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話
香港中華書局
主理
3 人追踪
5 篇文章
YY

七日書D3|那被我丟失而不夠好的母語

小時候每次跟爸爸回苗栗老家,我最常說的一句客家話是「我聽得懂,但不會講」,彷彿一計預防針,為自己、也為對方而打。

王抱一

岛屿的边缘:交工乐队的系谱

这篇文章试图借助交工乐队的历史,回答一个问题:交工乐队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小问题,政治经济等诸多社会结构如何为交工乐队的诞生准备条件;创作者又是如何对话历史和传统,在文化生产中和大众结合起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问题,我们都是在给后人做注脚,本文可以视作是交工乐…

ASTROJOKE

從地理歷史上探討粵語與海陸客語的關係

在台灣上海陸客語的課堂後,我發現粵語跟海陸腔是很相似的。主要是字面意思相同,以及文白異讀的特有現象。例如:屙尿、屙屎(在香港說的話,會讓人覺得沒教養或不禮貌,是去廁所的粗魯版本)毋(無)、中意、捽、揞、講、係、毋係(唔係)、驚到死等等。聲調上,粵語比海陸腔複雜。

解璇玫

客語新流行-00-近距離的龔德Kung Ta

開始聽講客電台後,最最驚訝的是原來現在的(客家)音樂是如此多元,也難怪電台的調查中,有為數不少的聽眾雖然聽不懂客語,但是因為音樂而轉開講客電台的。而龔德的歌就是在電台音樂中會令人牢牢記住的其中之一。

相关标签

  • 後殖民
    1429
    母語
    2527
    廣東
    1621
    交工乐队
    11
    客語歌
    11
返回全部
香港中華書局

客家話—香港原居民的語言寶藏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人類思想的傳播媒介,更是自我價值認同和族群傳承的精神必需。它塑人於無形,影響族群於深遠。然而如同許多重要事物一般,往往到逐漸失去時,我們才真正意識到它存在的重要性。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