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n Is Writing
Mun Is Writing

Mun Is Writing • 生活事 #品食嚐鮮 #行走發現 #旅行探索 #觀影觀劇 #閱書讀文

职场随时记-报喜不报忧

(编辑过)
「报喜不报忧」许是东方人的习性,如对象是亲人朋友们可以理解,因自身也是如此,"最近好吗?"、"还行",想必也是多数人曾有的对话内容;但真不适用于职场。

"目前专案完成进度约有多少了"-大老板问
"唔...估计应该接近95%了"-专案经理答
"蛤?这是从哪得出的依据,有人可以说说吗?为何自觉应是落后于95%呢?"-个人OS


当专案实际执行状况不如预期时,专案经理向高阶主管/大老板进行汇报的内容,反倒多是经过包装,外加修饰的话语,而非实际提出及反映问题所在。

这「报喜不报忧」举止的背后是什么样的考量?是因为数字会说话?只要向高阶主管、大老板们说出一个漂亮的「数字组合」,搭配恰当的表述方式,专案经理及团队就能适时地免于被检讨?

当下没有被检讨-庆幸"闪过",那然后呢?问题依然存在。

而这也非无法长远之计,且因此使得他人产生「错误期待」,对团队更是得不偿失;错误期待-->产生认知落差,认知落差-->导致管理方式差异...于是开始产生一系列的连锁效应,严重者可能造成专案延宕,迟迟未能结案。


举例团队成员编排,如专案团队初期编列成员计有9-12人,随着专案进入后期及其他新专案的开发,基于人力资源(人事成本)上的考量,在资源调度上自然是以新专案为优先,于是原属团队成员陆续被调离,锐减后仅存的团队成员真足以应付余未完成的工作量吗?

"不是都已经95%了?"、"4-5人完成剩余5%的工作量应是绰绰有余"

但前提是工作量要真只有5%,这规划才能运作,而非实际上所余的25%以4-5人去执行。

于是乎,后期也许会上演公司与专案团队双方开始展开的"拉锯战"如:

  • 所谓「各司其职」,团队组织架构中的每个职务皆有其可贡献且互相学习处,但原本属于某君的工作内容,因其调离后却没有再递补新成员,这些无法补足的人力缺口会有碍专案执行。 "
  • "为什么以现有人力vs 剩余的工作量,会无法完成呢?能力?"
  • "这无关工作能力强弱,团队各人所能承受的工作量都有自身"临界点",因应现阶段人力不足暂时互相共体时艰-可,但长期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如果负荷超过自身所能承受,造成有想扬长而去者,届时人力更短缺且专案的损失越大。"
  • "这个专案不是特例,其余专案也是有相似问题,为什么他们可以? "要为成功找理由,不要为失败找借口" 。"
  • 认同后面那句,但所谓专案,其特质就是"独特性",每个专案的时空背景皆不同,要如何一体适用呢?即使相似也是有限,无法并论。 "

结果也不一定非要如何,各自立场,各自表述;毕竟职场上公司与职员也是某种"1个愿打、1个愿挨"的关系成分所在


「报喜不报忧」许是东方人的习性,如对象是亲人朋友们可以理解,因自身也是如此,"最近好吗?"、"还行",想必也是多数人曾有的对话内容;但真不适用于职场

都说「沟通」的重要性,在关键时刻,不管阶级,愿意挺身适当/适时地去反映现况问题者更显难得。

又或者,公司本身有培养出,让职员愿意去反映现况问题的氛围与环境吗?

图文不符之道出职场小心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