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樹洞用戶:由樹洞想象匿名平臺的公共討論(上) | 圍爐 · CUHK

围炉weiluflame
·
·
IPFS
·

去年9月,由香港中文大學學生運行的「馬料水bb機」(即「樹洞」)微信小程序上線,並成為了內地生廣為使用的即時討論社區與信息交流平臺。樹洞小程序采用「前臺匿名、後臺實名」的形式,使用者在發布內容時可選擇展示自己設定的昵稱或者隱藏昵稱。樹洞的話題範圍廣泛,包括分享日常心情,討論社會時事,測評課程信息等等。但除了日常的討論以外,樹洞中掛人、謠言、爭論社會事件等內容也時常引起輿論風波。本文采訪了一位樹洞的網暴受害者,一位選擇淡出樹洞的曾樹洞大v,以及一位完成過樹洞使用相關課題的新聞傳播專業學生,從不同角度聚焦於樹洞的使用體驗及對各種樹洞相關現象的看法,由樹洞想象匿名平臺公共討論的可能性。

樹洞的基本功能頁面(I)

Vinyl | 大家先來簡要的介紹一下自己吧。

謝寶 | 我是謝寶,我是一位曾經的樹洞大v,後來因為樹洞氛圍變得不太好了,我就退出了樹洞。

可可 | 大家好我是可可,是一名新聞傳播專業在讀的學生,之前做過一個相關的新聞專訪。

豚豚 | 我是豚豚,是一名經歷過樹洞網暴的受害者,在被網暴之後,我對整個樹洞生態和對網絡暴力的機製產生了一些不同的思考。

樹洞的基本頁面功能(II)

1|樹洞作為信息交流平臺

Vinyl | 今天就從大家現在的日常樹洞使用情況聊起吧,各位現在平時還會看樹洞嗎?或者說你們看樹洞的頻率如何,瀏覽的主要內容是哪些?

豚豚 | 我一般會在那種非常碎片化的時間隨便地翻一翻樹洞,其實有點像每日打卡,就是我有一種隱隱的要完成任務的感覺,要看一下發生了什麽事。我感覺這其實有一點點像現代整個信息化社會的一個縮影,你會無意識地想去獲取碎片信息,而有的時候你反過來用理智去思考這種需求,又會覺得它對你的整個知識體系是沒有顯著作用的,但是你還是會不由自主地瀏覽刷新,養成這樣一種習慣的模式後它就會滲透到你的生活當中。

我覺得這是和樹洞的平臺機製有很大相關性的。首先,樹洞的使用群體都是中大的學生,所以當我想去了解一些我學校相關的東西時,我是完全依賴樹洞的。其次就是樹洞的使用用戶基數沒有那麽大,帖子也沒有那麽多,在一段時間內瀏覽到所有的信息是可能的,它不會像之前交大樹洞那樣可能一段時間就有幾千條帖子,因此你會去瀏覽盡可能多的別人給你提供的信息。再就是它的帖子都是比較碎片化或者扁平化的,所以實際上有助於便利的信息獲取。

還有一點我想補充,是關於樹洞機製的特性,它實際上是比較鼓勵及時的互動,具有去中心化、高度自由化的特質。所以說當你在接收到這些信息的時候,它能夠讓你更多地獲得一些update之後的信息,因為洞主或其他人會進行補充。它的這種去中心化和高度自由化,會讓無論是分享還是接收信息,門檻都不那麽高。

可可 | 我在周圍環境變化比較多的時候會更多地關註樹洞,依賴樹洞獲取二手信息。因為我自己可能不是一個習慣於長期關註政策的人,然後我就會覺得樹洞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它可以讓我瀏覽到與我生活相關的信息。因為使用樹洞的人大都是跟我生活軌跡比較相似的人,我就會比較依賴通過樹洞瀏覽他們篩選出來的、認為有效的信息,它對我來說好像一個懶人搜索引擎。

