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燼》The Embers
《餘燼》的野火燒起之際,我往回翻了《陽光普照》和《瀑布》的評論,相對於溫情主義的批評,我反而覺得鍾孟宏有一股虛無、自毀式的嘲諷與不懷好意。《餘燼》除了在類型片執行上的缺失外,面對白色恐怖和轉型正義,他的虛無傾向在當下的台灣,算是狠狠地踼到了政治正確的鐵板。
🎥🎞️📝 《餘燼》 電影短評|過去的歷史創傷,不該作為個人的復仇動機
有感覺得出來導演(鍾孟宏)想要還原歷史的「真相」。但是,透過小莫(白色恐怖受害者的遺族),將過去所有的關係人串起來,其實真的稍嫌牽強。
《餘燼》--- 抽絲剝繭細心追查, 掀開了半世紀至今真相未明的歷史傷痕 !
導演以獨特的敘事手法,透過一群熱血刑警,對一件看似偶發的市場殺人案進行查辦,卻隨著查緝抽絲剝繭的過程中,逐步掀開了距今相隔半世紀,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所發生的大時代的悲歌,當政客選舉時輕言承諾,實則司法公信力不彰,多年下來只造就了當年受害者後代氣憤難平,於是一場經過縝密計畫,跨越台美的非法私刑正義的報復開始湧現!
踩在結冰的湖面
我們都需要極接近這些影像本身來觀看作者所拍攝的照片,唯獨當我們不嘗試觀看什麼的時候,我們知道這裡根本沒有東西存在,就像在寂寥的冰原上。