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book閱讀誌
Openbook閱讀誌

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书评》所有的回忆,都是为了制造记忆:读加莱亚诺《拥抱之书》

「回忆(Recordar):源自拉丁文re-cordis,意为再次经过心灵。」加莱亚诺在31岁写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被拉美知青奉为必读。加莱亚诺自述是「执迷于回忆」的作家,而他要回忆的,正是拉丁美洲这块「被诅咒丧失记忆的亲密之地」的过往。他笔下的故事也的确带着几分鬼魅感,仿佛只有把它们记下来,才能够超渡过去的幽灵。 OB在2017年邀请郭光宇撰写书评,带读者深入了解加莱亚诺的回忆与生命。

作者|郭光宇(文字工作者)

据说,文明的发源地都是地球的脉轮所在,中美、南美各有一处。某些印地安文明在遭遇到毁灭性的入侵时,会在一夕之间,集体转进到另一个次元,以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牺牲,只留下一座高度文明的无人城市,不怀好意地迎接新来的征服者。

也许是因为如此,拉丁美洲一直给人在现实与非现实之间来回摆荡的感觉。虽然表面上讲着欧洲的语言,信奉来自欧洲的天主教,知识分子也几乎都是崇欧派,但这里的生命质地却和前哥伦布时期没什么两样,仿佛每天都是不大张扬的亡灵节。二次大战之后,世界重新洗牌,这股地底下的能量忽然喷薄而出,压抑了几个世纪的怨气,终于找到了魔幻写实这个出口。

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wiki)

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有点像马奎兹和波赫士的综合版,一方面有马奎兹的悲天悯人,找到机会就为弱势发声,另一方面又有波赫士的仙气,信手拈来就是意想不到的寓言。 YouTube上可以找到不少他的影片,看他说话就像在读他的书,慢条斯理又滔滔不绝,带点东方感的眼睛,斜斜地看着世界,又怀疑,又嘲讽,又了然,又怜悯。

加莱亚诺31岁就写出《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被拉美知青奉为必读本。伊莎贝.阿言德流亡委内瑞拉时,手边就只带着这本书和聂鲁达的《颂歌》。 1973年乌拉圭发生政变,加莱亚诺出亡阿根廷,之后阿根廷发生政变,再出亡去西班牙,直到1985年乌拉圭开始民主化,这才又回到自己的国家。他一生结了3次婚,生了3个孩子,留下一套跻身经典的作品集,2015年肺癌复发过世,在出生地蒙特维多结束了74岁的人生。

在他逝世前6年召开的美洲高峰会上,委内瑞拉总统夏维兹送了一本《拉丁美洲》给新上任的欧巴马,提醒一下做事的分寸,不要重蹈覆彻,也一举把加莱亚诺拱上全球媒体的头版。或许这也是他被正式引进台湾的契机。不过谈到这本少作,加莱亚诺本人倒是忐忑不安,语带抱歉地承认自己写得太过简化,下笔当时还没有足够的学养去处理拉美历史的复杂度。

但分析政经局势的来龙去脉,本来就不是加莱亚诺的强项。他是个浮想联翩的作家,需要一种更短、更快捷的文体,才能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意象和碰撞出来的火花。或许是为了弥补《拉丁美洲》太过于以殖民主义为主轴的倾向,他80年代的代表作《火之记忆》( Memoria del fuego )三部曲,便从印地安人的创世神话一路写下来。这时候的加莱亚诺,已经是能以极短篇来构筑历史观的好手了。

先前在台湾面市的《 镜子》、《 岁月的孩子》和《 女人》,刚好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3本文集。里边收录的短文,篇篇精练、飘忽、尖锐,却又稀松平常,俨然已经形成某种「加莱亚诺体」。他的每个极短篇都是一则寓言,不过却不容易说出寓意到底在哪里。他追求的似乎也不是寓意,而是稍微染过色的生命切片,让读者在类冥想的注视里,得到淡淡的净化。所谓的加莱亚诺体,大概就像敲颂钵,匡当一声,接着就感觉到嗡嗡袅袅的振频,涟漪般荡向宇宙的深处。

这本《拥抱之书》写于1989年,风格上已经非常逼近后期的作品。一翻开卷头,就看到他那句名言:「回忆(Recordar):源自拉丁文re-cordis,意为再次经过心灵。」

加莱亚诺说过自己是个「执迷于回忆」的作家,而他要回忆的,正是拉丁美洲这块「被诅咒丧失记忆的亲密之地」的过往。他笔下的故事也的确带着几分鬼魅感,仿佛只有把它们记下来,才能够超渡过去的幽灵。他一向是政治的,总是试图记录下那些被政治所围困的人事物,即便表面上的事件过去了,留下来的残响依旧在劫余者的四周徘徊不去。

《拥抱之书》距离那些政治创伤还不很远,书名叫「拥抱」,除了相互取暖、相互疗愈之外,其实也已经明白,只有回头去拥抱那些惨烈的事件,才能真正解脱。他写的是伤痛,是无奈,是一些莫名其妙得令人发噱的事,但字里行间又有种宇宙性的空灵,仿佛重力被关掉了,你只能跟着故事在浩瀚的虚空中漂浮。因为每篇都短,很容易接二连三看下去,想起来才回头看一下标题。啊,原来是在讲这个!突然就顿悟了一些说不出来的东西。

加莱亚诺的回忆,其实是在制造空隙。生命实在太紧密了,需要多一些空隙,空气才能流通,把阻窒的秽气带走,才能大口呼吸。如果加莱亚诺的回忆是一块海绵,这些极短篇就是气孔;气孔愈多,通道愈密集,海绵也长得愈加繁茂。有些幽明晦暗的角落似乎还可以继续挖掘,越挖越大,越探越深,终于形成了意义的涵洞。

这大概就是加莱亚诺作品的终极启示。所谓的回忆,并不只是重新在心里过一遍而已。所有的回忆,都是为了制造记忆,让发生过的事一再增殖,衍生出各种不一样的意义。有些意义完全相反,有些彼此互补,有些差异微妙,有些则毫不相干。这些林林总总不同层次的意义所构成的丛林,刚好就是我们感知的世界。

很多事情都等着发生,等着被发生。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正是书写的功能:不断地制造空隙、记忆和意义。

「那一夜,许多梦在排队,希望自己被梦到。」●(原文于2017-03-25首度刊于OPENBOOK官网)

拥抱之书
El libro de los abrazos

作者:爱德华多‧加莱亚诺(Eduardo Galeano)
译者:叶朱臻臻出版:南方家园出版公司

作者简介爱德华多‧加莱亚诺<br class="smart">乌拉圭记者、小说家,1940年9月3日生于蒙得维的亚,2015年4月13日因癌末并发症,向人生告别。 14岁时创作的政治漫画被报刊采用,曾担任周刊、日报记者、编辑及主编,之后专职写作,在国际左派评论圈颇富盛名。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是加莱亚诺以90天时间完成的政治论文,该书不但是其写作生涯的起点,日后更成为拉美研究的经典作品。

其书写每每超越正统流派的界限,融虚构、新闻、政治分析和历史于一炉。 1973年乌拉圭发生军事政变,加莱亚诺被捕入狱,之后12年流亡期间,一度被阿根廷军政府列入死亡名单。著名作品包括《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1971)、《火的记忆》(1986)、《拥抱之书》(1989)、《女人》(1995)等,已译为廿多种语言于全球发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