其實對於我來說,我覺得我在使用樹洞的時候是蠻自私的,我使用時大都是我自己單向地從中獲取信息,比如說我看到一些關於返鄉政策,關於如何微信交學費等等的樹洞,我會收藏;但我很少主動在上面分享一些我認為有用的信息,因為我覺得在分享信息這個過程當中是會承擔一些風險的,我沒有辦法百分百確定我分享的信息一定是有用的、有效的,並且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贊同。我覺得其實樹洞對於我來說,它不是一個信息的交流平臺,而更像是一個獲取信息的途徑。

而且由於樹洞都是同校的同學,我會他們有一種天然的信賴感。其實這讓我想到了傳媒當中的一個理論,是說人們對媒體產生信任並不是因為媒體機構本身,而是信任媒體人,信任每一個經過了比如說相關的傳媒培訓,秉承著中立客觀信念的媒體人。因此其實對於我來說,我覺得我信任的並不是樹洞作為傳播信息的平臺本身,而是使用樹洞的每一個同學或者是學校的staff等等,我會美化我身邊的人,自然地覺得他們分享的內容是可信的。所以即使在樹洞上大家是匿名分享的信息,即使會出現一些不太好的聲音等等,我還是會偏向於相信大家在樹洞上分享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謝寶 | 我現在基本上不太看樹洞了,也不把它當作一個信息交流平臺,就覺得它的用途已經低於它給我帶來的傷害或者說不適感,所以現在可能一個月看個三四回,只有在我有急迫需求的時候才去看。比如說關於校園發生的事,就像對 MUA(香港中文大學內地生聯合會)的爭論,我沒法在別的地方獲得信息,就會把樹洞當成一個fact check的平臺。

信息交流與分享樹洞, 上圖為匿名樹洞,下圖為實名樹洞

2|樹洞的輿論環境

Vinyl | 接下來想和大家聊一下作為公共討論平臺的樹洞。在討論具體的領域之前,想先問一下大家對於樹洞現在討論一些校園事物和公共事物的輿論環境有怎樣的感覺?你們從剛開始到現在對於樹洞的輿論環境有什麽不同的觀感?

可可 | 我自己會把樹洞的使用者區分為三類人,按照時間來分,一是並不習慣於使用樹洞的,也就是在19年及以前入學的幾屆同學,他們最開始進入校園時,樹洞並不是一個慣常使用的平臺,樹洞是在他們已經熟悉學校、有了自己獲取信息和分享信息和渠道等等的時候才出現的 。

另一個是20屆,也就是我自己所在的這一屆,當時是上是網課,樹洞正出現於我們對學校同學等等還並不熟悉的時候。大家就發現樹洞是一個可以在網絡上跟同學們交換信息,分享想法的平臺,並且專屬於中大人。因此其實當時對於正在上網課的,包括很多跟我一屆的同學來說,都會對樹洞產生一種像中大家園一樣的歸屬感。其實我覺得樹洞剛上線的時候是真的帶給了大家蠻多的溫暖和蠻多信息的,大家使用樹洞的時候都會有很快樂很享受的感覺。

再就是現在的21屆。從他們入校開始就已經習慣了樹洞的存在,並且樹洞上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已經存在很多已知的信息了。因此在他們接觸到樹洞的時候,樹洞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備的輿論場,他們就會覺得我是它的使用者,可以說一些我平常不敢在生活中說的話,並且會比較迫切的想知道樹洞裏發生過什麽,進而加深自己跟學校的熟悉度。比如說我周圍的一些21屆同學有時候會問到關於樹洞上以前出現一些掛人事件的主角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有怎樣的故事等等,他們對於樹洞以前發生的是有很強的了解欲的。

因此在這三個不同的學年段,伴隨著樹洞從沒有到出現,再到成熟,樹洞的輿論導向在不斷變化,同時大家對它的態度、使用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

