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哥
鋼哥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行為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妈的多重宇宙〉| 一事无成的伟大

西装笔挺的威门和意气风发的Evelyn 在巷口的对白值得让我深思,威门抽了一口烟,望着Evelyn 说了:「到不了的地方都是远方」
《妈的多重宇宙》由杨紫琼、关继威、史蒂芬妮许、吴汉章领衔主演。 (来源:电影剧照)

我的选择造就了我的现今

Evelyn, Joy 在无限个宇宙摇之后,一方是虚无主义的消极,另一方则是存在主义的积极;然而,两者相遇的激辩反而凸显了选择的独特性「我的选择造就了我的现今」或者说「那些遗留在过去的憾事堆砌了无法触及的未来」 美国民谣乐团Lumineers 的专辑“ The Ballad of Cleopatra ” 此专辑涵盖五首歌、长达24 分钟的MV,利用Cleopatra 的视角看见她这一生所做的选择,以及更重要的,那些她想做而未做的选择。这一部24 分钟的人生幻灯片同样诠释了选择所带来的差异化人生

“You are only one decision away from a completely different life.”
(你与截然不同的人生仅一步之遥)
The Lumineers — The Ballad Of Cleopatra


MV 中的女主角透过回忆,想像着「如果当时这样,那么后续会怎样?」那些不曾发生过的美好时光,和当初求婚的男友、和生命临终的爸爸、和执意生下的孩子、以及和做出选择的自己。这看似「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想法有些没必要,但是,我们都曾经历过这些人生里的回首时刻:

如果当初我们没有在一起
如果当初我选择出国念书
如果当初我选择派驻海外
如果当初我直接跟她表白
如果当初我能再认真一点
如果当初我选择放手一搏

...

不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改变过去,所以才造就了人们念旧的性格吗?罩上了一层时间的滤镜,反而让回忆在无法触及的距离之上增添了泛黄的美感,借着连日的梦呓歌咏往昔的美好,仿佛走了恍如隔世,我们仍旧能借记忆之手紧抓那些我们不愿让其逝去的过往。不过,如同MV 的女主角,大梦初醒才知回忆的不可逆性,那些过多的来不及终究只能遗留在过去。

而在电影里也出现了相同的既视感,西装笔挺的威门和意气风发的Evelyn 在巷口的对白值得让我深思,不仅是因为王家卫风格的场景,灰暗抑郁的灯光经常夹带着人生百味,尤其威门抽了一口烟,望着Evelyn 说了:

「到不了的地方都是远方」

威门的话仿佛是一种三毛式的洞察与看见「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或者换句话说,以这部电影的口吻改写这句话

「成就不了的自己都是梦想」

然而,威门并非是以看待世态的态度道出这句话,相反地,他以正向积极的真诚告诉Evelyn 即使人生再重来一次,他仍会选择跟她在一起。在这一幕街角的暗灯下,突显了威门在这个宇宙独有的光辉;仿佛在这个宇宙里,他就是永恒回归的最佳诠释「只有那些我愿意重复做的事,才是我应该选择去做的事。

(来源:电影剧照)

非黑即白的世界?

这部电影让我又回忆起心中的叩问:

是谁给了我世间万物皆有「好与坏」的二元对立思维?

在这样非黑即白的价值观中,我们反而看不到抉择徘徊的可能;甚至,这样二元对立的思维直接粗暴地将这个世界一分为二,没有渐进的过程。不幸的是,这样的思维主宰了很多人的世界观,每一次的选择都只会带出好/坏的结果,而每一个结果又会将你带往不同的人生道路。

多次公开谈论孤独的美学大师蒋勋在其著作《孤独六讲》将此武断的思维描述成思想上的暴力。并非所有事情皆能以好/坏的视角看待,甚至可以退一步问抉择者,办别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个体尚未有能力区分好/坏的标准,那么,我们的社会是否可以容忍个体再多想一下呢?思想的暴力造就了思想的孤独,在一个快步调的社会下,将尚未成熟的人赶鸭子上架;追求集体效率的代价,就是失去个体的自主性。

一事无成的伟大

TFT 的伙伴曾经和我说,她在小人物身上看到了一种「一事无成的伟大」 。两者看似相容的叙述实则嵌入了南辕北辙的价值观;在功绩主义的社会下,这些小人物显得可悲地一事无成,然而,也正是这个「一事无成」的滤镜反而无法让我们看见他们的本质。她认为,他们尽忠职守于自己的岗位,默默地撑起了这个社会,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体都是一事无成的伟大。如同杨紫琼在受访时提到,她透过《妈的多重宇宙》所扮演的Evelyn 让全世界重新审视家庭里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妈妈。

(来源:电影剧照)

我们生而独立,却又彼此紧系

曾听友人向我提起「女性在分娩后将不再是个体,而是孩子的妈妈」若是在法律上来看,女性在分娩前后的身分转换确实成立,当然,男性亦若是。然而,我认为女性并非是因为孩子呱呱坠地后便立即成为妈妈,反而是开始学习如何成为妈妈。这种突如其来的身分转换就如同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一但女性选择生小孩,那么她将会成为妈妈;如同,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结果一般。

在法律上,身分转换的确可以在午夜十二点那一刻发生;但是,心智上的身分转换却需要经年累月的努力,并非在弹指间即可发生。意即,我认为比较人性的出发点应该是「母亲的概念是随着育儿的过程而逐渐养成」 ,随之而来的,儿子/女儿的身分概念也是此过程里发展。

对于Evelyn 而言,她在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母亲;同样地,Joy 也在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女儿。因此,在电影里的一家人都是在学习如何成为家人,如何为了彼此放弃了追寻过的梦想、看淡了背负过的指责。正因为如此,我的伙伴在妈妈身上看见「一事无成的伟大」才显得如此珍贵。她们的一事无成并不是结果,反而是原因;妈妈为了孩子放弃了多少事,做了多少事,在取舍之间才看见妈妈的伟大。

(来源:电影剧照)

电影谢幕后,我们仍要面对没有宇宙摇的世界并且自问「到目前为止你过得还满意吗?」若不满意也罢,因为你仍然有下一次的选择,那将会把你带往截然不同的时空。珍惜每一次的选择,在我们短暂又渺小的一生,那就是我们的进入宇宙摇的入场券。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