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炉weiluflame
HKD / month
围炉开炉啦 与我们炉边对话吧
对话女性民工:在城市里,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围炉•CU
前言 长久以来,女性的身份常常被社会惯例、道德条约、传统习俗等限制于家庭的一方空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女性不再游走在灶台和洗衣房间,不再只陪坐在孩子左右。她们逐渐在城市的摩登楼宇间找寻自己的身份;也同时,在厂房、工地,在任何一处看似不起眼的地方摸索着自己的生存、成长之路。

我的生活是一条河,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 | 围炉共读会《悉达多》
前言1946 年,德国作家、诗人黑塞凭借作品《荒原狼》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 20 世纪西方小说的经典之作,讲述了欧洲中年知识分子走投无路的困境,社会秩序的崩塌,和旧价值观的瓦解。当时诺贝尔文学奖给予他的获奖词是“他将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察力赋予作品,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范例。

围炉夜话:穿梭或是散步,流动的人群与经验 | 围炉 · CUHK
1 散步与穿梭时,我们在做什么 主持人Grace 提到散步与穿梭,这个大家在香港经常会切身经历的话题,我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某些画面:时间加快流动、人群汇聚成流,分成数十股往不同的方向行进。高峰期时,站在港铁的出站口驻足一分钟,人流从身边快速穿过,时空碰撞出一种特有的金属质感。

对话石磊 : 以美育德树人,民办学校的美育践行路 | 围炉·NYUSH
“我们所关注的美育,是想从个体上带给孩子们相对美好的一生。”

围炉夜话:内地生在港身份认同|围炉·CUHK
个人似乎很难逃出一个主流文化的力场,我们似乎又始终身处在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之中。我们被群体文化所塑造,一方面保持着自我个人的独立性和价值追求,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很难去规避一些群体认同。

疫年后(三)
经历了上海封城,妍选择去美国交换,暂时逃离这个熟悉却残酷的环境。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鲜明的痛苦和愤怒逐渐被麻木替代。
对话翟旻昊:从萨满主义到宗教研究|围炉 · NYUSH X 上纽ICA
前言2022年秋季,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上纽ICA)举办了由艺术家陈滢如和萨满实践者林丽纯带来的“闭上双眼,真识即显。关掉大脑,真知即现”展览。上纽ICA自2021年开始为期两年的艺术研究项目“另类知识的可能性”,探索被忽略和压制的认知方式以及知识去殖民化的复杂政治,而本次展览正是这一项目的第二期内容。

對話映諾社區發展機構:以平視和關懷守護真誠 | 圍爐 · CityU
一個個純粹的“我和你”背後,有這麼一群認為當初的真誠所感動。在他們的努力下,“乙肝歧視”、勞工權益等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對話嚴飛:附近的田野,具象的聯結|圍爐 · CUHK
在宏大的社會轉型下,我更喜歡用非虛構敘事家社會學理論的方式描繪具象的人,只有通過描繪具體的個體的生命故事,才能更好的展現當代中國遭遇的種種困境。

圍爐小炒:回看疫情中的封控、返鄉與隔離 | 圍爐·NYUSH
新冠疫情的大規模爆發已然成為2022年春天上海撕不掉的標簽。5月15日,上海紐約大學春季學期的最後一個教學周結束,在隨後的幾周裏,上紐大的學生們陸續踏上了返鄉之路。此時,距離3月14日上紐教學樓關閉已經過去了兩個月。疫情中的大半個學期,我們從諸多困難、混亂、壓抑中一路走來;而由於...

爐子內外 | 「有時,我希望康奈爾沒有錄取你」
三個溫州人,跨越三大洲的名校。

對話樹洞用戶:由樹洞想象匿名平臺的公共討論(上) | 圍爐 · CUHK
去年9月,由香港中文大學學生運行的「馬料水bb機」(即「樹洞」)微信小程序上線,並成為了內地生廣為使用的即時討論社區與信息交流平臺。樹洞小程序采用「前臺匿名、後臺實名」的形式,使用者在發布內容時可選擇展示自己設定的昵稱或者隱藏昵稱。樹洞的話題範圍廣泛,包括分享日常心情,討論社會時事,測評課程信息等等。

圍爐藝文| 春節檔內外的觀影
這一期圍爐藝文,復旦幾位同學分享了在這個假期裡他們看的一些電影。一些同學選擇了很受大家關注的“春節檔”影片,也有一些同學沒有選擇進入影院,而是用一些老片作為他們的“春節檔”。

對話林培源:穿過「窄門」 | 圍爐 · HKU
在這道門內,是清華讀博時期的焦慮與探索、生活的急劇變化帶來的文學上的挑戰、人生關鍵期的矛盾與選擇;穿過這道窄門,則見另一番天地。

圍爐評論|現代社會裏,那些漂浮的尊嚴感
舉報|「標準」口音|官媒與臺灣議題|「老年」隨心飛|她經濟

對話杜聰:拒絕上位者姿態,銀行家的公益證道之路 | 圍爐 · NYUSH
“我雖然沒有親生的孩子,但又有3萬個孩子。陪伴他們長大,是我壹生的福氣。”

生在三孩家庭,是怎樣的體驗?丨圍爐 · JointU
這數十年來,三孩家庭在中國社會始終是少見的群體。在這個具備時代意義的節點,我們不妨發問:三孩家庭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三孩家庭子女存在著怎樣的共性呢?我們和7位三孩家庭子女聊了聊,試著刻畫三孩家庭的內在樣貌。

“閣樓上的瘋女人”,今天依然存在|圍爐共讀會《閣樓上的瘋女人》
我被綑綁如普羅米修斯,卻在有個下午掙脫束縛。

对话Mex:社交媒体对岸的观察者 | 围炉·HKU
我认为自己是媒体和社会的观察者,每个大学生都该是社会的观察者和思考者。

对话艺术家李继忠:如何探讨历史中的人性?|围炉·Joint U
人不应该那么快忘记以前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