豚豚 | 我覺得變化還挺大的,尤其從21年的第一學期開始,整個樹洞的輿論變得越來越差。一開始整體的氛圍還挺好的,在遇到一些大的輿論事件時,你能夠看到雙方的不同聲音,並且這些聲音相對來說還是蠻符合我們對公共討論的想象的。並且大家都更傾向於以一種邏輯推理,或者說是以一種更符合常識的方式表達。

但是在2020年9月份之後,我很明顯地感受到它的整體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差了。很多時候它會訴諸非理性來滿足自己對他人隱私的窺探欲,以及對於他人的批判和鞭斥欲,這種欲望會更外顯且不斷的被合理化甚至美化。

我剛剛聽到可可說這些的時候,我有個蠻強的感覺就是我們20級這一屆,以我自己為例,有蠻強的維護整個樹洞生態的欲望,或者說我們會希望它朝著一種更加健康的公共討論的方向去走,但是感覺對去年9月份之後湧入的這一批用戶來說,他們會更多地把它當作一個跟其他地方一樣的匿名平臺,很少有這種維護的心態。

謝寶 | 我在想一個問題,我們一直覺得樹洞的風氣從21屆開學之後就明顯變得不好了。很多人把這個原因歸咎到學生素質下降上,或者認為一個平臺發展時間長就會出現這種問題,但現在想來,有可能是它當時出來的時候趕巧,正好趕到了網課這一節點。

那時候新生們剛進來,大家都對學校很憧憬,也都想保持一點自己的矜持,學長也是以一種很熱心的態度在幫助同學,所以會在樹洞上維持比較好的形象。我們一般在大學裏面都有種感覺,總覺得學長們在入學季的時候是最好的,往後面就慢慢變成普通人一樣了。後來逐漸進入面授模式了,我們有更多的線下交流,就不再僅僅依賴於線上的交流了,也沒必要在線上偽裝什麽東西,這樣子就導致氣氛不太好了。

樹洞的不同日常內容

3 |「【⚠⚠⚠樹洞】」

Vinyl | 我們來進入到一些比較具體的話題上,首先來從黃色感嘆號樹洞聊起,一般樹洞用戶發怎樣的樹洞時會給內容手動打上黃色感嘆號(⚠)?

可可 | 一般是發一些與性相關的信息的時候,比如說約炮,分享自己的性生活,關於避孕的問題,以及性技巧的求助等等,他們會自己手動給樹洞前打上三個感嘆號。

我記得最早大家提倡要打感嘆號是說會有很多未成年人也使用這個平臺,因此發布一些性相關的內容時要打一個黃色感嘆號,讓未成年人不要點進來。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讓我覺得很奇怪很詫異,也毫無道理的設定方式,為什麽未成年人就不可以瀏覽到黃色的內容?後來又衍生出許多避孕相關的話題會寫上「女生進」,和性相關的用語大家會自動寫縮寫等等。黃色感嘆號其實體現了大家的談性色變,是對性的汙名化。性知識,再比如說約炮等等,這些信息為什麽不可以和其他信息一樣光明正大的分享出來?而女性生理健康相關的求助,避孕的知識,為什麽要默認只有女生應該看?

我覺得所有的信息都是不需要帶黃色感嘆號給瀏覽的人做預警的。

豚豚 | 對,當一些樹洞用戶去給這些內容打上感嘆號的時候,其實是默許了這樣的內容是會對一些人造成不適的。大家會有這樣一種共識,就是說如果我看到一些關於性相關的,或者說我看到一些負能量的內容會覺得不適,打一個感嘆號就會讓我減少不小心看到這種內容的可能。

謝寶 | 就我來說我看到黃色感嘆號就更想看了,它就像是個故意讓我去看的標簽。跟我在網上買遊戲一樣,看到r18我就想點進去看,是一個人為的創造出來的性分區的感覺。

但是其實有些約炮約太過分了,或者說炫耀自己的性經歷的內容會讓我覺得有點不適,所以說我覺得這個黃色感嘆號還是有存在的合理性的。只不過這個邊界太模糊了,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就只想發點性相關的東西,如果不打預警會被罵的話就有點像自我審查了。

Vinyl | 你們如何看待負能量的樹洞會給自己打上黃色感嘆號,你們覺得這會是讓人感到不適的內容嗎?

