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ianAu
AdrianAu

需要藍天

城市与文化

记得去年(2021年)出席《书人颂》的纪录片放映会,放映会后有与导演讨论环节,在场一位参加者问导演如何提升香港的阅读文化,并说「香港是文化沙漠」。

听到「香港是文化沙漠」这七个字,突然挑起我的神经,我按耐不住,但又要忍着心中的火,对那位参加者说:

「别在说香港是文化沙漠,香港未有疫情前,你知道每日有多少大大小小文化活动?每个周末都超多文化节目撞期?曾经有位来自海外文化交流组织主任跟我抱怨,说你们为什么那么多文化节目,我那么辛苦邀请剧团来,票却卖得不好。」

「香港是文化沙漠」已经讲足廿年,为什么香港仍是别人口中的「文化沙漠」?文化沙漠的定义是什么?那什么叫状况是绿洲?我们已经有那么多文娱场地,且西九文化区的场地一个一个开幕,难道不是变得很有文化?有什么指标让我们衡量一个城市它是否一个文化城市?刚出版的书《城市如何文化》也许提供一个方式。

《城市如何文化》作者是茹国烈,是一位香港资深行政人员。曾任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离开工作岗位后,他「声称」向人生「请假」,到英国修读城市学硕士课程(Executive MSc in Cities)。

在学习及准备功课的其间,想到用「BEAM」四个类别作为文化指标:

1)信念和价值观( B elief and Value)
2)日常生活风格( E veryday lifestyle)
3)艺术和创造( A rts and Creation)
4)记忆( M emories)

既然有了理论,他之后的一段时间,透个这BEAM的模式,游走到不同城市,看这些城市如何建立它独有的文化。这书,就是结合他的理论、应用,还有针对香港十八区的分析。

第一章作者阐释BEAM这四个类别的内容及如何互为影响。这四类别各自独立发展,亦互为影响。即:

一. 人们根据「信念和价值观」选择「日常生活风格」
二. 从「日常生活风格」制造「艺术和创造」
三. 把「艺术和创造」保存,成为「记忆」
四. 从「记忆」培养出「信念和价值观」(页30、31)

作者用了一些例子来解释这循环,如牛仔裤,从本来是淘金工人的工作服,到成为美国普及文化,再而成为大众服装,进而入博物馆、书籍研究等。通过这个循环,让牛仔裤成为「文化」。

我也想起另一个例子,那就是麦当劳。麦当劳由当初在美国开立的快餐店,提供快食。之后,这快餐方式在70、80年代,由美国推广至全球,进入每个人的生活:「快餐文化」。每一间麦当劳餐厅都是设计过,而麦当劳叔叔的造型,不断在演变,且成为普及文化。每次到外国旅行,总有一餐在麦当劳用餐,仿佛是认识那地方文化的一个check point。

与此同时,麦当劳是每个人的共同回忆:小学时期同学的生日会大都在麦当劳办,即使到现在的我仍在想麦当劳开生日会。与朋友聚会、开会倾project,总会选麦当劳作落脚点,因为价格相宜,且不会「赶人走」。

从国家层面,麦当劳亦代表「资本主义」、「西方自由」:1990年,麦当劳在仍是共产主义国家的苏联的莫斯科开设第一间餐厅,引来近3万位俄罗斯人排长龙等候消费。 [注1]俄乌战争,麦当劳关闭所有俄罗斯餐厅,俄罗斯居民在关门前到麦当劳买食品。虽然俄罗斯商人买下麦当劳在俄罗斯的连锁店,并重开于莫斯科的15间快餐店[注2],但「正牌麦当劳」开幕时的照片,及它的一切,成为俄罗斯人的「集体回忆」。

文化,诚如作者所言,是「生活方式」: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是风格,一群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各适其适,加起来就是文化,也代表了这地方的历史累积。如果文化是生活方式,城市就是文化密集急速地产生的地方。 ⋯⋯(页16)

而文化,亦不是「制造」出来:

如何制造文化?从牛仔裤的故事看,文化不是由谁「制造」出来的。文化在城市的发展,与其说「制造」,不如说是栽种(Cultivating)。文化工作像是园艺(Gardening),而不是工程(Engineering),一个城市不能像制造汽车般把文化制造出来,只能把文化当作植物般栽种出来,城市就是文化生长的温室。 ⋯⋯如果文化是植物,BEAM就是四类种子,栽种方法就是混合、发酵和累积。 (页32)

第二章是收录了作者曾在明报登载有关城市文章。这十四个城市,都是他带着BEAM这理论来介绍/分析。这十四个城市中,有我曾去过的,如圣彼得堡、伦敦、阿姆斯特丹、台南及法兰克福。除了圣彼得堡是跟旅行团外,其余都是自由行、自己行。那年到爱尔兰工作假期,顺道游欧洲。当年拿着诺基亚手机,一个只有GPS功能、显示屏只得半只手那么大,就在欧洲的街道穿梭。步行,永远是认识城市的最好方法。我进而将自己化身为城市的居民,去「感受」城市。

也许明报版面有限,总觉得写得不够,比如阿姆斯特丹,作者主要论述沿河道建设的城市工程,新旧建筑物并全。但河道还有另一道文化,是情色文化:红灯区,这个著名且合法的景点。如果跟这个以水为伴的城市混在一起。另外,伦敦也是一个没法用一篇文章就论述完的城市,因为它蕴含的文化,亦与罗马一样,一层一层的建构成,即使它没有罗马那么历史悠久。还有一些城市我满期待他去研究,比如东京、京都,还有一些欧洲城市。

第三章是作者用BEAM这理论,在分析香港各区。作者以用十二个指标,如种族(人口)、宗教(宗教场所)、教育(学校、教育中心)、娱乐(电影院萤幕)、文化保育(博物馆)、阅读(图书馆、书店)、户外(郊野公园)等作计算各区的文化密度指数。作者清楚指出,这是个以量为重,不是以质的指数。记得在新书发布会中,有听众挑战这指数时,作者很坦白地指出,这指数是参考欧盟的文化及创意城市指数(Cultural and Creative Cities Monitor)[注3],它亦是用量来计算城市的文化指数。另一方面,如果包含了「质」这元素,可能会使这指数不客观,因为很多时候那个地区的「文化」含量,是「见仁见智」,比如浅水湾,某人眼中是张爱玲、萧红;但有些人觉得这区是有钱人住的地方。

读毕这一章后,感觉上是透过作者发明的「无人机」,在半空中看十八区,然后分析究竟每一区发展的文化方向。有一些很有趣的建议,如北区都会计划,他提及四个外国案例作参考,如何发展这区的城市文化。诚如他所讲,文化是Gardening而不是Engineering,有些建议仍是老问题,如发展观塘葵涌及荃湾作创意产业,但是究竟如何配合,仍是一个问号。

我相信,这只是一个起步。诚如作者所言,城市的文化建构,是要每一个人参与,共同Gardening。

~~~~~~~~~~

[注1]排队人潮超长! 1990 年第一家麦当劳在莫斯科开店透过照片感受当时的盛况! (Juksy)—
https://www.juksy.com/article/82663-排队人潮超长! 1990+年第一家麦当劳在莫斯科开店透过照片感受当时的盛况!

[注2]挂新招牌迎客莫斯科15家麦当劳餐厅重新开幕(中央广播电台)—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35580

[注3]Cultural and Creative Cities Monitor—
https://composite-indicators.jrc.ec.europa.eu/cultural-creative-cities-monitor/docs-and-data

《城市如何文化》(中华书局)—
https://www.chunghwabook.com.hk/book/detail/id/1378029545429737928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