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瑜九清
策瑜九清

坐标加拿大, 80后末尾, 自由主义, 宅

这个世界没有那么糟: 读书笔记<会好的>

过度关注乃至放大了生活中的负面效应不但会影响我们的心里健康, 也会让我们做出非理性的判断, 甚至被那些有意煽动负面效应的人所利用

我们都知道'坏'比'好'产生的影响更大, 损失一笔钱比赢得同样数目的钱会给我们更大的心理冲击, 点评网站上一个差评受到的关注可能大过之前无数个好评, 每天阅读新闻时各种不幸和灾难也总是占据了更多报道和点击量.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就保留了关注负面的基因, 因为我们的祖先需要随时保持警惕和争夺资源, 从而得以在恶劣的坏境中生存下去. 时刻注意'坏'并没有错, 因为我们需要知道不利的情况并不断做出调整和取得进步. 然而, 过度关注乃至放大了生活中的负面效应不但会影响我们的心里健康, 也会让我们做出非理性的判断, 甚至被那些有意煽动负面效应的人所利用.

这周读完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oy F. Baumeister的新书<会好的>, 其副标题为"悲观者常常正确, 乐观者常常成功". 作者先是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 给出了一个数字"4 : 1", 即在某个领域内要抵消一件坏事的影响, 需要四件好事. 如果坏事涉及的是金钱, 那么虽然需要赢得更多钱才能抵消我们对于损失的痛苦, 但因为有具体的数值, 因而比较容易衡量和理性处理. 但如果坏事涉及的是非金钱, 尤其是人际关系方面, 负面效应就很容易被无限放大. 想想看, 当你和伴侣, 家人, 朋友发生冲突时, 是不是常常需要许多行为来弥补一个小小的冒犯之举, 而关系陷入低潮时你是不是很容易就会列举出对方的一系列缺点和曾经的过失, 反而对方的优点和好处都想不起来了. 作者在书里给出的针对人际关系的负面效应最重要的建议就是: 避免坏事比好事要重要的多, 典型的例子包括不要过度承诺, 不要指望因额外的努力而获得赞誉, 不要轻易将对方的过错归因于对方的个人品质等等. 一段关系的维系往往不在于你为对方做了什么, 而在于你不要做什么.

作者列举的另一个用"好"压过"坏"的例子是在网站上提高顾客评分的方法. 在网络和社交媒体越来越发达的时代, 我们都习惯于去各种点评网站上看各式各样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并以此决定我们的消费动向. 商家们当然也深谙此道, 于是就出现了大量在网上雇佣"水军"给自己刷好评或是给对手刷负分的行为. 怎么判断这些评判的真伪呢? 根据针对Amazon书评和其他美国在线服装零售商的研究指出, 虚假评论, 不论正面还是负面, 篇幅往往都长于平均水平, 但其中提供的关于产品或服务的具体细节较少, 更多是一些一般意见或不相干的信息, 而且还容易使用更多感叹号. 那么针对那些确实存在的负面评价, 尤其是一些以到处打负分为乐的顾客, 商家们又该怎么办呢? 别忘了, 因为负面效应的存在, 我们总会更多关注网站上出现的差评和抱怨, 这时候商家就需要用更多的篇幅和细节来突出正面反应. 比如书中所举的卡萨布兰卡酒店针对四处打负分的永远在挑错的"月亮女郎", 酒店并没有陈述顾客的古怪行为并据此反击, 而是表现出和解姿态, 引导读者去看真实的客房照片, 给出比负面评论长得多的回复, 最后给未来的客人提出令人宽心的建议. 这样一来, 在网上浏览搜索的读者自然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究竟这个负面评价是不是合理.

作者在书的最后给出了一个概念"危机的危机". 不错, 我们在当代社会的确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最大的问题和障碍也许来自于那些"危机贩子"对负面偏差的利用. "坏"驱动着新闻报道, 塑造了公众话语, 被记者, 政客, 社交媒体上居心险恶者和网络喷子所利用, 试图扭转公众对当下和未来的看法. 他们通过大肆炒作微小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威胁来引发恐慌反映, 而这种行为制造的问题远远超过了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即"危机的危机". 比如, 在过去的20年, 发展中国家的儿童死亡率降低了一半, 全球贫困率降低了三分之二, 即便是在天天报道枪击案的美国, 其整体的犯罪率其实是在不断下降的, 然而北美人和欧洲人在被问及世界在变好还是变坏时, 绝大多数人认为情况正在恶化. 再比如, 我们都认可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 人们的政治观点变得越来越极化, 但事实上, 如果认真去看民调, 无论自由派还是保守派, 绝大部分人仍然属于温和派, 但同时他们会认为另一方的观点在极端化, 并为此忧心忡忡. (所以也许在中国并没有那么多真正的粉红?) 我们真正应该警惕的, 是那些挑拨不同群体之间关系并强调对方危险性的危言耸听者. 作家Willam Tucker说过, 有两种煽动手段一直都很灵验, 一种是告诉穷人富人太有钱, 另一种是告诉富人穷人太多. 这样的语境放到今天来看是不是很熟悉?

事实上, 人类是有能力也有意愿调整心态去更多关注正面的事务并让自己更加积极快乐的. 在社交媒体上, 也许我们会被一些负面事物暂时吸引住, 但大家最乐于分享的, 还是那些正面的, 会让人感到快乐的东西. 研究发现, 在"社会情绪选择"上, 老年人似乎做的更好, 也许是因为他们感觉生命剩余的时间不多, 因而更愿意关注那些正面的事物, 也更愿意转换视角从相对正面的角度看待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训练自己以减少负面效应的影响, 比如: 跟他人分享好消息, 当听到他人分享好消息时尽量表现出高兴, 随时想想自己遇到的幸事尤其是值得心怀感激的事, 珍视过去但不要把过去同现在比较. 记住, 世界上的大部分危机并不像听上去那么可怕, "从众思考, 也将从众疯狂, 惟有独立思考, 才能逐一慢慢恢复理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