豚豚 | 「負能量」這個詞背後囊括的意涵蠻豐富的。為什麽我們的社會默許正能量是應該被人知道的,而負能量是不應該被人接受呢?這像是一種出發點是善意的自我審查,是希望別人不要被我的消極的情緒影響。

所以我感覺這個還是得看具體的情況,因為有的人他可能是情緒失控,情緒表達的體量非常龐大,你會受到他情緒上不好的影響。但是有的人可能只是對於日常生活發表一些可能比較悲觀的思考,去定義或者劃分這負能量的界限是很模糊的。

我覺得如果說是我作為一個洞主自發的打黃色的感嘆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別人不可以因為這個洞主發表了負能量,而沒有打上感嘆號去批判他,逼迫他打上感嘆號,這是不同的。

謝寶 | 我覺得打黃色感嘆號實際上是一種折中的產物,感覺還是跟我們整個社會的教育觀念有關。在我們從小接觸的教育觀念中,讓別人不舒服是不對的,導致我們看到別人分享不開心的時候,我們就會天然覺得他是錯的。所以黃色感嘆號更像是一個我又想分享,但我又怕影響別人心情的產物,關鍵還是因為我們都不太敢堂而皇之分享自己的負能量,所以說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沒必要的東西。

Vinyl | 你們覺得在負能量的內容發在樹洞和發在朋友圈等其他平臺上有沒有什麽區別?

可可 | 我想到微博上會有很多匿名投稿的平臺,當有人投稿性相關的話題的時候,下面會有人評論一句話,你是匿名,我們不是匿名。我就想到其實朋友圈是一個實名的環境,因此大家會認為我在發出那些東西的時候,是經過了一些思考的,我已經認可了我在發朋友圈實名發出的東西是會跟我個人掛上關系的,因此我說這段話的時候一定是自己先進行了審查,覺得它不會讓大部分人不適才發在朋友圈,以一種實名的方式讓大家看見。

但是在樹洞大家發布打黃色感嘆號的內容時經常會選擇匿名。我覺得大家在匿名的時候,其實就是將這個內容本身與他自己進行了一個區分,就是不願意讓別人把這個內容和發布者聯系起來,因此他這樣做就證明他自己認為這個內容是會讓人感到不適的,所以用黃色感嘆號彌補自己發布的這段話。

Vinyl | 其實我當時想的是它作為平臺搭建的結構。因為我覺得在匿名狀態下每個人都是平齊的,所有人能看到所有人發布的內容,所有人可以回復所有人發布的內容,但是朋友圈挺有差別的,它是以發布者為中心,評論者是散的點,它是一個傘狀的結構。

我覺得結構其實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說這句話要承擔的責任,或者說你發表內容的權重。然後朋友圈可能是一個私人性更強的領域,只有我的好朋友或者說我選擇可見的人才能夠看到我的內容。

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會覺得如果你指責一個人發什麽東西不好是很奇怪的,因為他是站在更話語權重位的發布者,然後如果有人指責說不要發這種東西,發的人就會說你可以屏蔽我的朋友圈。但是在樹洞我沒有屏蔽功能,不能篩選接收者,以至於有的人覺得既然你的內容發布和接收者是沒有篩選的,或許我們可以在之前做一層過濾,就是讓我們選擇要不要看,感覺是那些想讓建立規則的人會出於這樣一層考量,他覺得這是一個更加公共或者說平等的領域。

4 | 樹洞的規則與潛規則

Vinyl | 你們印象中樹洞有哪些明文寫出的使用條例,或者說有大家默許的發帖規則嗎?

