巴赫金所讲的复调叙事,主角的声音必须是强大的,不能被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盖过的。」除此之外,影片里还拍摄了萧军长子萧鸣及幼子萧燕对于父亲在文革时期被武斗时的回忆,萧燕选择了用朗读父亲写给他们的信,萧军如何凭着要养活妻子和孩子们的信念,在文革的批斗中压抑住自己的脾气,忍受了一切。

《萧军六记》正如其名,将萧军的人生分为了六个章节,分别对应六个季节。影片始于一个冷色调的冬,萧军出生于冷冽的东北,母亲在他出生七个月后就不堪丈夫毒打而服毒自杀,童年不幸的遭遇如同寒冷的冬天;1932年萧军在哈尔滨与萧红相遇相恋,之后共同生活共同写作,并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八月的乡村》,这段日子是他的春记,带给他温暖和美好;1938年4月萧军与萧红分手,不久后与王德芬结婚,又去了延安,正值三十几岁的壮年,是他充满热情的人生之夏;1942年延安开始一系列整肃,萧军在对王实味的批判斗争中为王实味说话,随后又拒绝为破坏批判会的指控赔礼道歉,遭到其他延安作家的批判,给他之后的政治及文学生涯蒙上浓厚阴影,开始在各方面受到批判攻击,这是一个萧瑟的秋天;1951年,萧军为了到北京和家人一起生活违背组织安排,拿不到工资只能靠借贷写作,55年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开始,萧军的许多朋友被逮捕,之后在文革时期也逃不过被批斗的命运。为了照顾家庭,他在文革时期做出很多牺牲和让步,这又是一个漫长而残酷的冷冬;生命最后一章,随着毛泽东去世,文革结束,萧军又可以和他的朋友们重新聚在一起,他开始编注萧红的来信,成立野草诗社,非常享受自己的晚年,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二个阳光明媚而充满希望的春天。始于冬而终于春,这也正如影片所呈现的萧军的性格,总是乐观、风趣、顽强而充满生命力,一生冷暖,终究还是留下了一个光明的尾章。

萧军晚年与妻子王德芬

怎么会想到拍摄萧军?魏时煜回忆道,早些年「拍摄胡风这个群体的时候,他们都是鲁迅弟子,萧军这个名字会不时被提起。我感觉似乎一九四九年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就分为『受过延安整风洗礼』和『没有受过延安整风洗礼』的,于是我开始追溯到底什么叫『延安整风』,知识分子如何被『洗礼』,然后就拍摄了不少去过延安的老人。他们又提到了萧军,因为萧军这个人太『各色』(北京话,形容脾气古怪),在这么小的一个地方没有人会注意不到他。拍了《王实味:被淹没的作家》后,我就和萧军家人交往多了一些,他们觉得此前提到萧军的影视作品,大都都专注于他的那些情感轶事,大众给他贴上一个『渣男』的标签,这个纪录片把他捍卫王实味的英雄形象立起来了,于是就开始讨论以后有没有可能拍一个萧军的片子。」

另一方面,萧军特立独行、一生硬气的个性,也令他在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里成为独树一帜的少见特例,用李欧梵的话说:「像他这种个性,可能不会乖乖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做一个顺民。」魏时煜表示:「我想拍一个不窝囊的人,一个敢于捍卫自己信念的知识分子。在我们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里,会教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妥协,似乎妥协才是一种生存之道。但有时周围的人会群体进入误区。萧军留下了一个证明,就是如果你不妥协,你可能恰好因为你没有背叛,而有机会活下来。其实很多老一辈的人对萧军都有这种感受。」

《跋涉者萧红》纪录片截图

拍摄完萧红之后,魏时煜也感到十分不舍,「萧红过身很早,后来的一切她都没有经历,拍完她的片子,更令人想知道她当时的那些朋友像丁玲、白朗,之后的命运如何?反过头来再看萧红,就更觉得她是聪明的,那时她也可以去延安,但她没去,而是选择了来到香港。」在香港两年半的日子里萧红大量地创作,完成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及《马伯乐》,相较之下,萧军等人到了延安之后,其实都无法再创作。 「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就这样被浪费了。」因此魏时煜也希望萧红和萧军的两部纪录片彼此对照,能比较完整地表达出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写作命运,而非仅讲述萧军个人的故事,正如她在片头的字幕所言:「我试图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中寻找一位敢爱敢恨、未屈从魔鬼的文人样本。结果找到了一群历经战争、动乱和背叛,还敢于在看似无尽的黑暗中相信光明的人。」

(原刊于《亚洲周刊》,有修改)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