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李怡

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失败者回忆录79:踩不死的野花

七十年代一些台籍人士去大陆访问,经香港时跟我谈到他们关心谢雪红的下落。访中时问大陆的「陪同」,没有回应。

有读友说期待我讲谢雪红。实际上我对谢雪红知道得很少。七十年代一些台籍人士去大陆访问,经香港时跟我谈到他们关心谢雪红的下落。访中时问大陆的「陪同」,没有回应。我在北京也问过台籍干部,有的不作声,有的说她去世了,有说她生前在台盟内部搞分裂,也有说她过去社会关系复杂,有历史问题。

那时候我才知道谢雪红其人。我将台湾人的关切向北京反映。后来才陆续传出谢雪红的有关讯息。

1986年9月,中共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谢雪红同志骨灰移放仪式」。这位一生追随共产党的台湾革命女儿,在中共建政不久,即被诬陷、打击、斗争,1957年被打成右派,文革中被拳脚交加地批斗,1970年11月5日逝世。死时的名义是「未摘帽的右派分子」,工资遭冻结,财物被抄走。 1979年所有右派都平反了,无人提到谢雪红。若不是海外台籍人士多人表达关注,谢雪红会不会平反及骨灰移送革命公墓,还真是天晓得!

2010年香港出版了一本书《统战秘辛》,作者是已退休的中共统战部副局长胡治安。书中主要讲一些统战人物的事迹。所谓「统战人物」,就是中共要团结争取的名人,即使是中共党员,也不是核心人物,不被视为「自己人」。这些人在中国大陆,多是先被礼遇,继而斗争,被斗倒斗垮斗臭以至斗死之后,又平反昭雪,其中内情,外界多不知。胡治安长期在统战部,负责落实统战人物的政策,省视大量有关文件资料,起草提出平反的报告,写有关统战人物的传略,给高层领导定夺。他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看了所有关于谢雪红的档案资料,向高层递交「谢雪红生平传略」,提出对谢平反。 《统战秘辛》书中关于谢雪红的篇章约五万字,题为「不该遗忘的台湾女英雄谢雪红」,他写此文参读了几百万字与谢有关的文章、书籍,包括台湾研究谢雪红的专家王琼华教授的《女革命者谢雪红的「真理之旅」》。

谢雪红1901年出生于台湾,年轻时就从事反日本殖民、争回归中国的运动,1925年来到大陆,在集会和报章提出「收回台湾」的主张,并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其后被中共派往苏联学习。两年后回台湾发展共产党组织和从事反日活动,一度被捕和受刑。战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谢雪红获中共指示在台进行反国民党活动,1947年二二八事变,谢是台中起义部队的领袖。起义失败后到香港,是中共「香港工作组」负责人。 1948年她在香港成立「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提出解放台湾,实行台人治台、高度自治的口号,这组织和口号是中共高层指示下的设计。 1949年谢雪红离开香港到北平参加中共建政活动,以台盟主席的名义在开国典礼主席团中排第32位。

1950年,谢雪红提出几点对台湾政策的建议,她指出,在日本统治时期,台湾人是日本国民,在法律上有日本国民的义务,在中日交战状态中,不能将台湾人尽国民义务就指是「汉奸」,因为那时台湾人的身份不是「汉」。这个被批判为「台湾无汉奸论」的说法,点中了台湾人在大陆受歧视的要害。谢建议的另一个要点,是指出台湾300多年一直受外来政权统治,因此有强烈的自主要求。中共对此要求必须予以满足。

中共掌权者在观念上无法接受谢的建议,台湾人在抗战期间帮日本人做事怎么

「不是汉奸」?而「视权如命」的特性,也不能接受台湾真正自治。谢雪红在鸣放时期说:「党不了解台湾,台湾人民不了解共产党」,于是在反右运动中被指为鼓吹「台湾特殊论」,指她提出「台湾人心态」、「台湾意识」等概念,和「台人治台、高度自治」的口号,都是「台独观点」。谢从1957年反右到文革,一直没有停过被批斗。在批斗大会上她从不屈服,自诩为「踩不死的野花」。 1970年终不堪虐待羞辱折磨而死.。

谢雪红临终留下三句遗言:我不是右派,是共产党员;我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我犯过错误。这三句话,或有在那种处境下不得不「明志」之意,但证诸她的一生,追求社会主义理想是真诚的,甚至是顽固的。拥护共产党也是真诚而顽固的。她的下场也同所有真诚而顽固地相信社会主义与共产党的人士一样,是悲惨的。只不过她的台湾本土意识,和压不垮的意志,使她的下场更具悲剧性而已。

因为推动他人追求社会主义的掌权者,自己所追求所相信的只有权力。

感谢台湾研究谢雪红的专家王琼华留言。要深入了解谢雪红,可以去读王教授的书。至于她提出关于叶纪东在1949年反对台湾「自治」和对谢雪红的批评,很大程度要从他的处境去理解。但在与我的私下谈话中,我感觉他的台湾意识是很强的。

谢雪红文革时被批斗。

(原文发布于10月25日)

《失败者回忆录》连载目录(持续更新)

  1. 题记
  2. 闯关
  3. 圈内圈外
  4. 杀气腾腾
  5. 煎熬
  6. 伤痛
  7. 动荡时代
  8. 抉择
  9. 那个时代
  10. 扭曲的历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后一击
  13. 我的家世
  14. 沦陷区生活
  15. 汪政权下的乐土
  16. 沦陷区艺文
  17. 父亲与沦陷区话剧
  18. 李伯伯的悲剧
  19. 逃难
  20. 愚者师经验,智者师历史
  21. 战后,从上海到北平
  22. 古国风情
  23. 燕子来时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树倒猢狲散
  26. 猪公狗公乌龟公
  27. 《苹果》的成功与失败
  28. 怎能向一种精神道别?
  29. 自由时代的终章
  30. 清早走进城,看见狗咬人
  31. 确立左倾价值观
  32. 「多灾的信仰」
  33. 最可爱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学的青葱岁月
  35. 被理想抛弃的日子
  36. 谈谈我的父亲
  37. 父亲一生的辗转挣扎
  38. 父亲的挫伤
  39. 近亲繁殖的政治传承
  40. 毕生受用的礼物
  41. 文化摇篮时期
  42. 情书——最早的写作
  43. 那些年我读的书
  44. 复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最终篇
  50. 没有最悲惨,只有更悲惨
  51. 归处何方
  52. 刘宾雁的启示
  53. 徐铸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记忆
  56. 左派的「社会化」时期
  57. 伴侣的时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历史的转捩点
  60. 福兮祸所伏
  61. 香港辉煌时代的开始
  62. 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往何处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创刊背景
  65. 脱颖而出
  66. 觉醒,误知,连结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则取,无用则弃(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调部与潘静安
  70. 非蠢人合做蠢事
  71. 接近绝对权力的亢奋
  72. 无聊的极左干预
  73. 从钓运到统运
  74. 那年代的台湾朋友
  75. 统一是否一定好?
  76. 台湾问题的启蒙
  77. 推动台湾民主的特殊角色
  78. 中共体制内的台籍人士
  79. 踩不死的野花
(《失败者回忆录》此前在《苹果日报》连载,现正在Matters持续更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