可可 | 樹洞有一條規則是不可以出現人名或縮寫,甚至不能出現像「某屆某專業某姓的同學」這樣具有指向性的詞語,還包括不可以討論政治,不可以對他人進行辱罵,不可以故意發布虛假信息等等,還有一條是要符合微信的規定。

我記得規則的最後一條大概是說如果你違反了以上的規則,運營者有權力刪除你的帖子,禁言等等,並且樹洞後來也出現了舉報功能。但是在我當時做采訪的時候,我問了一些受訪者,他們是真的舉報過的,但是舉報之後沒有任何的效果,也沒有得到任何的反饋。現在樹洞仍然會出現很多指向具體同學,違反使用規例的內容,但其實是沒有任何一個樹洞的管理者來管理或者刪帖的。所以很多時候是民間一些認同規則的人通過評論等形式自覺地幹預樹洞的一些言論,維護樹洞的討論空間。

其實它的每一條規則都寫得蠻曖昧的,有很多可供解讀的空間,我覺得這也是大家會自發形成一些潛規則的原因之一,因為樹洞本身的規則有太多可供解讀分析的部分了,不同的解讀就會產生一些民間共識裏的潛規則,並且自發地為了以公共社群更好的運行為目標去維護這些潛規則。

比如說在涉及政治話題的時候,它的表述是「基於它是微信平臺的小程序,為了保證平臺的穩定運營,禁止發表一切政治相關的言論,但是如果你想發表的話,你可以通過在Facebook上搜索CU轉換器或者是私信以Google form的形式進行投稿。」因此它具有一個雙重性的機製:它一方面滿足的樹洞在基於微信這樣一個內地管理平臺上的規則,一方面其實也給予了大家討論的空間和自由。

豚豚 | 我們會說某件事需要刪帖管理,但我個人會覺得這種所謂管理和控製背後的權力是更讓人警惕的。因為樹洞的管理其實是由一個定期招募新成員的校園民間團體進行的,這些管理者作為本校的學生,他有刪除這個帖子的權力,是不是也有刪除其他帖子的權力?這種權力是會無限膨脹的,當你給予了他對樹洞使用者的言論進行幹預的權力,而它在使用時被無限地膨脹和放大,又會造成一種非常危險的情境。所以我會覺得樹洞管理者「疏於管理」,可能也是他們盡可能減少幹預言論,謹慎使用手中的權力的表現。

Vinyl | 在你們剛剛的討論中,提及了兩種不同的樹洞維護模式,一種是由管理者進行刪帖,比較具有強製力;另一種其實是自治社群,那麽你們如何看待這兩種模式?如果從樹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你們覺得他們有權力刪帖嗎?

豚豚 | 我覺得這種兩種模式並行是還可以的,因為如果說強調單一模式的有效性,有可能會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失控或極端現象。比如說當你去強調樹洞管理者所擁有的管製權,那是不是有可能造成他的權力膨脹?他是否也會具有對所有帖子進行定義、刪除和保留的權力?

但是如果所有的管理和審核都流向用戶群的自治上去,又缺乏一個相對穩固有力、可依靠的權力,或者說一個可行的渠道,對一些非常極端的言論,或者說已經在事實上造成問題的這樣一些言論進行管製,所以我覺得目前為止這種模式還是相對比較有效的。

可可 | 社群自治讓我想起小國寡民、獨立自治。其實我覺得樹洞有一點回歸到那種城邦製的感覺,它就像《尼格馬可倫理學》當中所說的:有的人追求沈思的生活,有的人追求享樂的生活,有的人追求榮譽的生活。每個人在在樹洞當中的追求是不一樣的,但樹洞的存在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同樣開放的,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地追求自己想追求的東西,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樹洞上會有人分享自己生活中吃到的好吃的食物,分享生活中的快樂和不快樂。有的人會在樹洞上製定和維護規則,有的人會在樹洞上辱罵攻擊別人等等,但是樹洞對他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同樣開放的。

對於我個人來說,其實我也比較偏「自由派」,我認為將製定約束發帖規則的權力交給任何一方都是危險的。這讓我想到了關於傳媒的一些說法,我們會把媒體看作是「第四權」,也就是除了立法會,法院,和政府以外的第四個權力,而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代表市民的,幫助市民對其他權力進行監督與製衡。

