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襲
【閱讀筆記】戰爭、人性、道德界線 檢視二戰大空襲策略—《失控的轟炸:人道與人性的交戰,造就二戰最漫長的一夜》
2022年2月底,烏俄戰爭傳出俄軍砲擊車諾比核廢料措施,引發外界譴責與擔憂。然而,暫且不論生態浩劫,基於「獲勝」目的而進行非必要性的轟炸,在歷史上早有前例,甚至左右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以二戰時的空襲策略,探討其中的道德問題,《失控的轟炸:人道與人性的交戰,造就二戰最漫長的一夜…
敵機襲來-台灣轟炸初體驗
不少的文學作品、音樂等都曾出現過對空襲的描寫。而像高雄大空襲、台北大轟炸等,也都已經為世人所知。但你是否知道,台灣的第一場空襲發生在何時、何地呢?
地緣政治衝突下的台海戰爭 T-DAY
外媒對台灣的衝突報導,不是第一次,也不可能是最後一次,可Reuters分析加入循序漸進,中國對台灣入侵,從情境、應對、結果,詳情全部寫出,不論是否正確,這代表兩岸衝突不斷提升,台灣必須謹慎對待,提升國家實力,否則當風險降低,中國會毫不留情地發動戰爭,實現中國理想的中國夢。
擊沉日期可能被寫錯的江差丸
《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提到「...…(1945年)7月11日美軍軍機炸沉停靠高雄港的澎-高交通船『江差丸』,是日起馬公與高雄間海運中斷」,不過美國海軍、陸軍的戰機在1945年7月9日到12日,根本沒有飛到高雄港、左營軍港一帶轟炸,只有在7月11日在台澎之間的近海掃射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