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ianAu
AdrianAu

需要藍天

人间有喜剧

上一篇是一题两书:将两本题材相近的书一齐介绍。那就不要让它停下来。

以下介绍的两本书并无关联。要讲,只能说是书名:胡晴舫的《人间喜剧》及董启章的《后人间喜剧》。

胡晴舫老师的背景很「有趣」:她曾在世界不同地方的工作——香港、纽约、巴黎。她那本《办公室》,道尽了办公室的古怪事。还记得第一篇,「我」进到社长的房间想问一些事,最后:

我乖巧地点点头,回到办公室,我察看电子邮件。十五分钟后,我突然意识到,从头到尾,社长根本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页18)

她那「旁观者」的眼光,常常让我看到另一番景象,就如这本《人间喜剧》。这本书集了10篇短篇,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东京、香港、巴黎、新德理的城市。人物全是普通人,像你像我;故事情节平常,或许你也听过。偏偏在阅读时,总会令人莞尔。比如〈巴黎不属于任何人〉,一个在银行作交易员的非巴黎人,因为亏空而被捕,被警察审问,以下一段让我从心里认同:

但马龙不需要这些故事。他自己就是巴黎人。他不相信巴黎人告诉他的话,他对他们没说出口的话比较感兴趣。他习惯观察他们的脸而不是聆听他们的话,如果说巴黎人真有故事可说,那全都写在他们的脸上而不是长在他们的舌头上。外来人以为巴黎人雄辩滔滔,喜好思索,其实他们只是喜欢自己说话的聪明模样。他们脑子后面却深藏着一套他们从不说出口的价值,才是他们祖母留给他们根深蒂固的行事准则,不管砍了几个国王皇后的头,那不会随时代演化。外来者总爱指摘巴黎人言行不一致,要求他们解释。他们总会耸耸肩,很无礼地瞪对方一眼,他们是巴黎人,天之骄子,他们才不在乎你的想法。 (页16、17)

这是我所知的巴黎,虽然我未曾到访。巴黎,或许大家觉得她是浪漫的化身;但我经常听到的,是另一回事。而作者,仿佛戳破了想像。

另一篇是关于一对住在纽约的男女,回到印度结婚,最后女生忍受不了那种「不自由」,离开丈夫回到纽约。这是一出「喜剧」吗?看完就知道。

~~~~~~~~~~~~~~~~~~~

有一天与朋友吃饭,他说他很久没看杂志。某天看到「元宇宙」,问我知道是什么。我举了一个例子去解释︰动物森友会。

拜COVID-19所赐,虚拟世界不再只存在游戏世界,现在各行业都在运用科技。未来究竟会否戴上AR(扩增实境)旅游、学习、工作,不得而知。另外,AI已经发展十分成熟。 AlphaGo已经证明,电脑学习能力十分高。

至于AI能否能变得跟人一样,这个是电脑界一直有探讨。而AI亦一直是文学作品的题材,《后人间喜剧》就是一例。

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主角胡德浩教授受邀到新加坡担任客座教授。他本以为是当教授,却意外地被卷入开发后人类计划:康德机器.......

那......跟AI有什么关系?后人类某程度是AI的一种。如我之前所言,AI某程度是接收指令,那人类有什么东西是AI暂时没有?这是董生在这作品探讨的问题。是次作品从康德的道德准则作切入点。

简单来说,人基本是接受命令,这方面跟AI没分别,但人与AI的区别,是人类多了一样东西,那是道德。人在执行命令之前,同时间会加入道德各度去思考︰

康德认为道德的判断须要紧扣行动者的意志。 「一个出于义务的行为之道德价值不在于由此会达到的目标,而在于此行为据以被决定的格律;因此,不系于此行为底对象之实现,而仅系于意欲底原则。」 即一个行为是否道德,应看看这行为背后的原则。 [注1]

书中提出一个概念︰AI能否有这能力切换这思考模式。主角试图用康德的理论来入手。康德提出三个令式︰普遍原则、 目的自身、意志自律。而意志自律亦即是意志之自由[注2]。董生用他的文字来解释︰

康德说的自由,不是一般意义下的完全没有限制的自由。相反,自由永远伴随着律法,互为表里。一个人必须完全的自由,才能完全地实践道德律。自由当中包含着自己成为自己的立法者意思。也即是说,自由的人并不是受到外在的他律的约束,才做出道德的决定:他是因为自律的约束,而成为一个道德的人。这才是康德自由的真义。而这样的道德律的合法性,也是不用外在的理由来说明的。因为有自由,所以有道德和因为有道德,所以有自由。他承认两者是循环论证,或者好听点说,是互向因果。 (页269)

这本书是一边分析康德论说,一边带读者幻想AI世界。阅读时免不了会想起阿道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撇开要消化康德的理论外,这本书开首节奏比较慢,之后节奏好转。故事后段有种在观看荷里活电影般。

去年有网站在讨论在疫情下什么工作会被AI取代[注3]。当然,AI早已进入生活范畴很多年,它可以向好的发展,也可以向坏的方向。作者对这个有什么看法?书名或许给予了答案。

~~~~~~~~~~~~~~~~~~~

《人间喜剧》(博客来)—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1887

《后人间喜剧》(博客来)—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2117

[注1] 欧丽颖(2008)。论康德的道德主体观(硕士论文,香港岭南大学)。检自http://commons.ln.edu.hk/otd/16页20

[注2] 欧丽颖(2008)。论康德的道德主体观(硕士论文,香港岭南大学)。检自http://commons.ln.edu.hk/otd/16页34

[注3]「20种工作」在10年后恐式微消失! AI将取代四分之一人力| ETtoday财经云| ETtoday新闻云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112139#ixzz7IaxMkheo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