我覺得其實樹洞也算是一個小的媒體,把它完全交給任何一方都是危險的,樹洞的權力應該屬於每一個使用者,所以這很矛盾。實際上,一方面,樹洞的運營者掌握了這樣的權力,但是他們沒有運用,另一方面,學生自發地想要去維護。所以說其實它是一個失衡的關系。在這種失衡的關系下,小的媒體網絡它應該代表更弱的那一方進行監察。

所以我覺得它是比較矛盾的,從理論上和實際上來說很難達成一個共識。

謝寶 | 樹洞出現管理者與使用者存在矛盾的情況,我覺得在於它的製度建設存在欠缺。它沒辦法出現一個很有效的管理機構,既能體現民意,又能很高效率的執行規則。

我覺得現在樹洞之所以總會出現「感嘆號區」、「彩虹區」,更像是因為大家知道,管理者管不了我們,但是我又不想被別人傷害,所以我們只能自發形成一個社群,讓別人遠離我們的這個話題討論圈。因為我們無法協調各社區之間的關系,於是只能這樣孤立起來,我覺得這形成了樹洞的「同溫層」。

我發現,在另一個層面上,樹洞管理者的邊界其實很明確,他們只會管那些可能造成樹洞不存在的事情,對他們而言最重要還是保持樹洞的存活。

5 |樹洞大v

Vinyl | 樹洞中有一種比較特別的身份,也就是謝寶的曾經「樹洞大v」身份。那麽,什麽樣的樹洞用戶會被稱作樹洞大v?樹洞大v的標簽和現實中的人有怎樣的聯系?

謝寶 | 其實就是實名發言比較多的用戶。因為實名發言的人比較少,所以每個昵稱,尤其是一些比較好記的,當他們出現的次數多了之後,你就會印象比較深刻。而且樹洞大v的出現並不會讓很多人感到不適,而是覺得挺有意思。如果一個人天天發一些暴論,他就不能成為大v,反而會成為一個「對線者」。

感覺我自己作為大v實際上是有一個自己固定的發帖邏輯的,基本上只會發一些很搞笑的帖子,或者以比較有特點的語氣評論別人的東西,因為大v身份實際上是跟一些內容存在綁定的,大家看到這個大v的id就覺得他應該發這樣的內容。

可可 | 我印象特別深,讓樹洞大v真正成為官方意義上樹洞大v的,應該是樹洞發布的年度統計,讓大家來投票說這一年實名發帖最多的是誰,然後羅列4個名字,就有大家比較熟悉的那些人,這些人被民間用戶稱為樹洞大v。

豚豚 | 我覺得有意思的在於大v身份是你這個人身上的某一個碎片的呈現,它是流動的,是需要你去塑造的一種identity,然後你又從中獲得認同。你在使用樹洞時的人格實際上是流動的,發不同的帖子有不同的心情狀態,但是在作為大v的時候,這個標簽又是相對固定的。

Vinyl | 那這種樹洞大v的身份和現實中的你是怎樣的關系呢?

謝寶 | 我會盡量把樹洞大v的身份與我現實中呈現出來的社會性格綁定在一起。但其實我現實中也會有自己的陰暗面,這一部分就不會在樹洞中表現出來,所以說我更把它看成是我的朋友圈或是現實生活一部分的延續,所以說不太會有兩種身份的割裂感。

作為大v我也很少參與公共空間中對立意見的討論,因為它很虛無,參與討論的人是一幫匿名者,一旦我以大v的身份去幫其中一方就會成為一個被實名攻擊的靶子,所以說在一般討論的時候我不敢說話,更不想發揮類似KOL(關鍵意見領袖)的作用,我覺得我沒這個能量,因為匿名的浪潮是擋不住的,一個人發多少都是很薄弱的。

豚豚 | 我覺得樹洞的實名、匿名以及現實生活當中的實名存在三種狀態,這三種狀態都是可以疊加的。然後這三種狀態它其實又可以細分,比如說當你在樹洞匿名的時候,可能由於語氣或者你的觀點、你的一些經歷,它是有跡可循的,有可能對應到現實生活當中具體的人。

而樹洞實名其實也能夠分成兩種,一種雖然開了樹洞的實名,但是他跟你的本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社會角色有一種很強烈的割裂感,實際上它對於你來說就是一種半匿名。在這每種形態下,你是沒有辦法保證你是完全匿名或是完全實名的,匿名和實名的雙重存在,或者說互相纏繞。

6 |樹洞作為討論校園公共事件的平臺

Vinyl | 大家如何看待樹洞對一些校園公共事件的討論?

豚豚 | 首先我們需要定義一下什麽叫做公共事件。對於社團相關事務是否能夠算作公共事件要根據它影響人數的體量和事件的性質來看。比如我曾經所屬的一個學生社團是只對會員負責的,而絕大多數沒有參與過活動的人不算會員,每年新增的會員也就只有30人左右。因此對於這種社團事務的討論不應該算作公共事件。而對比MUA(香港中文大學內地生聯合會),它一方面在許多事務上代表內地生群體的訴求或利益,另一方面它的會員基數非常龐大,幾乎所有內地生都會加入MUA,所以與之相關的討論會被認為是公共事件。

此外,我認為任何與個人相關的,不管是他的私德、公德等等的事情,都不能被稱為公共事件。比如說一個人出軌,這是他的私事,不是一件公共事件,因此將這些事件擺到樹洞上當作公共事件去討論是很過分的。

謝寶 | 其實我覺得有一個標準可以判斷他是不是公共事件,可以套用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公共物品一定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

非競爭性就是你參加這個組織不會對別人參加這個組織的權利造成影響,我參加你也可以參加,不會因為我參加你參加不了。而非排他性就是說你沒有權利把我排除在外,就是說我可以自己決定參加與否。只有滿足這兩個條件的事情才可以被稱為公共事物。還有一點要補充,雖然一個東西它有可能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但它有很強的外部影響性,也可以算公共事務。

比如說一個人雖然是渣男,玩弄女生感情還出軌這都是他個人的事。但是這個人如果教唆別的男生惡意影響女性生活,慫恿別人也出軌,那麽這個時候他的存在實際上對中大所有人都是一個威脅。

Vinyl | 那在厘清了公共事件的定義之後,大家對於樹洞上這種公共事件討論的看法是怎樣的?對於校園公共事件的討論本身,你們覺得樹洞是一個合適的平臺嗎?

豚豚 | 我覺得它本應該是一個很合適的平臺,但現狀是它並不足夠適合。像樹洞這樣的小程序在手機上面打開,它的總體設置非常鼓勵碎片化的信息和發言,但是在面對一些公共事件的時候,實際上它需要的是一個比較整合的、系統性的梳理和反饋。

所以我覺得整個小程序的功能設置對討論本身實際上是不太便利的,比如說你在發樹洞的時候,一般不會打很多字。相比之下,在電腦上會比較便於打字,也會更傾向於梳理觀點,表達會更系統完備;而且樹洞的帖子很多時候是分散式的,比如說對同一個話題會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樹洞,但它們卻是間隔著其他完全不同主題的樹洞零散地出現的。

所以其實有的時候我自己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如果我想要對某個話題發表一些看法,我不知道該在哪條樹洞底下回復,也不知道該回復哪一條,因為可能我回復的這一條很快就會被刷下去了,之後又會出現相似的內容,而我不可能對所有相似的內容都復製粘貼我發表過的看法,這讓我覺得有點低效,或者說有點浪費時間。

謝寶 | 我覺得問題在於樹洞不是一個實名的討論平臺,古代召開雅典人大會的時候,也不是匿名進行討論的,如果匿名,發言者就可以不為立場負責了。我覺得公共事務的討論還是需要我們每個人站出來為自己說的話負責,要麽表達觀點,要麽不發表意見。這樣的公眾討論更有效率,而且更有針對性。匿名的話,有很多人只是想發泄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在理性討論。所以我覺得樹洞作為一個匿名平臺,討論對於我們都有影響的公共事務是不合適的。

Vinyl | 剛剛你們有提到樹洞的去中心化特質,你們覺得這個特質它對於校園公共事件討論有什麽影響嗎?

謝寶 | 我覺得是不好的,因為這種去中心化讓樹洞混淆了吐槽和討論的邊界。在18年、19年之前的樹洞是以公眾號的形式由運行者篩選後發布的,他們會決定把你發的內容放到哪個區域去,放到吐槽區,情感區,還是放到討論區。而且在當時我們都會發表一個很長的觀點來討論——因為小程序是有延時性的,今天投稿的東西可能三四天後才會發出來,所以我們需要把觀點組織好,如果想回復某個觀點的話,要麽在下面直接實名回復,要麽隔三天之後再出一個帖子去回應觀點。這樣觀點能夠集中起來,不會像現在這麽零散,也不會有那種沒有中心的感覺。不過它的審查和延時也會有不好,最好的還是那種能夠區分開吐槽和討論,而且審查度比較低的平臺。我感覺現在成功的例子可能比較類似於matters的環境。

豚豚 | 我覺得這還蠻符合之前我們討論的即時交互性和去中心化。

我蠻贊同剛剛謝寶說的關於去中心化導致整個討論分散的觀點。當你你要去參與公共討論,無論是持有某種觀點,還是僅僅去圍觀,呈現出來的印象都是非常零散的,你很難看到集中的觀點,而只形成一個大致的印象,這個印象很多時候是由一些情緒組成的,其實對於討論的事件你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或是印象,而沒有很系統的認知。

另外,剛才謝寶說到關於帖子經過篩選,隔一段時間再發表,其實我覺得它也是一個雙刃劍:一方面,很多時候我們使用樹洞比較重視它的即時交互性,你發一個帖子出來,就可以立馬看到它並進行回復。

但我覺得公眾號這種「篩選」的人為過程同樣很難說它是中立的,有可能帶有著某種價值和立場的預先判斷;其次,這種過濾的權力是否合理;以及,它過濾後的分類會讓你對整個帖子的性質形成預先判斷。如果說這個帖子它處於兩類的模糊邊界,又應該如何決定,這其實都是由篩選的人去判斷的。

可可 | 這讓我聯想到我上初中小學的時候,各個學校會建立自己學校的貼吧,相較於一個樹洞來說,它好像更適合一點。但同時貼吧也存在其他的一些問題,比如說它是全公開的,其他學校的人也可以看你這個學校的貼吧。

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更準確的表達應該是:如何看待樹洞的使用者在樹洞這一個平臺上進行一些公共討論。在剛剛聊的話題當中,我們更多以樹洞作為一個主體,但實際上它只是一個途徑和工具。其實就像以前在我采訪謝寶的時候,謝寶說只要有這樣一些人存在,就必然會出現這樣一個平臺,會出現這樣一些問題。

我覺得我們應該更多地思考怎樣的公共討論是合理的,或者是通過什麽方式進行公共討論是合理的,有很大的一個決定因素在於參與這些公共討論的人,而不是在於一個進行公共討論的平臺。

(文中提供的樹洞截圖均經發布者同意)

文 | Vinyl

審稿 | Nicole

圖 | 來自截圖

編輯 | 張宇軒

matter編輯|邢奕萱

圍爐 (ID:weilu_flame)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围炉weiluflame围炉,大学生思想、经历的交流平台。以对话为载体,发现身边有意思的世界。 香港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 清华大学 | JointU综合联校 | 哥伦比亚大学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对话女性民工:在城市里,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围炉•CU

对话美国移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 围炉 · CU

围炉小酒馆丨Ep.02 人群、爱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